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們孫家也是官宦人家,父親清流中的清流,然而她遇到的人身份更高,她這個御史的女兒就沒有太多的優勢了。更何況,孫大姑娘敏銳的發覺,其實不是你有才,人家就青睞你,認為你說話是對的,而是你家裡有權有勢,大家才更願意聽你說話。

周四娘子自覺為女兒打算,所以並不很快定下女兒親事,甚至她們不嫁,自己大不了給度牒,反正出嫁時,老太太就給過她度牒。

可女兒似乎不這麼想,她看著劉家女兒的親事會羨慕,也會羨慕蔣家姐兒定親……

大雪如綿,下人們早早起來鏟雪,要把中間的通道剷出來。橘香如今底下除了春纖之外,還有兩個粗使婦人,都是莊子上四五十歲的寡婦,娘子巡莊子後,見她們可憐給一口飯吃,便帶了回來。

當然,也發了話,這兩人若是偷奸耍滑,擾亂家裡,也必定會趕到莊上的。

橘香早已不是曾經的橘香,對這兩人恩威並施,她是廚房的管事,那倆人不敢造次,一早上,就把二進院打掃的乾乾淨淨的。

雪掃乾淨後,各房的丫頭僕婦來提飯,風雪太大,主母都讓姑娘郎君在房裡用飯,不必出來。

今日早上很簡單,錦娘這邊一顆水煮雞蛋,巴掌大的酸菜饅頭,一碗杏仁飲。她們家除了擺宴或者有客人在吃的豐盛些,平日就是真的很少浪費。

當然,這是她這般吃,孩子們長身體,會吃的更豐盛一些。

吃完早飯,阿盈先過來了,她們主僕多年的習慣,處理事情都是儘快儘早解決。

「娘子,今年您選的三位拔尖的僕從我已經給他們送了獎賞過去了。」阿盈道。

錦娘笑道:「這就好,冒著這麼大的風雪,我也不好讓她們都在這裡聽訓,你用紅紙寫上她們的名字,貼在二進外的牆上就好。」

阿盈記下。

隨即,錦娘道:「今年郎主雖然不回來,但是咱們也得過個好年,老宅那邊我就不過去了,你等會兒讓羅管事替我去老宅說一聲。就說官人不在家,我要守好門戶。」

長房今年小鄔氏坐月子,許氏那日洗三宴之後,臉色也不太好,至於蔣六老爺和鄭氏,這兩人那邊她節禮也是按時送過去了,他們有厚禮收,一般不會說什麼的。

阿盈點頭,她又道:「再有個姓金的蔭官,想讓您去做全福人,奴婢按照您的吩咐回絕了。」

「嗯,今年如此大的暴雪,你看外頭越下越大了,我在家裡貓冬就好。否則真的因為出門吹風病倒了,到時候醫病不知道要多少銀錢。」錦娘道。

錦娘自從賣出去兩幅繡像,又往劉家做了全福人後,自覺已經是遠超自己的預期。她已經過了那個不顧風霜雪雨去賺錢的年紀了,現在得先以身體為主。

家裡幾個炭盆燒的旺旺的,家務事處理好後,錦娘等手暖和了,繼續做針線,她已經去信到吳縣的姚掌柜,讓他上京時幫忙帶些吳縣的青撬紗來,到時候可以在青撬紗上繡綠竿白茉莉,那才是極其好看的。

繡了一上午的被面,中午小憩一會兒,看了會書,到下午又繡了一個時辰的觀音,累了她就歇息了。

曾經她就有那種已經力氣使完了,結果還堅持後來,身上小病小痛多,如今自然要多保養。

後來還是聽人說金家又請了一位全福人,只可惜定親那日,安置客人的棚子被雪壓塌了,那位全福人聽聞也是摔了一跤,尾椎骨差點摔斷。

阿盈不禁佩服錦娘有先見之明。

今年過年,因為蔣羨不在家中,錦娘也不好請人過來,正好寧哥兒在藏書樓看書不出來,筠姐兒和錦娘聯合又繡了一床被面。

等元宵之後,錦娘又托人去繡巷找人做一床百子千孫,又去銷金鋪讓人在大紅羅帛上銷金,製成銷金帳。至於筠姐兒自己,則把椅披、桌簾、門帘這些做完了。憫芝也沒閒著,年底她得了賞錢,自然又用心的做了百衲衣和百衲被,這都是給筠姐兒將來的孩子的,青蓉也做了六雙鞋面。

嫁妝不能像周家之前那般全部在一二年的功夫集中做,簡直人都做廢了。

二月是筠姐兒的生辰,魏家送了兩套重錦織錦的衣裳過來,又有壽麵一擔,妝粉一匣,如意雲紋玉佩一對。

錦娘送去女兒房裡,又道:「這一對玉佩你好好收著,別弄丟了。」

「嗯,女兒知曉。」筠姐兒學錦娘把財物都看的很緊。

至於衣裳她倒是不至於讓女兒收起來,只道:「這衣裳放量大了些,就是過幾年也能穿,你就出門做客的時候穿正好了。去歲夏天我買了幾塊好皮子,到時候多做幾件皮襖皮靴。」<="<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