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快活的日子,高興的是男人們,忙碌的是女人們。
便是林氏,這般高門貴胄的女兒,在孟夫人面前也是小心殷勤,她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初二回門,她帶著孟三郎一起回娘家,周四娘子看到女兒喜極而泣:「好孩子,總算回來了,我和你爹盼著你們許久了。」
「娘,這是上等燕窩紅參,一樣一包,您平日滋補吃燕窩,若是燉雞湯,便用紅參,都是極好的。」孫大姑娘道。
這些東西因為孫大姑娘準備嫁妝,家裡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了。
周四娘子雖然生於周家那樣的中等官宦世家,但是剛嫁過去的幾年孫世琛未中進士,全靠孫家接濟,每年賃房花銷幾百貫,好容易中了進士,期集、打點、路費也耗費了不少銀錢。做官這幾年,雖然偶有盈餘,但家中開銷大,房子買了之後幾乎捉襟見肘。
緊接著女兒備嫁妝,現銀就得五百貫出去,還不提衣裳、首飾、家俬、器具,要了老命了。
然而就這些東西在孟家看來還嫌棄稀薄,這些話孫大姑娘不會跟她娘說,以免娘自責,無論如何,娘已經是把最好的給她了。
年初三,錦娘她們家的戲酒,年前早定好了彈唱、雜耍、說書的,只消讓廚下殺雞烹羊就好,如今這雞都是自家莊上的,羊是買的河西那邊的,酒是照舊定會仙樓的,沒辦法,人家會仙樓會做生意,平日只要有新酒都會送一壇過來。
不似別的店家專門做殺熟的生意。
鄰居們如孟夫人一老早就過來幫忙了,她這個人其實和很多人都相處的一般,但和錦娘卻是處的不錯。
錦娘這裡也有她娘和弟妹幫忙,再有魏七郎也是早早的就過來了,大家還一處先用了飯。
「姐姐,我特地把陳皮鴨送了些來,這可是我家的老方子,吃過的人都說不錯。」張平君笑道。
大多數女人嫁人之後很容易有一種心態,就是覺得自己是姑子娘家人,難免地位要高些。但對於錦娘而言,她自己就是自己的靠山,說白了,以前還覺得有弟弟會門楣提升,後來人家兒子讀書更勝一籌,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張平君那日接羅玉娥回家的時候,姑姐其實還敲打過她:「幫揚哥兒從外調入汴京,是你姐夫幫的忙,我們這裡不必你們謝,但是工部幾位上官家中,你們還是得打點一二,要不然人家不說你們,反倒說我們。」
表面上說的是工部的人,實際上說的是蔣羨。
你可以不用謝我,但是必須謝蔣羨。
這般,張平君和魏揚倆人重新備下蔣羨喜歡吃的茶,一幅上等文房四寶,還有專門給錦娘的綢緞,錦娘也是說到做到,她不要自己的,只要了蔣羨的。
她曾經印象中的姑姐,當時兩家只作為世交往來,覺得她面容溫柔,人很能幹,但慢慢接觸,覺得她居然是說一不二的性子,且似乎不在意外人眼光,人家在家就是老大。
回過神來,眾人正和孟夫人交際,孫大姑娘自然也在其中。她那位平日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婆婆對蔣夫人頗諂媚,此時正說起魚來。
「鰣魚也吃得,等再過一二個月我家莊頭就會送過來,到時候你過來吃就是。魚這東西,南邊的人做的好吃。」錦娘笑著,又想起已經吩咐范莊頭等人今年要早些到。
雖說竇媛如煙她們不會來,但是錦娘也都親自寫信過去了。
孟夫人笑道:「那我沾您的光了。」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不是應該的麼。」錦娘也笑。
一行人在正廳說話,不一會兒范夫人,魏夫人還有申夫人都過來了,這些都是京中頂級權宦。錦娘和魏夫人有親,申家是舊年的關係,范夫人則是姻親的姻親,再有蔣羨和范學士關係走的很近。
她在其中,從來都執晚輩禮,也不摻和人家的事情。人家都能過來,她受寵若驚,但是卻並不似別人那般上杆子舔。大家保持友好關係就好,再走進一步就很容易摻和人家的家務事,這樣反而容易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筠姐兒今日出來見了大家一面就進去了,大家也都能體諒,畢竟是新嫁娘,不好出來見人。
這樣顯赫的時候,許氏當然不肯來,只讓兒媳婦小鄔氏來,還一個勁兒的跟葛媽媽抱怨:「做叔叔的,也不說幫襯一下侄兒,當年若不是我家郎君,他能調到京里來麼?人家完全不記恩情。」
葛媽媽也是有些不服,蔣六老爺夫婦常年跟著長房過日子,都是長房的人服侍,小叔子夫妻過的自在的很。如今小叔升了開封府尹,從三品的大官,卻對自己的侄子視若無睹。
可許氏這些抱怨,已經沒人願意聽了,即便是蔣家族人聽了,也並不會當回事。因為大家都知曉,蔣羨的三百畝田一直給長房捏著呢,還有當年蔣六夫人一過世,蔣羨夫妻就搬出去住了。
當然,只有你功成名就時,就自有大儒替你辯經。
初三的年酒,宋娘子也過來了,她現在是不敢不來,本來兩家沒什麼嫌隙,若是她突然不來,人家還以為她對人家有什麼意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