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文青和張文萱,是張西之的一對雙胞胎。他雖然結婚晚,但是孩子比顧墩墩還大一歲呢。

三個孩子從小一起玩,感情很好。

顧墩墩63年去上學,在小學一年級待了一天,就受不了了。

抱著媽媽撒嬌半天,成功的輟學了。

他覺得跟陳老師學習就挺好的。

但是顧老師不這樣想,你整天寸步不離的纏著陳老師,他怎麼辦?

所以,他給顧墩墩又安排了兩個老師。高老頭和張老頭,就是張西之他爹。

每周一天跟著高老頭學國文 ,一天跟著張老頭學國畫和書法。

65年以後,這種外課又增加了。變成了每周跟著高老頭學兩天,跟著張老頭學一天,跟著張西之學兩天數學和物理。

形勢的變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從64年開始就有了徵兆。那時候,很多人都中斷工作去參加「四清」(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運動了。

對局勢敏感的人紛紛開始採取對策,比如張西之,他就辭職家裡蹲了。

再比如高家人,辭職、輟學,找了個小鎮去苟著了。

高老頭不肯跟著兒子走,就留在京城。他也不是一個人,家裡還有個老僕跟著他,現在迫於形勢,戰戰兢兢的跟這位前大老爺稱兄道弟。

高老頭不到萬不得已堅決不出門,他理解不了現在的審美,讓他穿著破舊的、打補丁的衣服出門,那簡直要了他的命。

他覺得穿成這樣不夠體面,但是如果他穿的好了,出門恐怕就回不來了。指不定被誰抓走鬥了。

所以,他每天待在家裡,就盼著顧墩墩過去給他解悶兒。

這樣,一周有五天,顧墩墩不在家。順便把兩位照顧他的阿姨也帶走。

顧老師每天春風得意。一方面是因為他終於又和端端過上了二人世界,另一方面是他打聽到,顧鴻被送到西北去放牛了。那裡環境艱苦,想必他能好好改造一下靈魂。

其實要他說,顧鴻這人就是個棒槌,一點聰明勁兒都沒有。

但就是這種頭腦簡單的人,他的運道還真不算太差。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沒有外界的幫襯,他愣是堅持了10年,活著回來了。

也不知道他這十年究竟想了些什麼東西,回來以後,竟然來找顧老師,要為他當年的所作所為向顧老師道歉。

顧老師連門都沒讓他進。還跟他說:「你要是敢去我媽墳前懺悔,我就去刨了顧家的祖墳。」

高榮菊女士肯定不想聽見他的聲音!

顧鴻慫兮兮的走了,還真沒敢去。

後來,他們聽別人講起顧鴻在西北的遭遇。據說他放牛的地方,方圓幾十里,只有他和十幾頭牛相依相伴,一個別人也沒有。也沒有人和他說話。

在茫茫蒼天下,荒涼的戈壁灘上,顧鴻究竟想了些什麼,別人都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幾乎已經忘記了怎麼說話。

但老天爺大概還是仁慈的,突然有一天,顧鴻在放牛的時候,一陣風吹來一張舊報紙,正好糊在他臉上。

顧鴻拿著那張報紙潸然淚下,如獲至寶。

從此,他每天讀幾遍那張報紙,就當自己和自己說話了。

等到他回京的時候,那張已經快要酥脆的舊報紙也被他帶了回來,小心翼翼的用玻璃台面壓在書桌上。

他不光能正著背誦那張報紙上的每一個字,還能倒著背,還能從任意一行開始背。

對他來說,那大概不是一張舊報紙,而是承載了他10年生命的精神寄託。

顧老師聽完這事兒以後,感覺全身輕鬆。

顧家的事,在他心裡,再也起不了任何波瀾。

他們一家平平順順的度過了10年動亂期。

顧墩墩是獨生子,不管他上不上班,都不需要下鄉。

他不愛上班,專心在家裡讀書學習,全家人也樂見其成。

包括非常長壽的高老頭。他已經九十多歲了,還硬朗著呢。

雖然在外面又慫又苟,但是關起門來還是非常傲氣,覺得他的曾外孫以後肯定也是要做大事的,就像他爸爸一樣,怎麼能到工廠里去擰螺絲呢。那多浪費人才!

等到高考恢復,顧墩墩直接參加高考,跟著爸爸媽媽的腳步進入清大,然後一路跳跳跳,很快就拿到博士學位,到科學院去做研究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