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一起來的村里其他人也有人說,不該讓半夏走到這一步,又問是不是還沒辦手續?要是沒辦還是要勸勸半夏。
不等張淑芬說話,唐大嬸就道:「勸啥?我看半夏現在就很好,誰說一定要靠男人才能過日子。大領導還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呢!日子過得憋屈,還不如不過。」
唐大嬸年輕的時候,那可是大隊上的三八紅旗手,性子爽利又能幹,一向信奉婦女能頂半邊天,離了婦女沒吃穿這句話。
聽她這樣說其他人不說話了,逗孩子的逗孩子,餵孩子的餵孩子,還有年輕的媽媽幫著餵了一次小石頭。
別看小石頭剛開始還抗拒的別過臉,但鼻尖聞著奶香香的誘惑,沒一會兒就真香了。
等人都離開後,還是有人私底下說半夏的脾氣太犟的話。
也因此林家溝的人都知道半夏是真的要離婚了,這可是他們村裡的頭一份兒。
七八年前村里也有人要離婚,是一個不聽勸嫁給下鄉知青的林家本家的姑娘。
嫁了沒幾年,知青死活要離婚回城,姑娘勸不住人要走的心,直接喝了藥,只可憐留下個閨女沒人管,知青剛走那兩年還寄點錢回來,到後面是啥也沒見著。
姑娘的爸媽是天天罵夜夜恨,連帶著留下的小閨女日子也不好過,誰見到不道一句可憐。
卻說半夏這邊,從林家溝出發,往後就是石家村,半夏現在並不打算去,倒是待會兒回來的時候想去石家把衣服什麼的拿回來,至於出嫁時她爸給她打的嫁妝箱子、衣櫃,得等到其他時候再說。
半夏從另一邊的小路越過石家村,一路上只要有住戶的地方半夏便會叫上兩句:「賣醬油、醋、鹽、糖、餅乾、火柴、肥皂呢!」
「不用跑鎮上就能買著,送貨上門,方便得很!」
「大娘,家裡缺啥不?我這兒都有,要買點不?」
麥冬剛開始還不好意思,見他姐一點也不怵的張口就來,對著老鄉們笑臉熱情,他也就收起他那一點點面子了。
老鄉們見到還有挑著擔子鄉下來賣東西的,一個個投來好奇的目光。
更有那些村子裡的小孩,一聽說有糖還有餅乾,跟著半夏個麥冬的屁股後面轉,他們走到哪兒,屁股後面的小孩們就跟到那兒。
還有那饞得慌脾氣又大的,拉著家裡的長輩讓買糖和餅乾,不買就撒潑的哭和鬧。
家裡疼小孩的,沒有辦法只得乖乖的掏錢買上半斤一斤的哄孩子。
人家小孩們也委屈,這不見著就不說了,這見著了,餅乾和糖甜絲絲的香味直往他們鼻子裡鑽,還不讓吃,也太折磨人了。
「閨女,你這糖要票不?」
「大娘,咱們不要票,你要是有票也可以,不過兩個的價格可不一樣。」
大娘笑道:「那就好,我家就是沒票了,那你給我稱兩斤糖,我後天要走親戚送禮。」
半夏熱情的笑道:「行,大娘你是要冰糖還是白砂糖?或者一樣來上一斤?」
大娘便道:「一樣一斤吧。」
「好嘞!」
半夏從背簍里一樣給拿了一包糖出來,「大娘,這每包剛好是一斤的量,我稱給你看看。」
說著便拿出帶著的秤桿子,現場稱給大娘看。
看著高高翹起的秤尖兒,大娘露出了滿意的笑,「行,閨女,就要這兩包。」
大娘在看不清顏色的圍裙上檫了下手,掀開圍裙從衣兜里掏出一個手帕,打開手帕裡面是捲成一團的零散紙幣。
「閨女,多少錢?」
「大娘,一塊錢一斤,一共兩塊錢。」
大娘仔細的數了兩塊錢遞給她,半夏收好後道:「大娘,你看看家裡還缺什麼,咱們這兒還有鹽、醬油和醋,火柴家裡還夠吧?」
半夏一樣一樣的翻給她看,一旁的小孩們流著鼻涕,踮著腳尖往背簍里瞧。
大娘想了想,「對!你不提醒我,我還忘了,我再要一斤鹽,還有火柴也給我拿兩包。」
半夏一一拿出來遞給她,並說了價格。
大娘笑眯眯的給錢,一邊還說道:「你這閨女還是實誠,和供銷社的價一樣,不亂給價,秤尖兒還翹得高高的,說起來比供銷社還划算呢!」
別小看當家的婦女同志們,每一樣商品的價格,她可能記得比賣貨的商家還要清楚。
半夏也笑,「能得您一句誇獎,也不枉我背著背簍進村了,我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您以後也不用往鎮上跑,還得辛苦的提回來。」
大娘點點頭,這話說得很是。
剛好這時又有人來買東西,大娘便和人道:「這閨女實誠,東西還好,趕緊買點吧,你家不是昨天還借鹽了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