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套較為完善的火牆排煙系統。」
「不用管耗資多少,只要能讓房屋暖和,還能適當調節溫度即可。」
這是高端火牆方案。
然後是較好的火炕地龍建設,屬於中端領域。
這一套不用太費功夫,在昌河州州城已經很完善了。
祝亞祝耘兩人都是秀才,其中弟弟祝耘文筆更好,就由他把兩套方案都寫下來。
祝耘還道:「大人,這是要做什麼啊?」
「給咱們州城官吏賺月俸。」
祝耘肯定知道挪動月俸的事,他們兄弟倆,加上紀夫人日日操勞,就是為了減輕大人的壓力。
沒想到紀大人也在想其他的方法。
這讓祝耘反而有些愧疚了:「大人,其實我們兄弟倆這些年也賺到不少銀子,可以挪給官府用。」
這怎麼合適。
讓負責技術的大佬出工出力,營收還是本地衙門的,楊白勞都沒他這麼能剝削。
可回到家,樂薇也是這個意思,說是她有些私房錢,一個是製糖作坊還有收益,二是幫忙家鄉的水泥作坊時候更有分紅等等。
這都不行啊!
大家怎麼還貼工資上班。
自己貼就算了,家人朋友還是算了吧。
不過紀楚明白,這是身邊人怕他壓力太大,幫忙解決問題。
紀楚抱著綿綿,還摸了摸追風的頭道:「放心吧,就這兩套方案,再加上一個施工隊,一定能把本州官吏的月錢掙回來。」
苦命知州,在線賺錢啊。
沒錯,除了方案之外,還要組成施工隊。
這種精細活,還是要自己人來。
紀楚讓工司主事在百姓當中,徵調泥瓦匠,先進行培訓。
等到火牆火炕方案出來之後,就能去國外撈金了。
如果說去年戶司官吏忙忙碌碌,一刻都不得閒。
今年的工司重任也開始了。
先是水泥作坊,接著是組建火炕施工隊,從徵調人手,再到組織培訓,簡直要日行上萬步。
徵調過來的泥瓦匠本以為是要給衙門修房子,沒想到卻是教他們學手藝。
在古代傳藝不容易的情況下,能多學一門手藝,那自然極好。
再聽到是做火炕,就更願意了啊。
現在整個昌河州,誰家不想做火炕?
想想就知道,這個是餓不死的營生。
祝耘那邊則拿出畢生精力寫方案,甚至把秀才功底都拿出來了。
務必要把這方案寫得天花亂墜,十分吸引人。
在紀知州的大力支持下,祝耘方案很快成型,有方案,有技術人員。
剩下的,便是推銷了。
不過推銷這種事,自己上趕著過去,難免會被看輕。
紀楚道:「還是請君入甕最為合適。」
李師爺想笑不敢笑。
為了給本地建水泥作坊,為了守住官吏們的月俸。
那岐國梁國兩地國王能被紀大人親自算計,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
還是挺幸運的吧?
畢竟是紀大人親自出手,做出來的東西,必然會讓他們喜歡上,這麼說,他們還賺了。
很快,紀楚的請君入甕便開始實施。
關於昌河州有冬日取暖辦法的消息一出,自然引起岐國梁國的注意。
寒冷,作為昌河州的弊病,另外兩個地方自然會更嚴重。
其實岐國梁國兩國的國王,也不是頭一回聽說了。
作為近鄰的兩個小國,對平臨國的關注,絕對超過普通人的想像。
去年冬天之前,他們就聽說,昌河州衙門在做火炕。
當時還說,自家都有火牆,他們那才建火炕,肯定不如他們,所以沒有再問。
但是那邊火炕具體消息傳來,讓他們既羨慕又酸溜溜的。
「那炭火的煙霧竟然不會倒灌。」
「還用水泥做的,不容易坍塌?設計的好?」
可惜火炕只在昌河州官吏之間流傳,普通人還接觸不到,所以他們兩國國王也接觸不到。
平日偷偷弄點東西就算了。
真要驚動昌河州衙門,肯定不好看。
這種情況下,這兩個國王又聽到新的消息。
「說是他們成立了火炕的施工隊,可以承接很多工程,不僅有火炕,還有火牆。」下面人趕緊來報,「說是那施工隊會設計,還包施工,甚至還能自帶材料水泥。」
「只要僱主出錢即可!」
還能這樣?!
那豈不是連水泥都不用愁了。
只要給出金銀即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