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亡國女昏君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芊芊大喜,道:「太棒了,到時候朕要親自抄婁敬之的家!」

宋靈毓嘴角一抽:「陛下.......」

芊芊:「朕是說,朕等不及要治他的罪了....」

*

芊芊在等待張遇春的空閒時,帶著胡嫣微服私訪去婁敬之的宅邸外轉了一圈。

那個宅邸啊,沿著外牆走一上午都走不到頭。

搞工程的果然有錢,這麼大個宅子,要是抄家,一個月都抄不完吧。

喜滋滋地盼望著,終於盼來了張遇春。

芊芊看見張遇春的那一刻,滿面的笑容壓都壓不住,宋靈毓不得不咳嗽了一聲,提醒芊芊注意儀態。

芊芊勉強著維持了莊重,人模狗樣地問候了一下老總工,說了些皇帝慰問大臣說的客套話。

張遇春今年七十多歲,頭髮花白,因多年頂著風吹日曬親自在現場監督施工,一張臉曬得像老樹皮,腰也佝僂著,看著像承擔了難以描述的重壓。

接到宋靈毓來信的時候,張遇春幾乎以為自己看錯了。

宋靈毓竟指望那個聲名狼藉的女昏君為他做主。

張遇春致仕後鬱鬱寡歡,在老家辟了片荒地離群索居,是故不知道齊州災情後芊芊的口碑早就扭轉了。

他在昏黃的燈光下仔細端詳著信,甚至懷疑是別人冒充了宋靈毓的字跡。

直到宋家家僕帶著宋靈毓的信物親自登門。

來的路上他一直很忐忑,自從以那樣的方式被迫離京後,他每一天都活在屈辱和恨意之中。

這麼多年,他背著罵名苟活至今,為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翻案,換那葬身於瓦礫的數十名工匠一個公道。

他一生嚴謹,每批建材都要親自檢驗過才使用,當年修建承德行宮,那批木材磚石他一看就知道不行。然而他拒絕驗收後,婁敬之卻設計將他調離現場,等他發現之時,次等磚木已經化作行宮的框架和宮牆。

張遇春當即要求拆到重建,婁敬之以工期來不及為由不准,命工匠繼續上工不得延誤,違者以抗旨不尊處理。

之後,行宮的搭建似乎並沒有受到劣質材料的影響,一切風平浪靜。從外表上看,承德行宮依舊氣勢恢宏,美輪美奐,莊嚴而穩固。

直到封頂的那一天。

最開始是檐柱斷裂,之後金柱、隨梁,五架梁如起了連鎖反應一般根根斷裂,整座行宮如豆腐塊一般向一側歪斜,琉璃金瓦片如被颳起的魚鱗紛紛掉落,行宮頃刻間轟然坍塌,正在封頂的工匠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壓在了磚瓦端木之下。

那些葬身瓦礫之中的工匠們,盡數是張遇春一手帶出來的徒弟,最小的不過十四歲。

他們每一個人的父母他都認識,白髮人送黑髮人,張遇春看著他們跪地痛哭,就如同被人凌遲了一般難受。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工部尚書婁靜之,至今逍遙法外遙法外,數年來繼續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將建材業營造業攪成一鍋渾水,褻瀆營造局世世代代工人嘔心瀝血打造的皇城。

來的路上張遇春也聽到了一些議論,說皇帝如今醒悟了,在治理齊州災情上頗為英明。

他將信將疑,直到今天再一次登上了昭仁殿,親眼看見了皇帝,聽著她寬聲撫慰,聽著她整治工部的決心,他才相信皇帝真的不一樣了。

張遇春激動得渾身發抖:驕縱跋扈的少女成長為了穩重果決的帝王,而這位帝王,將完成他畢生的夙願。

第13章 彈劾

對工部的清正由宋靈毓長達數十頁的彈劾奏疏開始。

奏疏到芊芊手裡之前,宋靈毓就用白話為她解釋了一遍——要不然她看不懂。

即使是翻譯成了乾巴巴的平鋪直敘,那封奏疏的感染力也極為強悍。

邏輯緊密層層遞進,更是附上了長達數十頁的帳目證明———就算宋靈毓說很難從帳面上找到證據,但經過不眠不休的調查取證,仍然找到了不少證據。

歷來彈劾重要官員之前總會有些風聲,宋靈毓保密工作卻做得極好,愣是在太后眼皮子底下完成了查帳、取證,和接張遇春進京的秘密工作。

嘉康三年十一月初七,婁敬之和以往的無數天一樣步入太極殿,站在工部隊伍最前方,等待事不關己的一上午結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