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卻說這次蔣羨擒獲賊寇,在縣令面前並沒有說梅縣尉的不是,反而說有梅縣尉的配合,他才能夠辦案順暢,因此此案寫的是二人聯名。

梅縣尉本以為蔣羨會報復他,沒想到蔣羨如此,從此心悅誠服。

蔣羨自然也是偶爾透露他上頭有人,若是做出政績,到時候能幫梅縣尉言語幾句,梅縣尉至此對蔣羨無比配合。

因為梅縣尉本身就是個沒什麼背景的武官,若能攀上蔣羨這樣的進士,至少二十年官場生涯都不愁。

身為縣尉,蔣羨除了刑獄之事,也同時肩負河工一事,扯到河工,自然是一等難事。

但是蔣羨早已想好自己要做政績的事情,怎麼可能退縮,也不甘心做侯縣令的傀儡。況且,他夜裡與錦娘道:「我在任上時必須要做出些成績來的,若是侯縣令與我和平相處,大家各司其職,相安無事,但他若是阻礙我前程,我必定不會放過他。」

今日第一日去河工,他就發現木材商還有一些要塞都插滿了侯縣令的人,這些人早已經一條藤上的,全部是高價出售,河工撥下來的銀子又有限。

「羨郎,你身為佐貳官,應該先安靜為上,不能貿然出頭。」錦娘忍不住勸了一句。

蔣羨笑道:「嗯,我正派人在查此人底細,放心吧。」

立冬之後,天氣猝然陰冷起來,南方的冷和北方的冷不同,南方的冷是冷到骨頭縫裡的冷,錦娘本人就是南方人。但真正非常冷的時候,也就那個把兩個月,平日穿袷衣夾襖就是。

寧哥兒穿的都是筠姐兒一兩歲時的袷衣,漿洗了一遍,還是很新,這些衣裳本來也就上身過幾次,當時就是洗好了收著,如今再把它們一件件找出來。

「寧哥兒的衣裳用薔薇香味的肥皂莢洗。」錦娘如是道。

佩蘭忙應下,又去大廚房挑熱水過來洗衣裳。

兩刻之後,阿盈過來道:「娘子,佩蘭說她去大廚房的時候,途經東院,那包娘子正揪著楊都頭的娘子奚落,說她不置辦酒席還席云云。」

錦娘來了之後,齊娘子先置辦了酒席,後來中秋之後,田娘子、包娘子、錦娘又各自請了一席,之後便算是押司的兩位娘子也請了,甚至連同為都頭娘子的趙娘子都請了,楊家娘子卻始終不動。

可能因為錦娘她們這裡緊挨著吏員院舍,也知道一二,這楊都頭的娘子不還席不是楊家缺錢,而是這都頭娘子不受寵,楊都頭早有外室,她帶著兩個孩子只不過是吃穿不缺,但多的就沒了。

一件褙子就翻來覆去穿,哪有錢置辦上等酒席。

「這也過了些。」錦娘搖搖頭。

阿盈笑道:「可不是,包娘子也不過就只比楊家娘子好一些罷了。」

因為阿盈負責錦娘這裡迎來送往多年,可以通過各家往來就幾乎能判定人家家底如何了。比如縣衙四官,田娘子應該是最有錢的,她嫁妝還很豐厚。其次就是自家娘子,汴京兩家鋪子,兩座莊子,還有現錢好幾千貫,更別提金銀首飾六匣、衣裳、布料、茶葉、香料好些東西。

其次就是齊娘子,齊娘子娘家聽說也不大富裕,做著個窮官兒,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嫁給商家子。

包娘子卻是家底最薄的,卻反而嘲笑人家。

「別扯閒篇了,你自個兒冬日的衣裳先拿出來拆洗一遍,到時候冬天就沒太陽了。」錦娘道。

世上有三種東西是藏不住的,貧窮、咳嗽和愛。

貧窮首當其衝,所以,過冬的衣裳如果不準備好,就容易受寒,到時候感染風寒就受罪了。

阿盈的衣裳是不缺的,她曾經和姑子靜安關係不錯,錦娘知曉她要迎來送往,都會特別留些上等料子給她,她月錢雖然沒有繡娘多,但是有賞錢,她又愛俏,故而,她冬日的襖子也有一箱呢。

甚至,她還送了一件自己不喜歡的給青蓉做人情。

錦娘忙活了半天,又練了一會兒子,才在繡架前繡佛像和佛經,在做繡娘的時候,她別的如修補緙絲都學會了,但是繡佛像這事兒總是她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她總是如鯁在喉。

現在有專門的功夫了,她便在窗下繡白衣觀音坐蓮台。

她先以傳統的平針繡開臉,平針法如今是主流,但是仍舊要以畫像為主。錦娘得到的這幅觀音坐蓮台是紫金庵的主持送的,說是名家所畫。吳縣此地,又稱姑蘇,錦娘上次隨蔣羨出去,還逛過一些繡鋪,也有所得。

據說唐代則天皇帝時期,還曾經下令繡佛經四百餘幅贈予寺廟和鄰國呢。

剛繡了一個半時辰,就聽外面說齊娘子那裡請她過去,錦娘又忙換了身衣裳過去。

原來是本府通判的夫人過府了。

通判官位在縣令之上,齊娘子早已請通判夫人上座,她在陪坐。然而眾人都知曉,齊娘子雖然為官家女出身,平日也頗有些架子和心機,然而不擅長言辭,故而便請田娘子和錦娘一處幫忙熱場子。

錦娘進門先拜見,又聽齊娘子引薦:「這是本縣剛上任的蔣縣尉的娘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