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錦娘摸摸兒子的小腦袋:「你以前在娘肚子裡也是這般的。」

「娘,兒子想今日在您這裡寫功課。」寧哥兒不知怎麼就想多靠近娘,以前他也是住在娘肚子裡的。

錦娘也樂於兒子和自己更親近:「好,等會兒你就在這裡寫功課,你先回房吃飯去,娘去榻上歪歪,腰有些酸。等你吃完飯再過來。」

等寧哥兒一走,阿盈就笑道:「咱們舅爺這次中進士,最不開心的怕是許娘子了,她成日端著個書香門第的架子,可娘家沒人中進士,如今還靠著大爺呢。將來,看她如何在您的面前還擺譜。」

「我可剛跟你說,鄔家的姑娘一個個看著謙遜有禮,文文弱弱的,可也不是好惹的。前些日子我見那小鄔氏,說話做事活脫脫跟咱們在大名府見到的鄔娘子差不多,婆媳二人都要名聲,到時候也不知道誰跟賢惠了?」錦娘聳肩。

阿盈偷笑:「您說的是,兩個就得一個賽一個的『賢』了。」

二人說了一回這個,錦娘又道:「舅爺如今要成婚,咱們家裡再買些人回來,二進院的西廂房到時候辟出一個房間做茶房,將來煎藥烹茶都可以。再有,還要買個乳母,兩個丫頭,到時候一併伺候。」

阿盈記在心裡:「其實您這裡也要添兩個人,青蓉妥帖,常常跟著您行走。但紫藤做些粗活還行,細緻活計就不好,留她看房子,我也不放心。」

「好,這些都交給你辦。」錦娘道。

說完,她一拍腦袋:「我還忘記了,下次讓范莊頭過來,帶些上等的木料來,咱們提前給筠姐兒把嫁妝打好,看人家張家說嫁就嫁了。」

阿盈跟著擔心:「這般不知何時才能攢到錢呢。」

「是啊,金梁橋的鋪子也放了快半年了,明日再托人問問。」錦娘還是覺得最近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沒辦法投資,因為隨便投資很可能會虧錢,現下她還是先顧著肚子裡的孩子。

若生個好孩子倒好,若是生個敗家子,便是偌大家業也會敗光。

上次大家幫如煙操持過婚事,所以阿盈門兒清,陳小郎是內管事,羅大是外管事,帳上開了錢出來,大家就忙起來。先把跨院收拾好,又張燈結彩,請廚子,雇花轎,家下人不多,但是都精幹。

「過廳能擺個六桌,咱們花廳能擺三桌客,園子裡擺個幾桌,也盡夠了。」錦娘扶著肚子去前面看了看。

正說完,準備回去,見外頭有人送了禮過來,說是隔壁縣主送的。錦娘打開一看,送的是一盒滴著露珠兒的玉簪花、葡萄酒兩壇、樊樓時興點心四盒。

又見來僕人穿著白綾的抹胸,青綢的褙子,打扮的極好,錦娘拿了拜帖看,上面寫著,謹安侯二子之妻樂安縣主。

原來是勛貴宗親,錦娘忙道:「近日家中事繁,並不知曉有新鄰到訪,等來日有功夫,必登門請安。」

說罷讓阿盈賞了一兩銀子,又打發方媽媽送了一盒橘餅、兩盒會仙樓的點心,再有范莊頭帶來的鱸魚六尾、瓊波酒兩壇。

回來後,方媽媽則道:「老侯爺過身後,侯府分了家,所以夫婦二人便在咱們隔壁住著。」

「唔,咱們郎君是文官,宗室和勳爵總歸不是我們交往的,免得被台諫官員抓住了把柄。」錦娘在這方面是很謹慎的。

方媽媽忙道:「您說的是。」

二人剛說完話,見筠姐兒過來了,她正去園子裡學了月琴的。蔣羨特地請了位大家來專門教女兒月琴,但又不能耽誤讀書的功夫,遂一般都是在下午下學後學一個時辰。

這孩子在大名府原本就有基礎,如今學則是則更難得指法和曲譜。

錦娘笑道:「怎麼徑直過來了?」

「娘,家裡吵的很。」筠姐兒時安靜習慣了的。

錦娘笑道:「等你舅舅成了婚,正好任命也下來了,就一切都好了。不過,你也不能完全怪環境,自己也要學會心無旁騖,專心致志。」

至於筠姐兒也十一歲的人了,並非不懂,她道:「娘,我知曉舅舅中進士對咱們家是大好事,但是我覺得外公外婆對舅舅更好。」

現在的筠姐兒還不明白什麼叫重男輕女,因為她家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爹娘疼她和弟弟都是一樣的,甚至弟弟淘氣的時候,還會讓弟弟道歉。

可不是每家的情況都是如此。

原來為這個,錦娘笑道:「可那怎麼辦呢?娘若是成日去爭這些,一輩子也就困在這裡出不來了。」

這也是當年她寧可自己出來闖,自己掙錢掙嫁妝甚至自己買房,就是知曉即便是父母,也未必一定能靠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