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重中之重,錦娘還要為大兒子的學業操心。
筠姐兒這邊則是埋頭苦繡,就連隔壁李小姐過來見狀,都道:「怎麼不找個繡鋪去做?何苦巴巴的自個兒做呢。」
「我娘說這些得自己做才誠心呢。」筠姐兒心道,若是我全部從繡鋪買,到時候就從你嘴裡傳出去了。
之前筠姐兒和這位李姑娘因為是鄰居,年紀相差也不是很大,倒說了一些話,很快就發現她轉頭就說出去了。
她才沒那麼傻呢。
從小她可是讀女學,學交際,常常和人打交道的。
李姑娘父親也頗有賢名,未來的夫婿亦是神童,按道理來說人生已經沒什麼煩惱。但是魏家的氣派,魏夫人的體面,魏七郎的氣度,非常人能比擬,她公公只是個衙門的小吏,婆母也是粗鄙的很,完全無法比。
她又看筠姐兒的打扮,穿著蜜色家常小衫,頭上松松的綰一個小髻,插著兩根金釵,手上戴著白玉鐲子,閒適中都透露出富貴之氣。
這李姑娘略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筠姐兒搖搖頭,這世上有真心為你高興的人,同時也有嫉妒你的人。可便是這樣,就為了不讓人家注意自己,就非要默默無聞麼?她做不到。
卻說那李姑娘回去,見她娘咳嗽起來,老病復發,又道:「怎麼不去請那婁娘子來?她不是常常給我母親治病的。」
「婁娘子也是可憐,出遠門去了,醫館都沒開了。」下人唏噓。
……
十月初一,魏七郎親自送了暖爐的食物過來,酥黃獨、金玉羹還有瓜齏過來。
原本錦娘和這侄子就處的很好,如今又多了一層關係,就更好了。
「你娘怎麼讓你送了過來,快來坐。」錦娘忙讓人上熱茶。
魏七郎笑道:「娘說姑母愛吃瓜齏,就特地讓我送來。」
「你姑父昨兒還同我說,好在八月帶你們倆去學泅水,如今天兒也太冷了,就是想泅水也不能了。」錦娘道。
魏七郎忙道:「姑母,有溫泉啊,到時候可以去溫泉莊子。」
溫泉?錦娘沒想到這茬。
姑侄二人說了幾句,魏七郎又去找寧哥兒說話,寧哥兒此時正在寫文章。
「怎麼今日還在寫啊?」魏七郎笑道。
寧哥兒道:「今日過節,寫的還算是少的,只寫一篇,平日我都是要寫兩篇的。若是一日不寫,總覺得錯過什麼了。」
魏七郎有些汗顏,心道自己也不能輸,說罷回去後,就鑽進書房。
寧哥兒寫完文章,就去後院射箭,射完後,再去藏書樓看書。他是無書不看的,書就是他的一方天地,就連一家人一起圍爐,都是三催四請來的。
用完飯又鑽到書樓去了,錦娘則讓陳小郎去書肆買了不少新書送到藏書樓,她一直覺得看書是人生走捷徑的一種方式,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可以通過書去了解,所以她從不阻攔,反而會買市面上的書給孩子看。
無論是程文、墨卷,還是山水遊記,甚至是話本傳奇都有。
錦娘則是吃完飯,又去庫房拿布出來,她得幫女兒縫喜被,還有紗帳門帘這些。反正還有好幾年的功夫,她能慢慢的做,這也算是自己的心意。
蔣羨吃完飯,在榻上小憩了一會兒,也去了書房。明年又勘磨,還不知道會不會升官,他也是心裡著急。
一家子從女兒定親後,反而都沉靜下來,連魏夫人都道:「蔣家還真是很能沉住氣啊。」說完對這樁婚事就更期待了。
進了臘月,錦娘請了張夫人做全福人,張夫人是她們親家,也是舊相識。魏家在那日一早就過來蔣家,送了珠翠、首飾、金器不提,還有銷金裙褶,及緞匹茶餅,加以雙羊牽送,金瓶酒八樽,裝以大花銀方勝,紅綠銷金酒衣簇蓋酒上。
魏家送的金銀玉頭面一共四副,每一幅都是二十八件,每一副差不多五十兩重,樣式也好看,牡丹石榴,桃子百合,梅蘭竹菊,鳳凰步搖,寓意都是極好的。
錦娘這邊回送的也是不少,還給了媒人金線紗四匹,媒人錢一百貫,茶果酒具,兩幅首飾不提,再給全福人張夫人和媒人差不多的禮。
張家雖然不缺錢,但得了一份禮也是體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