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邱只要跟著走就行了。
所以,在寄出課本的時候,老邱給自己家孩子寫了一封信,督促大家不要放棄學習,最多5年,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發展機遇。
要是謝錦知道了他信的內容,一定要稱呼他一句:預言家!觀察家!恰到好處的投機者!(褒義)
編造完了藥方來源的故事,邱幹事又開始去跑各種手續。
直到1973年開春,經過當地衛生系統的批准,一個中成藥廠開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設。謝錦除了繼續當她的赤腳醫生,還在藥廠里擔任技術員,多領一份工資。雖然這時候沒有技術入股的說法,更沒有分紅,但是邱幹事幫她弄到了一份證明,表明她是藥方的所有者,同時也幫馮老頭、老太太都安排了工作。
本來謝秉琛也是可以安排的,但是他本人拒絕了。謝錦在指導大家開荒種草藥,他就陪著女兒種草藥好了。
自從謝錦來了之後,謝秉琛的心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到大西北從事體力勞動對他而言是一種折磨和失意,但是女兒來了之後,這件事就跟體驗生活和旅遊差不多了。以前看著蒼茫的天地,心裡滿是無措和蒼涼,現在嘛,就是天空和大地都遼闊無邊,人類雖然渺小,但為了改變自身處境所做出的努力卻是震撼人心的!
他托人弄來了筆墨和幾種顏料,閒著無事的時候開始畫畫,畫四季流轉,畫生活變化,每一幅畫裡,都有他的女兒。
幹校里的很多人都開始重操舊業,據謝錦所知,有的人開始寫散文隨筆,有的人在創作小說,還有的人在寫論文,有的人撿起了以前被迫中斷的研究課題……
在經歷了挫折和磨難之後,每個人的心境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得到了升華。
【隨便聊聊】中國赤腳醫生第一人,是一位名叫王桂珍的女士。赤腳醫生這個稱號就是因她而來,因為她的家鄉都是水田,她經常赤腳到田間地頭去給大家看病,所以文匯報發表採訪她的文章的時候,把她稱為赤腳醫生。那篇文章就叫《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當時毛主席看了她的事跡,批示道:赤腳醫生就是好!
1972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幾位學者拍攝了一部52分鐘的紀錄片《中國農村的赤腳醫生》。記錄了當時赤腳醫生就地取材,土法製藥和小小銀針治大病的故事。
另外說一句,王桂珍女士依然健在,而且看起來精神矍鑠。還自費建立了赤腳醫生陳列館。
第466章 70炮灰小知青(30)
種植草藥這件事,一開始只有幹校參與,後來,周邊生產隊和公社也陸續加入進來。再後來,這片區域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草藥種植基地。在謝錦離開之後,依然有很多專業人才來到這裡,繼續指導大家科學種植。
形勢在不斷變好,每年都有人離開幹校,儘管他們回到城裡之後,也並不是立刻恢復到從前的水平,但生活環境還是好轉了很多。謝錦陸續收到了很多他們寄回來的東西,衣服吃食居多,甚至還有雪花膏和謝秉琛畫畫所需要的紙張顏料,這些東西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賒藥的欠帳,但是沒有人跟她說,這些是用來還債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物資遠遠抵不過當年小謝雪中送炭的情誼。這些東西不是還債,只是他們維繫感情的工具。
同樣的錢財,在不同的時間裡,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而我們不光要看錢財的數量,還要看錢財背後所代表的真正的價值。有人在你身處泥潭生死攸關的時刻表達善意,借給你10塊錢救了你的命,總不能你以後發達了,還給人家10塊錢就說咱們兩清了吧?先不說通貨膨脹金錢貶值,就算它沒貶值,也沒有這麼幹事的!
老邱也收到了大家寄來的東西,高興的嘿嘿直樂。倒不是他圖人家的東西,「做好事不圖回報」是能長期堅持做一個好人的基本前提,因為一旦你圖回報,你心裡就會有很多計較和得失衡量,根本就堅持不下去。老邱高興,是因為他的善意得到了認可和尊重,他的心意被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心裡熨帖的了。
謝錦也把自己收到的東西勻給了他,他是個厚道人,大剌剌的就把欠條全都還給了謝錦。
「你不留著做紀念了嗎?」
邱幹事的心思她是知道一些的,所以隨口就問了一句。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