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安瀾:「……」

周廠長表示:「需要什麼書,爸爸給你找來。」

安瀾臊眉耷眼:「不用了,之前學的基礎理論都有了。」

老趙直言不諱:「所以你就是想偷懶唄。」

安瀾和周廠長都瞪他!這人真不會說話!

老趙訕訕,往後退了兩步,並伸手拿走了最後一塊排骨。

別人怎麼樣他不知道,反正他老趙為了這個烤箱,中午一口飯都沒有吃。

安瀾又進駐了周廠長的書房,一邊查資料一邊寫論文,偶爾還去和專家們討論一下,三天才把論文寫好。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拖時間了,畢竟烤箱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挺簡單的。

她寫完以後,周廠長選了兩位專家做她的指導老師,雖然自學成才說起來很厲害,但其實大家更信任的是「名師指導」。

兩位專家一開始還有點不好意思。

「這是小寶個人的研究成果,我們倆什麼也沒幹,怎麼能貪領這份功勞呢。」

但是周廠長直言不諱,並不是想給他們送功勞,而是想請他們幫安瀾的專業性背書。

「說起來,是我和小寶給兩位添麻煩了。」

兩位專家這才欣然接受,並且跟周廠長開了個玩笑:「這樣的麻煩再多我們也不嫌多。」

周廠長腦海里浮現出他家彩電被肢解的畫面,堅強的笑道:「那太感謝了,稍後可能還要麻煩大家。」

兩位專家來了興致。

「還真有啊?她忙啥呢?」

「等她忙完了自己跟你們說。」

成與不成還不知道呢,他哪能隨便就嚷嚷出來。萬一研究失敗了,小寶多尷尬?

第656章 痴心小青梅想通了(41)

失敗是不可能失敗的,哪怕電視機被拆的七零八碎,最後還是又給組裝回去了,而且完好無損,可以正常使用。

全家人都很高興。對他們來說,這就是個意外之喜,畢竟當初同意安瀾拆的時候,他們心裡就已經給這台電視判了死刑。

結果卻是虛驚一場。

誰能不高興?

不是他們小家子氣,實在是彩電這玩意,真的不好買。

因為很多的元器件需要進口,所以彩電並沒有大批生產。

接下來,安瀾整天裝模作樣的扒拉資料做研究,電視拆完了,還得搞理論,這是她從烤箱事件中得出的經驗。

我國的電視工業始於1958年,那一年,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問世。

整個研究過程也是非常艱難,據說接到電視試製任務的七一二廠里的幾位頂級技術人員和工人根本沒見過電視,更不要說掌握相關知識了。他們是真真正正從零開始搞研究的。唯一可以參考的就是老大哥生產的電視樣機。

就像安瀾一樣,他們把電視拆開,然後再分頭去找這些零件。最終出來的電視機,使用了國產的電子管,老大哥的元器件,將鋁片壓成臉盆形狀,把顯像管鑲進去,前面套個木殼,一台電視機就算完成了。

六十年代開始,黑白電視慢慢開始普及,全國各縣市機關和部隊都開始配發電視。

但是這個好勢頭完全沒有延續下去,到了70年代,電視發展越發緩慢,不僅設計落後,而且產量完全不足,只能推出一種9寸的收音機和電視一體機,而且價格昂貴。電視在大城市的普及率還不到1%。

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了,開始引進國外的電視生產線,但人家給的都是自己已經淘汰的生產線。即便如此,核心技術依然把控在對方手裡。

安瀾要做的,是推動一些彩電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究,比如顯像管,比如顯示屏。

基本上也算是從零開始。

所以,她用了一個多月,才把論文寫出來,要提出猜想,要進行論證,還要抽空做點小實驗。再快就有點不像話了。

這一個多月,作為一名辛苦工作的科研人員,她在家裡「作威作福」,姐姐給她端茶倒水,媽媽給她捏肩捶背,周廠長又弄來一輛普通樣式的三輪車,改造了一下后座,又加了頂棚,每天騎車帶她去遛彎,讓她放鬆一下眼睛。

雖然實際上,她只有在大家能看見的時候在工作,家人一走,她立刻躺平。但是她把「工作很辛苦、簡直累壞了」的姿態拿捏的非常到位。

這會她一封筆,全家人都歡呼,比她還高興。

不是他們不願意伺候這個小祖宗,而是真的心疼她,每天伏案工作,太辛苦了。

李穎同志感慨道:「可算是弄完了。接下來就好好休息吧,瞧這小臉……」

並沒有瘦,還是挺圓乎的。

瞧這臉色……

呃……也沒有憔悴,還是白裡透紅。

好吧,她說不下去了。

安瀾捧著臉賣萌,說道:「瞧這小臉,是不是越來越漂亮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