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之女配她超會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火車正式通車後,七十公里的距離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到達,由於交通的便利極大促進了當地與鄰省的商貿往來,以及水資源的輸送,很大緩解了大源因乾旱導致的天災人禍。

朝廷當然不滿與此,七十公里的火車鐵軌只是開始,有了初步階段的成功經驗,從大源通往京都洛城的這段長途鐵軌也在此後的半年裡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蒸汽火車的內部構造也在暮瑟手中不斷提升和改進,以便減少損耗和環境污染。

興越二十年中旬,北方大小城池皆因蒸汽火車神跡般現世的消息震驚四座之時,鎮南王府所在的嶺南仍處於相對閉塞的環境下,畢竟大源距離嶺南近兩千公里之遙,不想每回都跑死馬,一來一回至少要四個月,鎮南王府知道的最新消息也是大源兩個月前的了。

何況全新事物的面世僅靠轉述,很難取信於人,鎮南王万俟嶺和借宿在其府上的四皇女妻夫就完全沒意識到『蒸汽火車』的意義,對於下人信中寫的『建成後從大源抵達洛城只需半天』的消息嗤之以鼻。

「我了解那位,她這是想用新鮮玩意轉移災禍的注意力呢!大旱之年不省吃儉用,反而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我看北地撐不了多久了。」

「皇女所言,恰是老婦所想!真是天助我也哈哈哈哈!」

第五百三十九章 女尊之雲程萬里47

劃時代意義的新事物誕生到普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在車馬落後、思想保守的古代社會,光是讓當地百姓接受新事物就不簡單,更別提其他地方沒親眼見過的,大多採取觀望、不信任的態度。

何況交通暢通帶來的便利還沒有惠及開來,百姓頂多看個稀奇,覺得這鐵疙瘩跑得真快啊,只有等官辦轉為民用,火車的實用價值才會口口相傳。

是以,數千里之遙的鎮南王府不但沒有因蒸汽火車的問世而畏縮,反而歡欣鼓舞地認為她們一直等待的機會來了!

兩年多前,四皇女万俟淺投奔鎮南王府時她們就以「清君側」為名義擬定了一系列奪位計劃,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吹響號角的時機。

鎮南王府曾多次動用京都眼線打探世女和正君的消息,可惜他們父女倆兩年來鮮少出門,就待在皇城根下一動不動,王媖實在拿他們沒辦法,只好放棄這條捷徑。

沒了質子當導火線,万俟嶺等人只好將視野放在別處,万俟淺提議等大旱三年鬧出民亂來再出手,方為上策!

於是,她們一等就是兩年,當然期間也沒忘了招兵買馬、購置糧草。

兩年後的今天,雖然從北地回來的探子沒打聽到災禍引起民亂的消息,但京都那邊兒因基建掏空國庫,致使朝廷官員和勛貴們怨聲載道的事情卻是真實發生的。

尤其是陛下這兩年不知吃了什麼迷魂藥,對一個工匠言聽計從,把三皇女派去北地給人打下手,據說過兩年還籌備南下去海邊造船,勞民傷財、倒行逆施,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鎮南王府已與京都好幾家勛貴互相試探過,她們均表示若是陛下被小人迷惑致使民不聊生,便全力支持鎮南王進京協助陛下整頓朝綱,且大皇女和三皇女縱容小人,實在難堪大任。

於鎮南王而言,如今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需要在北地稍稍推波助瀾,再派些私兵假裝難民起義,即可引發一場足以顛覆朝綱的動/亂!

興越二十年秋,恰是北地旱情最糟糕的時候,按照前世的發展大源地區三年來的第一場雨將在次年春才落下,四皇女妻夫算計著等到彼時她們攻下京都,這場春雨正好成為新舊交替的賀禮,彰顯新皇順應天命的權威。

入秋時節,整片嶺南地區肉眼可見地陷入了躁動之中。

鎮南王等人每天都在盼著北地動/亂的消息,盼著女皇派兵鎮壓的消息,盼著事情越鬧越大朝廷無法收拾的消息……

從初秋到深秋,眼見著九月即將結束,鎮南王府終於收到了北地亂起來、京都派兵增援的密報。

密報的日期已是半個月前,為了不錯過最佳時期,鎮南王立刻命駐紮在郊外山坳里的大軍整裝待發,她們要趕去京都『幫助』陛下重振朝綱!

鎮南王一脈在南方經營百年,嶺南到京都的一路上各個關卡幾乎都有人脈和暗線,何況她們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身邊還有四皇女万俟淺兜底,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正因如此,万俟嶺數十年來才一直對京都虎視眈眈——她自覺有足夠的底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