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魏七郎還以為自己哪裡做錯了?

表兄弟二人進來請安,錦娘和魏夫人都歡喜的讓他們去園子裡招待賓客,一個女婿抵半個兒呢。

這邊魏夫人正問起羅玉娥:「老親家,怎麼回令來了,也不見去我們家裡玩?」

在旁的張平君見魏夫人這般看重婆婆,心想自己倒是忘記了,魏家當時雖然給的財禮少,但是人家可是和魏家聯宗了。況且那些嫁妝也都是她自己的,如今她還是官夫人,也沒什麼不划算的。

人就是這樣,住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有很多摩擦,如今不住在一起,她對公婆又很愧疚,覺得自己不孝順,不是好兒媳婦。

羅玉娥在外倒是不會說家裡人的不是,她只笑道:「我們年紀大了,除了來錦娘和她弟弟那裡,去哪裡都覺得累。親家太太來我這女兒家,咱們一處見面也是好的。」

「您真是生了個孝順的女兒。」魏夫人意味深長的看了張平君一眼。

顯然錦娘這邊雖然不往外說,但是魏夫人何等精明的人,一眼就看出來了,兒媳婦若是孝順,怎麼可能還住女兒家?

只不過她也知曉當初這場婚事屬於寒門進士配富家千金,也虧得魏家父母生了蔣夫人這樣的好女兒,拎得清,相互之間沒有攻訐的。

羅玉娥呵呵直笑:「可不是,我這女兒也是從小當男孩子養的。」

這邊歡聲笑語,江家卻是氣壓低沉,方才江狀元也過來了,然而他早已人走茶涼,蔣羨對他和往常沒有兩樣,但他自己早已是敬陪末座的存在。連對門的孟郎中,都比他的位置更靠前些。

宋娘子既要安撫丈夫,還得和女兒說話,她恨鐵不成鋼的道:「等過些日子,咱們寧可多賠些嫁妝,也要說門進士,將來總歸也不會太差。」

可是就連宋娘子都知道官家子弟可比寒門子弟有門路,仕途好走多了。蔣羨當時不缺人脈,最缺錢,所以找了魏錦娘,因為如此階層也沒有降落,到如今仕途十分順暢,人也開懷許多。

殊不知,錦娘和蔣羨這裡高興歸高興,但二人皆有打算。

二進三面的宅子年初看了兩家都不成,一直到暖爐節過完,房牙才尋到太學附近一座宅子。錦娘如今是開封府府尹的娘子,房牙哪裡敢得罪,不敢漫天要價,兩千三百兩的價格拿下後,還介紹了一位非常實惠的裝背匠給她。

錦娘又花了二百貫重新把那邊修繕了一下,家具也讓木匠打了,房契到手,她才鬆了一口氣。

「如此,咱們家將來即便分家也就沒什麼了,如今就別賃出去了。讓方媽媽和她侄兒一起去那邊住下,幫忙看房子。」

以前找方媽媽跟著外放,一是因為她是蔣六奶奶舊人,二是因為她是個有見識的媽媽。

但這麼十幾年過去了,方媽媽上了年紀,年逾花甲了,常常腰酸背痛的。錦娘也不好讓她一直伺候自己,況且現在她身邊阿盈青蓉都是新一代的佼佼者,還都識字,就更強一些,如此,把方媽媽安排到那邊宅院裡最合適不過。

不用幹活,還一個月能夠有二錢的工錢拿。

等方媽媽搬到新宅,已經是臘八都過了。

羅玉娥和魏雄夫婦天冷了,倒是不怎麼出去了,在園子裡貓冬。筠姐兒那裡是嚴禁出門了,明年春日她就要出嫁了,小心駛得萬年船,若她悶了,就找羅玉娥來,大家一起抹牌說話。

今日汴京飛了些雪粒,正房熱鬧的緊,錦娘手邊放著一盅小吊梨湯,兩樣點心。筠姐兒笑道:「娘,我這一長小痘子,您就準備這個,實在是瞌睡來了有枕頭。」

錦娘看了女兒一眼,忍不住道:「你呀,慣會說好聽的哄我,怎麼魏夫人在這裡的時候,一句好話都不會說。」

筠姐兒臉微微一紅:「娘,您又取笑我。」

在一旁的羅玉娥替外孫女解圍:「原先這樁親事算是咱們高攀,如今也算不得高攀,咱們筠姐兒這般也很好。」

「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知遇之恩,不能忘本,當年你爹官位低,人家卻依舊結親,也算是人家看的起咱。」錦娘就認為男子的知遇之恩在仕途上,女子除非是像她曾經的文繡院能夠被提拔,多半深閨女子,能夠改變命運的,還是一場親事。

筠姐兒聽錦娘的話,忍不住點頭:「您說的是。」但她也不好老往自己身上扯,又笑道:「娘,我聽說孫家大姑娘這個月就要嫁到孟家來,也不知道怎樣呢。」

錦娘聽她提起孫大姑娘,才發現日子過的好快。

周四娘也是如此想的,她的嫁妝和嫁妝攢完,人都快虛脫了,也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但想著長女立馬就要嫁出去,又是十分的不舍。

孫大姑娘倒是勸解妹妹孫二姑娘:「你呀,也別眼睛挑花了,趁著姨爹姨媽如今願意替咱們作主,選一戶殷實些的人家嫁過去,也算是找條出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