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源,就是這些和林秋聯絡的戰友。
老家的父母很少寫信,父親雖然識字,勉強能看信,但是寫信還是要拜託別人。
找別人寫信,通常也就是「家裡一切都好」這樣的話,不會說細節。
但是林秋寫信就不一樣了,家長里短,她養的小雞在她的催生魔咒下瑟瑟發抖,她利民小叔對養魚的深情,她大堂哥繃著一張臉熬夜苦讀,她下雨天去上學的崩潰……
老家的每個人、每一件事,在林秋的信里都是鮮活生動的。
林秋每次來信,幾位叔伯就會湊到一起看,對於這些離開家鄉當兵的人來說,讀到這樣的信,總會讓他們想起自己的家鄉。那些在記憶中已經模糊的畫面,又會重新變得清晰起來。
所以,他們很愛看林秋的信,也期待著林秋來信。
林安邦也是忠實「讀者」之一,他從不扎堆,只是在大家都走了以後單獨找到趙志傑,希望能看看林秋寫的信。
每一次,趙志傑都會在心裡嘆息。
這都是何必呢?
是啊,何必呢?當初自己做了決定,如今的苦澀也都是自己活該。
這幾年,林秋對他的決絕無時無刻不在他的腦海中翻滾,他時常被愧疚和自責折磨的夜不能寐。
這些年,他已經想不起林秋的面容,但是當年他離開時,林秋悲傷絕望又帶著憤恨的眼神卻越發清晰。
不管心裡如何懊悔,他什麼也不能說,什麼也不能做。因為不管做什麼,似乎都是在繼續傷害林秋。她說的對,有些事情,是他無論如何都挽回不了的。
他不知道這輩子,他和林秋還有沒有和解的可能,但他希望林秋能過得好,他希望還有機會,親口跟她說對不起,不管林秋會不會原諒他。
林安邦的心理活動,林秋都不清楚。她正在享受自己的大學生活。
趕上了五年制的尾巴,林秋心裡是高興的,再過兩年,電機系就改成六年制了。
而且,現在清大學生的待遇很不錯,所有費用全免,還有助學金,每個月17.5元,一日三餐也是免費的,就算是最困難的時期,也經常能吃到葷腥。
在這裡,林秋還遇見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她電機系的一位系友,江晏,江廣智的長子,江蕙的侄子。原主上輩子見過他。那時候他已經大學畢業回到部隊研究所工作,稱得上年輕有為,人人誇讚。
在原主和林安邦一家的爭吵中,江廣智全家都是「隱身」狀態,從不參與其中。原主對他們沒有任何好感。畢竟,法律雖然不再連坐了,情感上,人依然會遷怒。這是避免不了的。
他們見過面,但沒打過交道。原主在部隊一共也沒待多長時間。
這輩子,林秋更是和他們毫無交集。所以,她現在是不應該認識江晏的。
當然,江晏也不認識她。
林安邦的事情鬧出來的時候,江晏已經12歲,他是知道林安邦有個長女叫林秋的。
但是,一來,在以後的幾年裡,家裡人沒再提起過林秋,他差不多已經把這事忘了。
林秋雖然和部隊保持著聯繫,但是大家又不會公開談到她。就算是說起,也是幾個大人之間的談話,基本上沒人會主動和孩子說。
江廣智和林安邦兩家,就更不可能主動提起林秋了。說了,要是孩子追問起來,他們該怎麼回答呢?
二來,就算他想起來,他也壓根就想不到,此林秋就是彼林秋。畢竟林秋比他小六歲呢。而且林秋長得和林安邦一點也不像。
林安邦是這個時代最受歡迎的那種長相,濃眉大眼國字臉。林秋大概像她母親多一些,杏眼桃腮瓜子臉,身材纖細,看起來弱質纖纖的,這種模樣在這個時代可不吃香。
大學四年,林秋和所有的同學都保持著良好的溝通交流,現在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有赤子之心,是認真想為祖國做貢獻的。
她經常會在交談中不動聲色的啟發大家,讓大家時不常都能靈光一閃,自動自發的去研究和創新。
林秋自己不是科學家,她懂的多,是因為她學的多,可不是因為她自己擅長搞科研。
所以,她更傾向於給一點提示,讓各個位面自己的科研天才們去推動世界發展。
63年林秋大學畢業,主動要求回到家鄉支援建設,成為了電工機械廠的一名工程師,一個月領68塊錢工資,還有票據若干。
工廠離老家不遠,放到後世,開車也就不到兩個小時的路程。但是現在,回趟家還是很麻煩的。哪怕離家鄉很近,林秋也只是在春節回家一趟。
她選中這裡,主要是因為這裡遠離各類鬥爭,相對比較平靜。
雖然廠子裡工人之間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勾心鬥角,但是問題不大,而且也波及不到林秋。
她技術過硬,又有烈士子女證護體,只要她自己不作妖,就能平平穩穩的活著。
就在林秋大學畢業南下就職的時候,林江和她正好相反,畢業之後一路北上,去了部隊下屬的機械廠工作。
第79章 被出繼的長女(13)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