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琛和周四娘子都覺得這樁親事不好,因為那孟三郎是庶出,雖然也讀書,可到底……
孫大姑娘私下卻問周三娘子:「三姨,那孟三郎學問如何?」
周三娘子道:「學問還是很不錯的,你不知曉,這孟家三位郎君,孟大郎君娶的是申參政的親家林家的女兒,二郎君和三郎君都讀書,我們是見這位孟三郎讀書好才說的。」
連錦娘都知曉喬婕妤有孕的事情,將來恐怕前途不可限量,更何況是蔣放這樣精明的人。
再者,周三娘子自己也是庶出,深知庶出處境不如嫡出,因此也更勤學些。
「那我願意。」孫大姑娘心想這般相看下去,她馬上就十五歲了,不知道又拖到何時?人家王家的女兒不也是嫁的魏家庶子麼?嫡子庶子還不是看讀書,讀書好的便是外室子,家族都會奉為祖宗似的,若是無能者,便是嫡出又如何?
周三娘子訝異的睜了睜眼睛,沒想到她這位外甥女這般有決斷。
因為孫世琛的爹已經致仕了,孫世琛官位在普通人看著高,但要高嫁說句不好聽的,孫大娘子的嫁妝才一千貫,就是很難。
不說旁人,就說蔣羨的女兒能夠上嫁的緣故,一是有姻親關係,親上加親,二是蔣羨仕途極好,從遼國回來封了中書舍人,如今又要封從四品保和殿待制了。
年底,錦娘這邊就見聖旨下來了,封蔣羨為保和殿待制。
而對門孟家的小兒子孟三郎也定了親,定的竟然是周四娘子的女兒孫大姑娘,孟夫人尚不知孫家和錦娘認識,還同錦娘道:「這樁親事是我們老爺定的,姑娘的姨母是天章閣待制蔣放的夫人,父親也是清流中的清流,倒是一樁好親事啊。」
孟夫人覺得庶子娶小官的女兒,嫁妝也一般般,反正越不過自己兒子,那就隨便他了。
錦娘想孟大人五品官,孫世琛從六品,差兩級,這孟三郎雖然是庶子,但文官家的庶子只要能夠科舉,就是家中的寶貝。隔壁李家找的女婿,人家還是小吏家庭出身呢。
況且,孟家也不是一般的官宦人家,孟夫人還是皇親,家中富庶,倒也不錯了。
方媽媽坐在錦娘下首,知曉周四娘子的兩個女兒,還道:「我記得她家那大姑娘和咱們筠姐兒年紀仿佛差不多大吧,都及笄的年紀了,怎麼才定下親事。」
「這倒是不知了。」錦娘搖頭。
孫大姑娘是自己首肯的這樁親事,儘管周四娘子怪女兒目光實在是短淺,她是現代穿越過來的,知道男子嫡庶神教沒有差別,但親疏有別啊。
「那孟夫人不是孟三郎的親娘,她不會真心實意對自己兒子的,更何況以你的條件,日後還能夠尋到更好的。」周四娘子覺得女兒完全低嫁了。
孫大姑娘道:「便是低嫁女兒也不後悔,娘,女兒早些把親事定下。二妹妹這邊,您也快些相看吧。原本周家表妹也是天之嬌女,又如何呢?舅舅被貶,將來還不知道如何。」
俗話說未雨綢繆,孟家只要是皇親,些許事情就不會犯在他們身上。即便不參與黨爭,也沒人針對。
周四娘子沒想到女兒想的這麼遠,她只覺得女兒操心太過了,以至於擇了一位庶子嫁了。但女兒執意,她也同意了。
孟家雖然是為了庶子下聘,但仍舊按照規矩來,雖然沒有孟大郎孟二郎那般的多,但亦是準備的豐厚,孟夫人還對錦娘說等到下財禮時,準備給五百貫的。
五百貫就是官宦人家給的數目,蔣六夫人當初便是按照五百貫的標準給自己的。
不過,議親也不是一時的,錦娘聽過也就作罷了。
來年開春,姚掌柜和范莊頭一起上京,如此一來,錦娘也攢下了萬貫家俬。他二人知曉蔣羨又升了官,還特地留下來磕頭一番,錦娘讓定哥兒的先生幫忙查看帳本,無利害關係,說的話就真實。
錦娘心道洛陽的地原本就是給女兒的,將來女兒出嫁再給個鋪子,如此,一年也有六七百貫的出息,不算少了。
女兒的嫁妝錢還差五百貫就五千貫了,那要攢到明年去了。
務必在今年年底把旁的都繡完,明年她得花一年的功夫幫女兒繡嫁衣。
偏筠姐兒見過錦娘的嫁衣之後,還試了一番,想穿錦娘的嫁衣,她其實是不想娘再為她費事了,那些繡件耗費娘太多心血,以至於娘沒有前些年那般閒適了,況且娘的嫁衣只穿過一次,還簇新呢。
錦娘哪裡同意:「還有一二年的功夫呢,哦,對了,我讓姚掌柜帶了越窯的青瓷和秘色瓷,都是一些妝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