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因侯功之過,錦娘連全福人後來都推了,只在家中做做針線,看看書,要不就教導一下兩個孩子。

蔣羨則把全部精力用於河工之上,錦娘還號召家中下人一起打草鞋,送給河工們穿也算是盡一份心力,因為這番,汛期來時,竟然沒有一處被衝破。申知軍對蔣羨印象深刻,說他是干臣,又道:「聽說你娘子還在下大雨時,不僅送油布過去,還親自打草鞋給河工,也是一段佳話啊。」

況且,申知軍也查過,聽聞蔣羨之妻不過是市井之女,後來蔣羨發達了,也始終如一,可見其人品極好。雖然也有人告密說蔣羨家富,但他也查過,蔣羨是不收賄賂的,那是人家妻室會打理。

再者,水至清則無漁,能夠大面上做到這般,就已經不錯了。

就連他自己偶爾還收些潤筆費呢。

轉眼到了七月,甜水巷的賃錢寄到了,一共二百四十貫。莊上也送了一季的地租過來,一共七十五貫,再有蔬果兩筐、雞蛋一簍,魚三簍來,菱角一袋。

錦娘把魚給田娘子、包娘子那裡一人送了六尾,又給傔從吏員們,關係不錯的,也是一人一尾,自家則留了一簍吃。

那邊田娘子回了一匣子玫瑰酥餅過來,錦娘分了三分之一給橘香吃,知曉夏天她做飯不容易。又給了些給筠姐兒和寧哥兒,自己這裡留著幾枚。再有包娘子則送了一屜酸角子過來,夏天菜包容易變質,錦娘索性分給了劉豆兒、陳小郎還有兩位傔從這些大飯量的。

錦娘送的這些東西也不是特別值錢的,因此她也沒讓所有人都感激,有一半的人知曉好歹就比什麼都好。田娘子當日讓人煎了魚,又放了豆腐下去燉,只覺得鮮美可口。包娘子則反而對巧兒道:「她送那麼點子東西來,反而讓咱們回禮過去。」

偏梅縣尉聽到了,不僅道:「這太湖白魚肉質細嫩,六尾魚也要兩百錢呢,你也別說東西小,人家什麼沒有,只不過是平常往來罷了。」

其實梅縣尉說的是實情,平日不年不節的,誰送厚禮,不都是些鄉土吃食,這才是長久來往嘛。但梅縣尉說「人家什麼沒有」,這便是讓包娘子惱羞成怒的緣由。

饒是如此,也有如楊都頭渾家,姜六姐兒那樣記情兒的,姜六姐還送了些雪片糕過來,楊都頭渾家送了些自家做的年糕。

七月半之前,錦娘陪申老夫人一起去了臥雪庵,也算是自己送人家佛像的回報了。

臥雪庵原名叫姑子庵,因此處下雪時,從遠處望去呈臥倒之狀,又稱臥雪庵。

錦娘坐馬車過去,因為憫芝要生產了,故而駕馬的是劉豆兒。劉豆兒性格挺好,錦娘她們要上山區,怕劉豆兒等在這裡肚子餓,讓阿盈拿了點心給她。一共兩樣點心,一樣是駱駝蹄兒,一樣是勝肉。

勝肉是用切成細碎的蘑菇、鮮筍、核桃仁、松仁拌餡包成,再煎制而成,類似於素煎包,駱駝蹄兒則是餡用煮熟的肥鵝肉、豬脂和羊脂切拌,用麵皮裹作馬蹄樣式,然後以豬、羊脂熬出的油來煎熟,類似於肉煎包。

阿盈看他左右為難,只捂嘴偷笑:「傻的很,一樣揀幾個不就好了。」

劉豆兒也不惱。

錦娘又與他給了十個子兒,說若是太熱了,讓他買杯飲子喝。

雖說是酷暑,但是臥雪庵人不少,多是女子結伴而來。申老夫人年紀雖大,但是精神矍鑠,神采奕奕,還對錦娘道:「方才我見你很體恤下人,這樣很好,這下人也是人生父母養的,是應該對她們好一些。」

錦娘點頭應是,其實這種事情根本沒必要誇耀,他們雖然是下人,但是長期生活在一起,和家人也沒什麼兩樣。

她陪申老夫人進去,申老夫人能夠教出一個那般清廉正直的兒子,她自己也不願意打擾地方。並沒有讓人清場,而是和香客們一起進來的。

她們上了幾柱香,申老夫人年紀大了,先去歇息,等會兒還要聽庵主講佛法。錦娘也隨即在西邊的禪房歇息,外面有女尼端了茶水過來,她們吃了些茶水,才舒服許多。

錦娘又覺得裡面熱,讓青蓉和方媽媽守在房裡,她帶阿盈出去外面迴廊上走走,散散氣。

很巧的是遇到一個熟悉的面龐,竟然是榮娘。

此時榮娘和以前打扮的完全不同,在馮勝家裡的時候,雖然並非是什麼大戶人家,但也是穿的細布粗綢,甚至頭上還插著釵環,還因為相貌出眾,看起來都以為是大家閨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