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筠姐兒道:「娘,您為女兒花了那麼多錢,女兒定然會好好學的。」

「也不必太過勉強自己,凡事盡力就可以了。人又不可能做到每一門都精通,是不是?」錦娘為兒女花的錢也會告訴他們倆,她不想把孩子養成那種太不知道人間疾苦的人。

母女二人回家時,卻見對門有一位著茜紅衫子白褶裙的女子站在門口,不一會兒甄夫人身邊的媽媽出來迎了過去。

到了隔日,錦娘才知曉原來那位便是甄二郎的白月光楊姑娘,她本就是甄夫人的表侄女,否則也不會和甄二郎。據說她父親帶著繼母去任上了,甄夫人見她這繼母不是賢良人,故而接了她過來。

竇媛倒是不擔心:「她也是千金小姐,必定不會做小,此番她年紀也不小了,將來說一門親事嫁出去,我何必自亂陣腳。」

「你心裡有數就好。」錦娘知曉竇媛就是在這種熟悉的環境下成長的,她其實內心自有丘壑,倒也不多說了。

「表嫂,我是絕對不會和我母親一樣的。」竇媛說完就起身。

等她離開,錦娘才搖搖頭。

阿盈不明白:「娘子,這竇家娘子看似說不在意,實則又戒備的很。」

「這叫臥榻之側豈容她人酣睡?甄夫人怕是小看了竇表妹。她完全不顧及自己兒媳婦的心情,把兒子昔日舊愛接進家中,自以為無事,但日後恐怕事情就多了。」錦娘道。

要不然有人說一動不如一靜呢?就像大名府的那些酒樓食肆,背後都有很濃的官商背景,經商環境也不如江南好,所以她索性就不在此處做生意。

轉眼到了七夕,據說本應該是鄔氏主持的乞巧節,換成了紀夫人主持。

這對婆媳鬥法,倒是便宜了紀夫人,紀夫人頗有一種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志得意滿。須知平日她的宴席雖然有人來,但總辦的蕭索,不如錢娘子那裡熱鬧,現在知府夫人欽點的她,她自是使勁渾身解數。

又拉著自己嫡親的女兒道:「娘都與你搭好台子了,你可要好好出迴風頭。」

她那女兒紀三姑娘道:「娘,這些針線活我不擅長,平日二姐做的比我好,還有女學的蔣筠都是翹楚,我怎比得過她們?」

紀夫人戳了女兒的頭一下,恨鐵不成鋼。那蔣家小娘子的娘,是個攀高枝兒的行家,才來幾日就和魏家搭上鉤兒了,怕不也是衝著魏七郎來的?她低嫁半頭,反倒要受氣,巴不得女兒能嫁高門,魏七郎是她相中的女婿,自然不能讓人絆腳,誰都不行?

第108章

端午之後, 竇媛過來了,錦娘立馬請了醫館過來,隔著帘子好好把了一回脈, 才確診的確有有妊三個月。

大夫說了些宜忌, 錦娘記下,又給了診金,才對已經歡喜傻了的竇媛道:「你看看你, 高興壞了吧?」

竇媛有了錦娘這個去處, 不欲人家知曉的事情她都能在這裡辦,還方便多了。她經期不准, 有兩個月沒來了,身邊的陪房說有可能是有了, 但她不好叫大夫, 萬一空歡喜一場, 反而平添了笑話。

好在表嫂就立馬安排了大夫,她確診後又有些彷徨。

錦娘道:「你現下有了身子,飲食上要留心, 不許太過操勞。還有補品不能吃太多, 飯量也不能太大,否則孩子太大了,就容易難產。」

這些若非體己人,誰會說這個?

竇媛聽的很認真,一樣一樣記下, 心下稍安。

因為確診, 所以竇媛回去之後讓人放出消息,甄夫人也請了大夫上門,自然十分歡喜。錦娘則是提前知曉消息, 讓憫芝做百衲衣,這是她們繡鋪曾經做過的,錦娘自己則幫她做了平底鞋,親自糊的鞋面,還有做的孕婦枕頭,至於補品那些就不贅述了。

即便是親娘也未必會有這麼細心,竇媛想難怪娘對表兄表嫂都那般籠絡的,如今她總算體會到了什麼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便是婆婆,也因為她親戚住對門,不好怎麼拿捏她。

莊氏在一旁嫉妒的很,她娘家人也上門過,可沒有這般妥帖細緻,只在那兒說生個哥兒如何,搞的她壓力還大,封了二十兩請廟裡的姑子幫她加持。

忙完竇媛的事情,錦娘沉下心來做被面,下午抽出一個時辰背詩看詩詞查典故。寧哥兒和筠姐兒則把功課做完之後,就各自自由活動。

筠姐兒是因為馬上乞巧了,便做些針線,寧哥兒則去後面園子裡學投壺跳百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