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珊一邊整理東西,一邊整理思緒。
原主其實挺喜歡十里梁的。這個地方雖然貧窮落後,但是人還算淳樸,活也不算重,而且能吃飽飯,雖然吃的不好,但不會挨餓。
她和知青點的同志們相處的也不錯。
在這裡,她甚至感受到了難得的輕鬆和內心的平靜,情緒也一點點的放鬆了下來。
她不用像在家裡那樣隨時豎起尖刺。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幹活,規規矩矩的做人就行了。沒有人會故意刁難她!
很簡單!不累心!
要不是之後的那次意外,她可以在這裡堅持幾年,然後通過高考回城。
從此走上自己的康莊大道!
唉!真是時也命也。
老天爺有時候也是真操蛋。
原主的表現實在是非常亮眼,她只要按照原主的意願,好好活下去就行了。
踏踏實實的生活,有機會就回城,但不用為了回城而處心積慮。這是原主的想法,現在,也是她的想法了。
十里梁的活不重,是因為這裡的良田不多,只有一部分地適合種冬小麥和玉米。其餘的地都是山地,沒辦法人工澆灌,純屬靠天吃飯,只能種高粱和地瓜,還有少量的穀子。
在艱苦的年代,這種自然條件也是有優勢的,地瓜不用交公糧,大家無論如何都餓不死。
即便是在十多年前的三年大饑荒時期,十里梁的人吃地瓜也能吃個七分飽。
就是吃多了胃酸,燒的心窩子難受,而且,那三年,整個十里樑上空都瀰漫著一股不可言說的氣味兒。
地瓜是一種植物根莖,它產生的氣體並不是很臭,但也很讓人一言難盡就是了。
反正十里梁經歷過大饑荒時期的人,寧可吃野菜,也不愛吃地瓜。除非是真沒別的可以吃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兒的地瓜不好吃,特別面,澱粉含量超高,吃起來噎人,而且,不是很甜。
紀珊看了一眼她床邊堆著的一大堆地瓜,還是有一個袋子裡裝著的其他雜糧。這是生產隊提前預支給他們的口糧。
地瓜是真的很多!
這樣的地瓜直接吃是不好吃的,就算是磨成粉,也不算好吃。
但是特別適合做澱粉,還可以做紅薯粉條或紅薯粉皮。
紀珊摩拳擦掌,這些她都很在行。
現在是73年10月底,正是收地瓜的時節,下地的人都是去幹這個了。
把地瓜從地里刨出來之後,要用擦子擦成片,在地里攤開曬乾,隔一兩天還得去給地瓜片翻個面,讓它乾的快一點。
然後把幹了的地瓜片撿起來裝麻袋。這樣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吃的時候碾成粉就行了。可以煮雜糧糊糊,也可以和玉米面、高粱面摻在一起做窩頭、餅子。
鮮地瓜也要留一些,一部分直接吃,還有一部分要儲存在地窖里,明年入夏的時候育苗,然後再去栽種。
儲存地瓜的地瓜窖是L型的,先是往下深挖,然後橫向挖,等於是在地底下掏出一個洞。
這種地瓜窖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有的是好幾戶人家共用一個。生產隊有一個巨大的地瓜窖。
地窖平時是封著的,等到要用的時候再打開。打開以後,得先通會風再下人。不然的話,裡面幾乎沒有空氣,人下到地窖里容易缺氧。
據說大饑荒時期,曾經有人想去地窖里偷點地瓜,結果差點死在裡面。還是巡邏的人發現了蛛絲馬跡,下去查看,及時把人拖了出來,才搶回一條命。弄得生產隊都沒好意思再罰他。
現在,日子比之前好過一些了,十里梁的社員也經常拿著地瓜干跟其他生產隊的人換點別的糧食。這樣,別人可以吃的更飽,十里梁的人可以吃的更好。
但整體上來講,也就那麼回事兒。大家缺的是油水和肉,用科學的語言來講,那就是大家平時吃的全是碳水,缺少脂肪和蛋白質。
這種欠缺,是交換也彌補不了的。你用碳水,換來的還是碳水。
缺啥想啥。後世減肥的人不敢吃碳水,一旦失控了恨不得吞下一整個蛋糕。現在的人缺肉,一看見肉就想撲上去,哪怕吃完就拉肚子,也在所不惜。
紀珊正在放飛思緒,就聽見院子裡傳來說話聲。
她趕緊站起來把門閂拿下,順便打開了門。
地瓜擦子,中間是個鐮刀片。這種工具現在也有,比這個鋒利好用。
第226章 天選炮灰只想活著(6)
「你們回來了。」紀珊笑著打招呼。
「你起來了,好點了嗎?」趙紅霞問她。
「好多了。謝謝你關心。昨天給你們添麻煩了。」紀珊笑著回道。
張翠翠也跟過來看她,說道:「你沒事就好了。昨天可把大家嚇了一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