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彎腰弓背,小心奉承著。李曉西坐在椅子上享受著兒子的關心,氣早都散到九霄雲外去了。
老式油罐子,裡面通常放一個油撇子。
油撇子,把手頂部跟個掛鉤一樣,直接掛在油罐子的沿兒上。很淺,基本上就是平的,每次盛一點點油。
第396章 親媽後媽都不當了(11)
看著楊文遠這副小狗腿兒的樣子,上輩子他為了李曉西妥協,娶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女人還能踏踏實實的過一輩子,也就不奇怪了。
他們這個落後的小山村,對於孝道的理解,核心意思就是一個:聽父母的話,長輩說的都是對的。
放眼全村,基本上都是爹媽說啥是啥,連敢頂嘴的人都很少,認打認罵。所有人都沒有自己的想法,一生下來就知道,得聽父母的話。等他們生了孩子,就要求兒女也聽他們的話。一輩兒一輩兒的傳下來,幾十年幾百年,思想都沒有一點變化。
除非外來的思想衝擊的厲害,把這些「傳承」逐漸衝垮,否則再過幾十年上百年,還是一樣。
聽話,幾乎成了刻在基因里的印記。
楊文珍決定好好教教弟弟,讓他不要那麼聽話。年輕人嘛,該叛逆還是得叛逆。她無需言傳,只要身教就可以了。記憶中,弟弟的行為習慣都是跟著姐姐學的。
這一天,她化身槓精,不管李曉西說什麼,她都要懟一懟,懟到後面,李曉西都佛了,坐在那兒狂喝水,話說太多,嗓子都要冒煙兒了。
楊文遠咧著大嘴不說話,一臉崇拜的看著她,悄悄豎起個大拇指:「姐,厲害!」
楊文珍眉飛色舞:「看到沒,學著點。誰讓你不高興,就懟回去。」
楊文遠:「不會把他們氣壞了吧?」
楊文珍:「放心,他們沒你想的那麼脆弱。再說了,你看看咱媽那樣,像是被氣壞了嗎?你再看看咱爸,他嘴咧的比你都大。」
楊文遠看看了李曉西,發現她雖然吵架的時候跳得高,吼的嗓門很大,但是坐在那兒喝水的時候,心情看著不差,甚至還有點情緒高漲,躍躍欲試,想再吵一架?
再看看他爹,好傢夥!他姐不說他還沒注意到,今天一天他爹就是個哈哈怪啊。不管他姐和他媽怎麼吵吵,他爸都是哈哈哈哈哈哈。
楊文遠撓撓頭,深覺吵架是門學問,他得好好學著點兒。
楊文珍覺得,這輩子的父母還是可以挽救一下的。不然她都懶得和她吵架,直接帶著弟弟過上好日子,和父母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就好了。
但是楊勇和李曉西,也是受舊觀念所困,說到底並不是那種不負責任的壞父母。至少,在這個年代,砸鍋賣鐵供兒子女兒讀書,基本做到了一視同仁,就已經比好多父母強出一大截了。至於原主上輩子的悲劇,李曉西有點責任,但也不能全怪她。
要楊文珍來說,他們姐弟覺得活得不自在,難道父母就活得自在了嗎?說不定他們心裡也深埋著不為人知的憋屈呢。
李曉西吵架吵得歡,大概也是一種情緒宣洩,平時都是她自己嘮嘮叨叨,孩子們低眉順眼,但心裡不一定就認同她,只是基於父母對子女天然的血脈壓制,不得不順從她而已。
說起來,李曉西大概也是心裡沒底,不知道自己說的做的是對是錯。畢竟時代變遷,總是會有很多新的變化,是窩在小村莊裡沒讀過書也沒見過世面的她把握不住的。她聽著父母的話長大,思想上也沿襲了老一輩兒的觀念,她自然而然的用這些觀念來教育子女,但誰知道老觀念能不能適應新社會呢。她心裡其實也是沒譜兒的。
如果一直沒人反駁她,她大概也就一直這麼過下去了,用自己的既定觀念要求子女。但是現在,楊文珍雄起了!不斷的用自己的思想來跟她碰撞,李曉西也在這個碰撞、爭吵的過程中,三觀不斷的崩毀和重塑。
楊文珍等於給她提供了一個不斷學習、成長、與時俱進的機會。希望李曉西女士可以把握住。
至於她爹楊勇,腦容量有限,純純看戲樂子人,說不定就是單純覺得吵吵鬧鬧家裡還顯得更有生機了點。要不然家裡就是李曉西一個人的聲音,兒子女兒都不愛說話,說的最多的就是「好」「知道了」「行」「聽您的」。一天加起來也不超過100個字。
楊文珍看著弟弟呆愣表情下暗藏的若有所思,就知道弟弟的心思還是活泛的。
要一個叛逆的人聽話是有難度的,但要讓一個聽話的人叛逆,就很簡單。
就像聽話是刻在骨子裡的,獨立思考其實也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只是被壓抑了,需要一個喚醒的契機。
楊文珍就要做這個喚醒他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為自己而活。沒有誰生來就該委曲求全。當然了,該盡的責任和義務還是要盡。
不管是妥協還是硬槓,都是策略,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的策略,而不是結果。
她給楊勇和李曉西吃了點強身健體的藥。畢竟他們以後會面對一個終身叛逆的女兒了,沒有個好身體可不行!
一天的相聚之後,就是一個月的別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