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為他們兩個,耽誤給將士們發冬衣,又是萬萬不可的。
所以也能理解董千戶的選擇。
鄧將軍最後感慨:「也不愧是紀大人的侄兒,確實有幾分銳氣。」
兩人過來之後,他必然會好好訓練,讓兩人成為真正的將才,也算報答紀大人對廣寧衛的恩情。
等廣寧衛將士們得知此事,更是傻眼,皆暗下決心,一定會好好幫這兩個年輕人的!
而消息到原化州紀家。
紀家爹娘哥嫂先是傻眼,隨後竟也在意料之中。
大嫂很是擔憂,也就看了四叔的信,才把心放在肚子裡。
振兒從小就要強,發燒變成啞巴之後,性子更是不同。
這樣的選擇,確實是他能做出來的,否則當初也不會讓他跟著老四。
紀家能出這樣的好孩子,是祖上冒青煙了。
他家正在感慨,就又見有人登門。
不用多說,肯定是求棉衣的,還有求老四辦事的。
紀家連忙關上門,肯定不會胡亂答應,讓老四的官難做。
等關上家門,大家又難免擔心紀振的安危。
聽說去年那會,廣寧衛就打仗了,今年會不會還有戰事?
這個疑問不僅紀家有。
就連京城也不例外。
去年過年那會,因為皇上的病,太子將此事瞞了下來,一直等年後父皇身體好一些,才把戰事講出來。
皇上並未多說,太子的性子他知道,確實是為了他好。
而且去年有驚無險,不算什麼大事。
只是今年開始,火器重啟的事,再次提起。
對於要不要繼續研發火器,朝中意見一直不一致。
戶工吏刑禮兵六部意見各不相同。
內閣的想法也有出入。
工部兵部肯定贊同。
戶部跟吏部則態度曖昧。
贊同的理由,自然是海上貿易增多,要預防水賊成氣候。
再加上去年廣寧衛的戰事等等。
反對的理由,一個是火器有傷天和,威力實在過大,這個理由著實一般。
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戶部銀錢不夠,說是國庫空虛,暫時拿不出研發火器的銀錢。
畢竟研發是一回事,回頭大批量建造,又是一回事。
皇上身體不好,朝中大部分事情都交給太子處理,此事也不例外。
太子的意見也是暫時不要著急,等國庫有錢了再說。
可多了個廣寧衛的事,又讓他開始猶豫。
再加上,現在的戶部左侍郎為許大人,許大人自然贊同研發火器,甚至提到紀楚的數科,說是交給那邊極為合適。
那邊既有銀錢,也有合適的人手。
而且岳將軍忠勇,根本不擔心出問題。
這些理由加起來,頗有些無懈可擊。
太子的傾向自然開始改變。
只是太子最近事情極多,前朝政務不用說,父皇又病了,以他的性子,肯定會去日日侍疾。
照顧自己父親病體,誰也不敢多勸。
也就太子妃私底下講:「父皇如今多病,可前朝的事情又不能耽擱,該有個平衡才是。」
直白點便是,政務很多啊,您是太子,不能總在病榻前。
而且太子妃還道:「這次的病症不大好,是不是小心您的身體。」
風寒病症易傳染,大家都知道的,已經有幾個宮人生病,不好不防的。
也就太子妃能勸,其他人都不好開口。
太子見她是私下講的,便道:「這是咱們父皇,天下間哪有比父親更重要的事,以後不可再提了。」
「小二小五都去照顧,這才是孝道。」太子仁厚,又孝順至極,還感慨道,「小五如今越發沉穩,不似小時候那般好動,這便極好。」
太子沒提二王爺,多半是覺得他之前的事做得荒唐,之後又囑託太子妃:「三公主四公主由你帶著去見父皇,他老人家今日念了。」
這讓太子妃心裡嘆息,你口中的小二小五,今年一個三十八,一個三十五。
兩位公主也是兒女成群,真不是小孩子了。
再者,皇上年輕時文韜武略是不錯,可對孩子頗有些刻薄寡恩,也就是你還以為皇家血脈親情割捨不斷。
隨後太子妃也感慨,這也難怪,皇上對長子一向不同,從小便讓最好的太傅教導,這才養出個仁厚的君子典範。
如今四十二的太子性子早就定了,她該習慣的。
想到這,太子妃不忍再說,只道明日會召公主們一同進宮拜見父皇。
這番談話也不是沒有用,侍疾期間,太子又召人聊了火器重啟的事,明顯有鬆動的意思。
許大人長舒口氣,看來這事就要成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