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還談條件,還讓紀縣令徵調勞役?

想什麼呢。

紀縣令並未對他們多說,卻已經把巴掌扇在眾人臉上。

即使如此,他們還要說一句扇得好。

在魏家鎮眾人想著補救時,今年縣試結果已經出了。

經過層層縣試,排名前五的學生,獲得今年的州試名額。

而今年的這五個人,跟往年的名單完全不同,可以說大換血。

李師爺曾經對比過前幾年的縣試,府試名單。

考來考去,都是那幾個人入選。

但現在的安丘縣經過去年改革,名單煥然一新。

無一例外,都是去年縣學入學考試時,排名靠前的幾位。

他們的文章是讓眾人服氣的。

特別是第一名張文勝的文章,看得宋教諭一陣誇讚。

往年對於安丘縣學生們去考州試,教諭基本沒抱指望,今年卻十分不同。

他身為舉人,甚至準備給前五名開小課。

這事提出來,縣裡大小人家的學生都驚了。

舉人給童生輔導功課?

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事。

偏偏嫉妒羨慕也沒辦法,你們有人家的才華本事嗎。

人家極有可能考中秀才的!

這麼一看,去年縣學大刀闊斧的改革,果然有成效。

魏家鎮大戶人家看著家中子弟,直罵不成器。

但罵又有什麼用,自家不支棱起來,罵到天明該考不上還是考不上。

二月底,前往州城考試的五個學生,跟去當學徒的呼寶成,看病的呼寶成母親一起出發。

不少人盯著他們的背影,隱約發現一個問題。

這些人似乎才是安丘縣的未來。

如果本地的大戶們還抱著以前的想法,那很快就被這些他們看不上的人取代。

安丘縣不少人提起了危機感。

要不然再去求求紀縣令?

可此時的紀縣令已經在忙下一件事了。

嚴抓主糧跟油菜的種植問題,並把管仲跟魯縞的故事大肆傳播。

總之一句話。

種糧食!

一定要多種糧食!

紀楚看看安丘縣以外的地方。

別的縣如何,他暫時管不著。

但安丘縣,必須囤糧,大量囤糧。

第27章

安建三十二年三月, 風和日麗,萬里無雲。

縣裡大部分人都在農田上忙碌。

從縣衙出發,一路往郊外走去, 綠色的麥田接連成片。

麥田的外邊,則是翻耕的新地, 這些土地去年種過油菜, 地沒那麼生,犁地的時候還算輕鬆。

不過這片地準備種上春小麥。

在這片地的最外側, 則是今年種油菜的地方,這土地結實成塊, 就要花大力氣了。

也有人抱怨,用去年種過油菜的地,再種油菜不成嗎?

不成的。

因為今年各家油菜地絕對不能超過麥田。

去年管得不嚴格,那是因為大部分人家都在觀望,各家少少種一些算了。

今年知道油菜收益,甚至有人不想再種麥子, 只種收益更高的油菜。

可惜這個想法還沒開始, 就被紀大人制止了。

隨後管仲魯縞的故事一講, 大部分農戶知道其道理,還算聽話。

再有意見的, 同村人都會說他, 說的話也簡單, 那就是, 不聽紀大人的, 你們等著倒霉吧。

還有衙門范縣丞,馬典吏適時下來巡查,各村各戶都不敢多種。

聽說魏家鎮魏鎮長的親戚強行多種油菜, 那田地直接被毀了。

可見紀縣令的決心。

其實對一些老農來說,不用紀大人多講,他們都會多囤糧。

老話說,三年豐,三年欠。

這收成有時豐收,有時候歉收,務必要做好準備。

這是《尚書》里的話,三年豐,三年欠。六年一小災,十二年一大災。

講的自然規律,天地無常,也寓意要預防天災人禍。

所以大多數人對紀楚的命令,還是極信服的。

只說今年。

正月還好,雪下得不錯,麥苗生的不長不短,就等到天氣暖和開始返青。

可今年二月到三月初的雨水不夠,頗耽誤麥子長勢。

所以各家除了平常的農務之外,還要挑水澆田,就怕麥子太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