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夏天,她把事情安排好就去實地考察。如果可以的話就著人開採,另一個就是她想考察一下漠河周邊的地形。
如果她記得不錯的話,毛子國現在還是各個大公國林立,她打算開直升機過去轉一圈,了解好地形後等以後時機成熟了拿下那裡。
至於路上碰到蒙古諸部怎麼辦,還能怎麼辦?碰到就打唄,她有火銃她怕誰?
蒙古諸部如果消停到還罷了,要是不消停,直接派岳飛和金俊去滅了他們。
要不是考慮到國力,她早都派人去踏平蒙古了,為什麼是蒙古各部,你後來可是華夏的一份子,還是趕緊投入祖國的懷抱吧。
她有錢、有人、有實力(不過那些錢太多是不義之財,沒辦法敞亮的露出來)要不是考慮到自己才當政不久,她尾巴早都翹到天上去了。
6月中旬移出行,趙福金挑了個天氣晴朗太陽毒的日子,帶著一眾心腹悍將出發了。
深入大宋新領土後(金國腹地)她一邊視察一邊走,行進速度非常緩慢,她視察的主要是農業,還有對當地百姓的教化。
她是個心善之人,去年占領金國之後,並沒有大肆屠殺金人,只把那些作惡多端的刺頭挑出來,抓著抓殺的殺了。
剩下的普通百姓和牧民她一個沒動,並且還嚴令軍隊不許濫殺無辜,更不許燒殺搶掠。
還貼出告示,用金文和漢語字寫到。我們是文明人,我們來這裡是解救百姓的,是帶領你們過上有吃有穿的好日子的。
從今往後,你們再也不用擔心被人奴役,被人隨意打殺。你們只需好好學種地,好好養牲畜就行了。
總之,她讓人寫了一份簡單易懂又通俗的告示貼出去。讓人在下邊反覆誦讀,確保走過路過的全部都要清清楚。
同年,她把大批流放犯全部押往這邊,讓他們大肆開荒種地,同時又派出一批宮裡的種田高手和那些不知柴米油鹽,只知紙上談兵的酸秀才和頑固不化的老學究們。
不光教當地人種莊稼,還教他們認字和忠君愛國。
打下的土地則派出李綱和岳飛駐守,這倆人她完全信任,再加上一老一少,等李綱卸任後就由岳飛接上。
此時,她行走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看著地里半人高的玉米和大片大片的紅薯地,她不住點頭,嗯,不錯,植株粗壯,葉片茂密葉子發黑,一看地就很肥,看來今年是個豐收年,北地的將士不愁糧食了。
第二天,她在曾經的金國王庭召見當地官員。
她先了解了這一年本地的發展,在了解了胡漢的融合情況,接著了解當地經濟及民生。最後了解秀才們對當地人的教化。
當秀才和大儒們說當地百姓粗鄙難教,對他們引經據典的講道理,他們壓根就不聽的時候趙福金不厚道的笑了。
這幫文人都是她讓小丸子幫她在各地專門挑選出來的。
這幫人冥頑不化,非常尊崇他們心中的聖人,把聖人的言行當成自己的模板,尤其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
所以,趙福金特意下令把這些人全部召集到一起發往北地,臨走時還給他們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歡送會。
她在會上聲情並茂的誇獎了他們,並感謝他們為大宋作出的貢獻,說他們是繼往開來的先驅者,傳播文化的使者。
總之,高帽子不要錢的給他們頭上戴,讓在場的每一個即將踏入北地的文化人覺得北地人沒他們就沒法活,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使命感,那就是教化愚民非他們不可的使命感。
看著那幫人來京時怒容滿面,離開時喜笑顏開的表情,趙福金無可無不可的聳聳肩,看吧,姐腦子就是這麼好使,事實證明只要把書呆子用對地方,他們就是別人的噩夢。
你能想像一個如唐僧般的人,在你身邊不停向你灌輸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當趙福金聽這幫文化人說:胡虜真乃朽木……
她立馬打斷他們道:子曰有教無類,各位都是飽學之士,腹中自有錦繡華章,怎能輕言放棄……
接下來又是一番鼓勵加誇獎,於是乎,這幫文化人又被她說的充滿了幹勁。
在這裡待了幾天,視察了軍務,指導了農業,她又拿出50斤品質尚好的大白菜種子,寫下種植方法後。給軍士們留了幾大車金華火腿和臘肉,又留下一批水果後,她帶著人繼續出發北上。
快到漠河地界時,竟然碰到金國逃軍,他們藏身在興安嶺深處,還是他們在此經過時發現有人活動的痕跡,讓探子打探一番後才查出來的。
趙福金問過小丸子,知道對方有3000多人,自己帶了5000多人。
於是,跟吳玠、李宗之商議後,立馬決定滅了對方,不然這群人就是安全隱患,她之後要派人在這邊淘金,這幫人隱在暗處攪擾使壞怎麼辦。
既然遇到了,那就必須把這個隱患消除了。
於是,她花五個功德值跟小丸子兌換信息,很快鎖定對方的位置,制定好作戰計劃。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