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廖知州裝作沒看到,繼續道:「敬安你也知道如今各地都在整頓武備,如今武備鬆弛的局面,誰也不想看到。」

「去年是廣寧衛,今年又會是哪。」

「如果不能裝備好將士們,以後難免橫遭禍事。」

平臨國物產豐饒,地大物博,周圍無不垂涎。

但凡這隻老虎虛弱,便會有人乘虛而入。

廖知州這麼一說,簡直勾起紀楚上輩子痛苦回憶,所以他知道上司的意思,此刻也不得不上鉤啊。

紀楚又上前一步,接過廖知州送的長劍,感嘆道:「拿到手裡才知道,此劍如此鋒利。」

這就成了?!

廖知州跟身邊隨從都不敢相信。

他們以為還要再費口舌呢。

幫忙整頓本地軍備,這可不是輕鬆簡單的事,其中關係也很複雜。

雖說他們知道紀楚能料理,可他如今的差事辦得順手,一般人也不會輕易挪動。

再說,他想做的軍備,只怕跟其他人認為的不同。

紀楚答應得這麼快,廖知州反而不確定了,解釋道:「你聽本官把話說完。」

「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而且也沒那麼快做。」

真的沒有那麼快!

按照廖知州正常推測,應該是他來勸,紀楚推脫,之後自己再勸,然後才能成功。

這才剛說了幾句啊?

紀楚就滿口答應了?!

難道他真的想巴結自己,不至於啊。

還是看上這把家傳寶劍了,也不至於吧。

紀楚也發現自己都答應得快了,好像確實不應該。

沒辦法,心理創傷實在太嚴重!

紀楚老實了,繼續聽廖知州講,不過對方的廢話顯然更少了,而且很是高興,繼續走流程。

其實要說得也很簡單。

就是各地軍備這些年有些鬆弛,必須整頓。

馬放南山,一直是朝廷危難的原因之一。

裡面還牽扯到一樁舊案,也是廖知州從指揮使轉為刺史,之後又來當知州的原因。

這件事只有朝廷少數人知道,此刻說給紀楚聽。

當年廖知州在沿海一帶當指揮使時,剛到那地方,就覺得不對勁。

正式上任後,看著倉庫里落灰的盔甲,以及早就鈍得不行的刀槍,瞬間變了臉色。

再去清查常備軍隊伍,發現不少吃空餉的人。

當地官員本想隱瞞,不過是給新來的指揮使分些利益,一般都能過關。

但廖知州是真正上過戰場的,更知道沿海倭寇匪賊的危害。

這樣松的守備,很容易出大問題。

可沿海官員勢大,在朝中也有靠山,廖知州直到離開都沒能徹底解決。

之後幾經運作,成為掌管兵馬的當地通判,這才把前幾年的禍患清除了,而且還把各地武備的事情上報。

原本是沒什麼消息的,但不知為何,最後又被重視起來。

再之後,廖知州就來了曲夏州,這裡是邊衛,整頓這裡的武備尤為重要。

而且有許大人打下的基礎,至少銀錢的不缺的。

武備,吃的就是銀錢。

所以廖知州對能搞錢的許大人,紀楚他們,都極為敬佩。

聽到這些往事,紀楚稍稍明白一些,最後聽上司道:「這些日子,本地兵司有之前的撥款,算是穩定了。」

「他們已經跟本地常備軍交接,到今年年底,差不多能徹底解決。」

甚至還要跟沾橋定一批棉衣,本地常備軍肯定也要換上保暖的衣物,這對士兵來說,就是作戰的保障。

按照原本的進程,廖知州說到這,才感覺可以打動紀楚,估計還會問一句他覺得如何云云。

現在也不問了,說現在的打算:「守備軍還歸我與沈通判管,但常備軍不行,要等朝廷的消息,這會說,是想讓你有個心理準備。」

誰料不用心理準備,他就答應了!

紀楚摸摸鼻子,怪不得沈通判最近也很忙,原來是他在管兵司跟守備軍的事。

那接下來就是等朝廷的命令唄,他可以的。

見紀楚又點頭了,廖知州更摸不著頭腦。

紀楚你怎麼回事,許大人還說你很有脾氣的。

這脾氣哪去了。

說要調你去整頓軍備,你還真去啊。

還是說,他真的對將士們有特殊的感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