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自己居住在臨街的一個小院裡,三分地的小院,有三間正屋,一間西廂房。東廂房被隔成兩間,一間做了廚房,另一間其實就是門廊,臨街一側是大門。

他不養畜禽,院子裡種了些花草,乾淨雅致。

他這個小院,有很多本家人盯著,就等著他快不行的時候,把自己家孩子過繼給他,替他摔盆,繼承他的房子和宅基地。

當然,房子是次要的,他這房子是磚木結構的,現在看著還湊合,但是再過些年肯定就不行了,得拆了重蓋,可這臨街的宅基地是很金貴的。

和他同樣被盯上的,還有他的前院鄰居,比他還高一輩的一位老人,村里人叫她老絕戶。而且還不是背地裡叫,是明目張胆坦坦蕩蕩從容不迫的叫,就好像這只是一個稀鬆平常的稱呼,就好像不知道這個稱呼中蘊藏著怎樣的惡意。

他們在聊天時提到這位老人,說的都是「絕戶大娘」、「絕戶奶奶」,就好像絕戶就是她的名字或姓氏一樣。而且也不會避諱老奶奶,她每天都能聽得見。

老奶奶本人也沒什麼反應。她不傷心不生氣不難過嗎?郁嬌覺得,她早就已經傷心生氣過了,現在,她是麻木了。

就算她生氣憤怒又怎麼樣呢?她已經快七十歲了,裹著小腳,走路都不利索。丈夫早已去世,兩個女兒也嫁到外村,一年也就回來一次。她能槓得過誰?

而且,村子裡像她這樣的,全都叫老絕戶。就是那些只有女兒的年輕夫妻,也都是「絕戶預備役」,要不大家都拼了命的想生兒子呢。就是不願意背著「絕戶」這個稱號活著。

而且,要說這些鄰居本家,真的是壞人嗎?並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老奶奶一個人生活,沒人照顧,她的地也是租給本家侄子來種的。

本家的人,包括這位租了她地的人,平時都會照顧她。

看她柴不夠了,就給她準備好。這時候農村主要燒的是玉米稈、脫粒以後的玉米棒子,這些東西不經燒,至少隔一天就得幫她準備一些。

看她水用完了,會給她挑水。逢年過節,會給她送吃的。中秋送月餅,過年送餃子,端午送雞蛋。

如果她生病了,鄰居會幫她把村裡的醫生叫來。聽說她生病的本家都會拿著東西來看望她,甚至留下來照顧她。

的確有人覬覦她的宅基地,但那是少數,大部分人,只是基於單純的鄰里情或者對長輩的尊敬,或者是禮節的需要。

這個村子的人,矛盾的很。他們固守著傳統的道德觀念,卻也繼承了傳統的陋習糟粕。他們又好又壞。

就好像原主郁嬌,對這些碎嘴的大娘大嬸們,沒有一點怨念。因為他們雖然嘴碎,但本質上,除了個別人,其他人對她沒有惡意,甚至都表露了善意和關心。

她們一開始相信了錢金梅的說辭,認為郁嬌過的很好。但是年復一年,她們看著郁嬌連學都沒有上,就起了疑心。私下裡問郁嬌:「你在你大姨家是不是過的不好?」

她們也會勸錢金梅:「你大姐那邊條件不好,嬌嬌連學都不能上,你們要不就接回來,讓孩子先去上學?現在沒人盯著你家了,把孩子接回來也不礙事。你們別想歪了,孩子上學的事要緊。不上學能有什麼前途?嬌嬌到底是咱們家的孩子。」

她們的勸告沒起作用,但是從那以後,她們就不再開郁嬌的玩笑了。每次郁嬌回來,都會被大娘大嬸們投餵。

「嬌嬌,大娘剛炸的麻花,你吃點。」

「嬌嬌,我蒸的肉包子,拿一個。」

原來的郁嬌不怪她們沒有分寸的玩笑。

現在的郁嬌當然也不準備對她們做什麼,只是利用她們的碎嘴子搞點事情,順便也讓她們長一點記性。

第96章 被超生的二女兒(6)

孫家的早飯是玉米糊糊,白面饅頭,炒土豆絲。

她們這兒的飲食習慣是一天三頓飯,重視早飯和午飯,早飯有乾的有稀的,還得有菜,這才是完整的早飯,少一樣都感覺這飯就跟沒吃似的。

午飯也是差不多。至於晚飯,就吃的特別簡單了,吃點鹹湯就可以。

這個鹹湯,就是放兩把麵粉,放一點青菜,一起燒熟,條件好的家庭,會在湯里磕個雞蛋,再好一點的,可能加一點點肉絲。

不得不說,這種飲食習慣還是很健康的。

郁嬌繼承了原主的一切,包括她對食物的渴望。看見桌上擺著的有點發黃的白面饅頭,就控制不住的想伸出手。

郁嬌:「……」

她收回不受控制的手,揉了揉肚子。昨晚吃撐的感覺太難受了。

她只喝了點粥,掰了一小塊饅頭。孫慧也和她一樣。

孫振兵不在家,他從一歲就被祖母抱過去養了。大部分時間都在祖母那裡生活。

她爹娘也高興自己能占點便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