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莊頭頷首:「您放心,老朽一定幫您辦的妥妥噹噹的。」
錦娘賞了他一匹上等布,兩樣點心,范莊頭喜不自勝。又讓橘香治了幾個菜,讓陳小郎陪著范莊頭吃了一回酒。
今年筠姐兒就四歲了,她現在的生活安排的很規律,每日上午用完早飯就開始描紅,下午錦娘教她做針線。錦娘這樣九歲開始才學刺繡的,比之人家實在是太吃虧了,在這個時代,女子的針黹女紅不僅可以當成對外展示的一個工具,更重要的是能夠掙錢。
但凡一個人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錦娘靠刺繡掙了一份小小的家業,女兒將來若有一日困頓時,至少有個手藝。
錦娘自己也開始做雙面繡,底下坐著的阿盈和青蓉正在幫錦娘做月事帶,倒是一室安靜。
說起來,上次蔣羨賣了一箱她之前攢的胡椒茶葉那些,事實上錦娘現下又攢了一箱,主要是蔣羨中進士之後各處送的,包括顧家上次送的茶餅,正好一整箱。
至於蔣羨的俸祿,永業田兩頃和職田兩頃,開始發放,倒是不必再用手裡的錢了。
很快就要到寒食節了,每到節日時,主母們開始忙活了,她讓陳小郎去莊上找一位會做江南寒食的婦人過來,讓她帶著大家做。
南北方的飲食還是有一定差異的,不能一概而論。
婦人三十歲左右,人生的乾淨伶俐,錦娘聽說她男人姓花,家裡佃了錦娘家五十畝地,男人家一共兄弟五個,她是長媳承擔的更多。
「自古長媳難做,我看嫂子伶俐的很,日後肯定日子越過越興旺。」錦娘笑道。
花大嫂見錦娘不僅人生的如月宮嫦娥,說話還好聽,知曉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連忙賞了她一匹青毛布,說是拿回去給孩子們做衣裳,又賞了一對白蠟,飴糖一盒。
花大嫂則和橘香二人在廚房裡做寒食,這寒食用新糯米做成劑子,分別包了雞肉、魚肉和鵝肉,再用蒻葉包裹上蒸。再有姜豉,就是肉凍,她們江陵人愛吃魚凍,這邊吃的是肉凍。再準備幾塊飴糖。
至於麥糕、乳酪和乳餅,這些便在外面的從食點買了一份。
沒辦法,寒食節不許開火,家裡這麼些人都得吃飯,可不得準備的多一些麼?
待花大嫂做完,錦娘見她做的好,也不偷懶耍滑,又賞了她兩塊臘肉:「你也嘗嘗我們家鄉的臘肉。」
花大嫂感激不已,家裡田雖然多,但是人又多,分到自家嘴裡的沒多少,如今縣尉娘子賞的這些,正是她需要的。
錦娘這邊做的多也自然也有用處,縣衙的官員之間送寒食,縣尉廳的吏員也得賞下一些。
女仵作姜六姐這裡也得了一份錦娘送過來的寒食節禮,她正和家裡一個老婦道:「瞧,咱們也不必自己費心巴力的做了。」
老婦是姜六姐的姑母,因眇了一目,又生了病,家中兒子媳婦嫌棄,故而姜六姐把她接回家,還買了個小丫頭服侍。
姜家姑母看面前送的各色糰子,糕餅,不由得道:「衙門對你真好。」
「這哪裡是衙門送的,是縣尉娘子送的,她素來很講禮節,我們元宵節的時候,她家還送了元宵粉團過來呢。」姜六姐道。
這也是縣尉廳的吏員們都說蔣縣尉比梅縣尉好的緣故,有些小吏很會撈錢,日子過的不錯,但有的就老實巴交的,能得一份節禮,拿回去也很體面。
哪像包家娘子啊,對她們這些小吏可是瞧不起的很,連她家下人要買個什麼都說錢不夠呢,可摳門呢。
外面也有些商家送禮上門,錦娘照舊是不收的,齊娘子卻正在清點,這些看似裝寒食的捧盒,下面都裝的銀珽,這一盒便是五十兩,兩盒就是一百兩。
這些銀珽沒有烙上官印,可以直接用,別人也找不到把柄。
這些人多半是河工的木材商人,這些人靠著侯功賺了個盆滿缽滿。
齊娘子有了身子,不欲讓人知曉,只是打發了人拿二十兩去廟裡還願。又見小姑子侯三姐過來說想去田娘子那裡做針線,齊娘子自然答應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