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又說中秋節前,錦娘已經在院子裡布置了瓜果點心,還讓人從附近的酒樓送了洗手蟹來,到時候大家賞月吃蟹,也別有風味。

包大嫂這個時候也上門了,中秋團圓之時,包娘子自然想打發了她。給了別人送的幾盒小餅,雞鴨各兩隻,還有幾尺布。

這次包大嫂見她給的這般豐厚,倒似嘮嗑似的道:「前些日子我在咱們村里見到了魏娘子身邊的阿盈了,好似也是送的節禮去的。」

包娘子疑惑:「難不成咱們村里也有什麼大人物不曾?」

「那倒不是,說起來和咱們家也一樣。」包大嫂笑道。

包娘子正愁抓錦娘的把柄抓不到,如今有一條線索她也不會放過,故而讓巧兒開了錢袋子給她嫂子,又道:「那您就幫我查查她們是什麼關係。」

包嫂子忙不迭答應下來。

等中秋節過完,錦娘開始重新繡自己覺得失手過的紫衣觀音,這次是個大工程,故而她是全身心投入。

早起處理完家事後,阿盈和青蓉也在做事,兩個人都在拆洗被子,之後還得洗錦娘貼身衣物。筠姐兒經過錦娘的教導,已經能夠拿針開始走線,還能打幾條簡單的絡子,小胖手都變靈活了。

但錦娘也不會讓女兒一直做,讓她做一會兒,就教她讀書,看著她描紅。小孩子現在最需要鍛鍊的是集中能力,如果不能集中做一件事情,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三心二意的。

午飯之後,驛館有一封家信,是她娘讓揚哥兒寫過來的,這裡面倒是有兩件好消息。臭水巷的房子因原房主時隔十年後,過了典期也無錢贖回,她們與原房主商量多出了一百貫左右,順利的把臭水巷的房契地契都拿到手了,又花了一百貫把宅子重新整修了一次。弟弟揚哥兒則是在今年春天考入開封府的府學,如今已然是府學生了。

錦娘很為她們高興,又聽娘在信里說謝謝自己,否則她們不會供一個讀書人的情況下,還有餘力把房產買下。

至於她離開時留下的那些東西,她們變賣後,現下又找到一個新地方開鋪子。

汴京那些鋪子,往往見到人家生意稍微好點就喜歡漲賃錢,這也是錦娘當時不做倒座房,寧可要辟成店鋪的緣故。

這個消息她告訴蔣羨,蔣羨也是歡喜的很,「如此就好,這般岳父岳母也不會擔心揚哥兒的前途了。」

「嗯,我也是這般想的,便考不上進士,只求他解試過了,將來坐館為生,也是極好的。」錦娘知曉這能考中的不是名家子弟,要不就天賦出眾,揚哥兒兩邊不沾,若是能中解試,進了太學,日後去縣學當個助教倒也不是不行。

蔣羨想娘子倒是一如既往的很務實,能中進士者鳳毛麟角,咱們這位縣尊大人便是三十四歲才考中,如今四十歲方任知縣。

所以,他不能理解榮娘為什麼讓錦娘跟自己求官做,錦娘對自己的親弟弟都不會向自己求什麼的?甚至她對自己的子女要求都嚴格,筠姐兒四歲就描紅做針線做術算,寧哥兒兩歲就要自己學會吃飯,還要每日跟姐姐一起讀書。

二人正高興時,見外面傳來消息說顧家大老爺去了,顧老爺是吳縣首富,平日鋪橋修路交稅積極。溫娘子作為新任縣尊夫人,也要和衙門眾屬官娘子一道去祭奠。

錦娘她們也著素服去參加,顧家人和錦娘熟悉一些,況且蔣羨代理縣令時,蔣羨人雖然年輕,辦事才幹卻是讓眾人信服的。故而顧家眾人對溫娘子和錦娘的態度看似一樣,但對錦娘的態度就更親近一些,這些事情在田娘子那裡並不會爭什麼,溫娘子卻是極其敏感。

她雖然姓溫,性情卻是完全相反。

她相公是個淡泊名利之人,功名考上後,便喜歡坐看四時花開,反而覺得案牘勞累。可溫娘子出身官宦之家,家中姊妹三人,她是家中老二,自小不得父母重視,最後卻是她的夫君考上進士,讓她在娘家終於揚眉吐氣。

只是丈夫才做了一任官,就丁憂了,丁憂在家後,更是不思出仕,如今好歹謀個這個好的位置,她當然希望丈夫有所作為。

可整個吳縣似乎都被蔣羨把持了,丈夫是不在意,她不能不在意。

如今看顧家對錦娘的態度,她更是氣悶。

錦娘何等細密之人,已經發現溫娘子不慍,她並沒有立馬卑躬屈膝的懇求。說白了,她們之間的差距並不大,她們也不是她的僕婢。

「大姑娘,二姑娘可要節哀啊。」錦娘起身勸著顧大姑娘和顧二姑娘。

如今大姑娘招贅在家,其夫又是官家衙內,再有蔣羨等人襄助,倒是沒有碰到出來搗亂的人。但是顧老夫人私下與錦娘道:「也有些探頭探腦,想到族裡發難得,虧得蔣縣尉的帖子在我們手裡,他們不敢如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