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夏日,她買了一種涼紗,請裁縫過來給全家都做了兩身衣裳,透氣了許多。

定哥兒做的新衣服不多,他哥哥之前八成新的衣裳都拿來給他穿。不是錦娘捨不得,而是衣裳都是極好的,若是丟了太過浪費。

自家人不會嫌棄自家人,但是給人家外人,人家難免覺得是施捨。

夏日過完,中秋將至,今年定哥兒七歲,寧哥兒十五歲了。

弟妹張平君馬上就要生了,錦娘親自過去探望了一回,聽聞懷相不錯,倒也放下心來。

「我也是生了兩遭的人了,姐姐放心,我心裡有數。」張平君說話倒是頗為妥帖。

錦娘笑道:「反正我洗三的禮,已然是備下了,到時候直接過來。不如讓爹娘這幾日從莊上過來,也幫你照看一二?你待如何?」

張平君當然同意,家裡有長輩在更好,她私心想著讓自己爹娘過來幫忙,可是姑姐說的也是這個理,人家筠姐兒生孩子,魏家留她都留不住,如此方是長久相處之道。

其實張平君有時候也很佩服她,人怎麼才能做到沒有這麼多欲望的。

事情做好,不搶功勞,若是人家冒犯,還立馬翻臉。

「姐姐安排的極好。」張平君笑。

等九月瓜熟蒂落,張平君又誕下一女,錦娘也沒偏心,照舊兩個大的送的什麼,她就送的什麼。

小外甥女百日時,又是一年了,錦娘都覺得這日子過的也忒快了,外孫女皎皎也一歲了,抓周的時候這孩子抓了胭脂盒子,都說她將來肯定是個愛美的小娘子。

錦娘和張平君都來到魏家,等抓周完,她們內眷在一處說話。

筠姐兒道:「六嫂不知怎麼了,又幫六哥弄了個通房,方才那綠衣的丫頭就是剛開臉的。」

「這般下去,她郎君還能讀的好書麼?你弟弟房裡我是不放人的。這個年紀,還是讀書為上,否則一旦分心,要收回來可是難上加難。當然,這對於天賦異稟的人來說沒什麼,但對於普通人還是免了。」錦娘可不贊成。

即便是寧哥兒,婚前她是不會放什麼房裡人,但婚後這取決於他們倆口子自己。

筠姐兒也同意:「我也這般想的,但大抵便是因為六嫂覺得此番能夠讓六哥舒心吧。」

這個邏輯錦娘能夠get到,就像某些出軌的男人回到家因為愧疚對妻子很好,這王氏一開始也是彆扭,現下手到擒來。

錦娘對她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姑爺正讀書,萬萬不能分心。」

筠姐兒頷首。

在一旁的張平君聽著,也贊同道:「便是這般,其實就是我們家中,我娘在家御下極嚴,也不會隨意這般的。」

筠姐兒笑道:「舅母說的是。」

「明年又是解試,到時候又是新一輪了,好好準備著吧。」錦娘道。

張平君在旁問道:「我聽說咱們寧哥兒明年也要參加解試。」

錦娘笑道:「他已經拿到解額了,但他年紀不大。我和他爹說讓他參加一場,如此也能提前感受一二。」

誰也沒有指望寧哥兒中,寧哥兒其實前幾次在太學考的不太理想,但他絕對會刷題。因為他不是什麼天賦性選手,之前想著博覽群書,後來發現這般學,學的太雜,非常容易沒有針對性,且這般也很容易分散。

想要過科舉,還是得不停的刷程文,按照科舉的要求去做。

幾人進到棲霞院,聽筠姐兒又道:「明年解試,二房的八弟據說也要參加。」

「這是好事兒啊,大家一起參加,彼此也能爭個高下,便是連蘇州的郝家郎君也要過來呢。」錦娘笑道。

另一邊孟三郎也是打算參加解試的,家裡恩蔭沒有他的份兒,對他而言,科舉屬於唯一正道。孫大姑娘正同他娘道:「明年上京的學子多,您若是幫妹妹相看一個學子,日後也好。」

周四娘子道:「你嫁的孟家尚且是官宦人家,你妹妹難道只配說一個普通學子不成?」

「娘,我不是這個意思。」孫大姑娘總覺得這些年她和母親也有虢隙了。

周四娘子也知曉自己說錯了話,正道:「此事就不勞煩你操心了,你妹妹說起來今年也不過十七歲。咱們汴京的姑娘這個年紀都不算遲的,你看江家姑娘隨便嫁了,如今哭哭啼啼的,家裡人氣沖沖接人回來調養,可再調養到時候還不是要送回婆家。」

有江頌的例子,孫大姑娘倒也不好說什麼了。

她又撫了撫自己的肚子:「娘,我這約莫是又有了身子,這感覺和上次懷姐兒是一樣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