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最狠暴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4章 你在为难我胖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想当年,火力旺,顶风还能尿三丈;现如今,不行了,顺风还能尿湿鞋。

鲁迅先生的话真可谓是至理名言,深刻的反映了大金国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衰败。

想当年,鼎盛时期的大金国可是号称拥兵百万,随随便便就能拉出十万大军,完颜晟也可以放心的把这十万大军交给完颜杲,让他领着完颜宗瀚、完颜宗望、完颜宗弼去攻打大宋,因为那时候的大金国并不在乎这十万大军,完颜晟也根本不担心完颜杲会拥兵自重。

现如今,完颜宗弼领着十万大军在棒子那边小心防备着岳飞岳鹏举,黄龙府这边能够动用的大军甚至不足三十万。

没错,就是连三十万都没有,因为之前所号称的百万大军,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契丹军和汉军,自从完颜宗瀚和完颜宗望在析津府被人弄成京观的建筑材料,滦州以西也尽归大宋以后,大金国的百万大军就迅速的败落了。

想办法跑到滦州以西,然后混一个大宋百姓的身份,不比留在金国当个大头兵更香?

如果不是女真人和宋人的衣冠、服饰、文化、长相等方面的差异实在是太大,黄龙府现在能不能有三十万大军都不好说。

这就是赵桓一直强调要让百姓多生孩子的原因之所在——金国本身的立国根基是女真人,而女真人的丁口数量实在是太少!

说白了,像中原堂口能够一次次的从衰落中站起来,人口红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人口红利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事情要理性辩证,既不能一味的认为人口多就是好,也不能一味的认为人口少了就是好。

人口多了,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样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紧张。

人口少了,单位福利对比人口多的肯定就会高一些,同样的也会带来底蕴不足,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像现在,赵桓带着十万马仔来砸金国的场子是因为赵桓觉得这十万人够用,如果不够用,赵桓随时可以征调百万大军。

完颜晟却只能紧巴巴的盯着能够征调的三十万大军,生怕这三十万大军全毁在蒲察石家奴的手上。

至于蒲察石家奴会不会带着三十万大军来个黄龙驿兵变……

这么说吧,只要他蒲察石家奴愿意,完颜晟现在就可以把龙椅让给他蒲察石家奴。

甚至完颜晟已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要把龙椅让给完颜杲,而完颜杲却拒不接受。

谁特么傻啊,现在谁坐在大金国的龙椅上就意味着谁是必死无疑的那个,不在龙椅上的反而相对要安全一些。

所以,完颜晟也只能泪汪汪的拉着蒲察石家奴的手,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妹夫啊,这宋军那边,既得好好儿的拖着,又不能一个劲的拖着,你可明白?”

蒲察石家奴盯着完颜晟,心道你特么这不是为难我胖虎么!什么叫做既得好好儿的拖着又不能一个劲儿的拖着?

完颜晟道:“拖着,是不能让他们太快进兵,毕竟宋国那边囤兵边境也是需要粮草兵饷的,拖的时间长了,宋国那边也难受。”

“不能一个劲儿的拖着,是因为宋国那狗皇帝实在是个喜怒无常的性子,谁知道他会不会一怒之下就不管不顾的进兵?”

“再说了,咱大金国也拖不起啊……”

蒲察石家奴一时间竟有种无话可说的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完颜杲却在旁边咳了一声,说道:“那宋国小皇帝好大喜功,必要的时候,可以安排一部分签军去偷袭宋营。”

听到安排签军去袭营,蒲察石家奴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大金军的军队向来是分正军和签军两部分,正军是由女真人组成的嫡系,而签军则是由契丹人和汉人组成的仆成军,死了也不心疼。

谙班勃极烈的意思就是让签军去送死,好哄那宋国小皇帝开心,从而拖住宋军的进攻速度。

或许,还可以让签军连续败上几回,等宋军彻底麻痹大意了之后再让正军忽然杀出,说不定能让宋军吃个大亏?

……

跟紧张兮兮的完颜晟不一样,赵桓带着十万马仔从滦州起程之后,一路上可谓是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般的轻松。

反正也没有人敢劫。

种师中更是信心十足,准备带着十万大军直捣黄龙,彻底一战灭金。

赵桓却直接带兵直扑沈舟,把种师中等一众将领搞得一脸懵逼。

“为什么要直捣黄龙?是他金虏对我大宋有威胁?还是我大宋的时间不充足?”

赵桓在地图上比划着,说道:“完颜宗弼带兵十万在朝鲜布政使司的边境,完颜晟和完颜杲手中可以动用的兵力大概在三十万左右,加上泰锦防线的金兵,金虏的总兵力大概也就是五十万左右,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签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捣黄龙,不仅会逼得这五十万大军向黄龙府聚集,说不定还会逼得完颜宗弼从朝鲜布政使司那边退兵。”

“这样儿一来,我大宋军队的伤亡也难免会增大,不太划算。”

当然,所谓的不太划算,也不过是赵桓的一面之词——

赵桓固然不可能带着十万大军零伤亡干掉金国的五十万大军,毕竟在冷热兵器共存的年代,对付棒子、倭奴之类的战五渣倒还有可能打出零伤亡的战损比,对付金兵还想零伤亡,那基本上就是扯蛋,但是赵桓真要是带兵直捣黄龙,却也不见得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真正的原因,除了赵桓对于沈州这个地方有股特殊的感情之外,更多的还是赵桓舍不得方别挂上钩的那几条鱼。

衍圣公一系已经跳出来了,儒门世家那边也已经跳出来了,现在就差一个棒子了。

如果非要找一个靠谱的形容方式,那就是衍圣公一系和儒门世家都已经上岸进护,而棒子那边还正处于溜鱼的阶段,一个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脱钩。

众所周知,钓鱼佬们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跑鱼!

“告诉朝鲜布政使司,让他们组织百姓撤到瀛州。另外再派人传信给岳飞,让他收缩防线,把兵力逐步撤回到开平以南,等棒子们闹腾的再大点儿了,就直接率兵撤往瀛州,把朝鲜布政使司让给兀术和棒子。”

溜鱼,就得先让鱼儿可劲的扑腾,好把它们的力气都耗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sript><sript>

“把朝鲜布政使司所有百姓全部撤到瀛州?”

朝鲜布政使秦剑盯着眼前这个传旨太监的目光就跟盯着杀父仇人一般。

“你知不知道,整个朝鲜布政使司的大宋百姓有七万户,近三十万人!”

传旨太监嗯了一声,说道“咱家当然知道。”

秦剑更怒,指着布政使司大堂外的院子喝道“他们响应了官家和朝廷的号召,他们来了朝鲜布政使司,买房,置地,开荒,耕种,现在让他们全部撤到瀛州?”

“怎么,他岳鹏举守不住朝鲜布政使司了?要是他岳鹏举守不住,本官可以带着朝鲜布政使司的百姓守!”

岳飞也很不满,然而秦剑只是个布政使,他可以发牢骚,身为统兵大将的岳飞却必须按照军令执行撤兵,哪怕他岳飞自信能把完颜宗弼打出屎来,又或者是打到完颜宗弼他妈都不认识他,那也必须执行军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老太监哼了一声,说道“咱家当然知道岳将军能守得住,可是官家说了,要把朝鲜布政使司先让给棒子跟完颜宗弼,先让金虏跟棒子们好好折腾折腾,回头再把他们都抓劳工。”

“你秦布政使要是有什么不满的,大可以向官家上题本申诉,用不着跟咱家一个太监发脾气。”

一听到劳工这两个字,秦剑的脸色顿时就变了,满脸堆笑的对传旨太监道“天使勿恼,是秦某太过心急了些,未能明知官家圣意,是秦某的过错,秦某这就让人安排百姓撤往瀛州。”

自打前几年调来朝鲜布政使司做了这个布政使,秦剑就发现这里的棒子们很让人看不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些棒子如金富轼之流那是真的死心塌地的认大宋为爹,事事以大宋为先,恨不得替官家替大宋流尽最后一滴血,甚至比自己这个原生的宋人还要忠心。

说句不好听的,官家给的俸禄少了,自己这个布政使肯定会在暗地里骂上两句呢,而那些棒子……让他们吃屎他们都觉得香!

而另外一批棒子则是不然,那些棒子们觉得是大宋毁掉了高丽,虽然不敢明着对抗,但是背地里的小动作却从来没少过,对官府的政令一向是阳奉阴违或者非暴力不合作。

总之就是大错不犯,小毛病不断,让人恨不得把他们都招聘成劳工,但是却又找不到足够的理由。

现在官家决定要在朝鲜大规模招聘劳工,那必须得遵守官家的旨意,撤,马上撤!

老太监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拖着长音嗯了一声后阴恻恻的说道“咱家也知道,现在让百姓撤离朝鲜布政使司会给百姓带来一定的损失,可是这损失都是暂时的,回头从那些棒子身上找补回来也就是了。”

“咱家一个阉人都知道的事情,没道理你秦布政使不知道吧?”

秦剑正捋着胡子的手猛然一抽,差点儿薅下几根胡子来——要不然说这太监都招人恨呢,你说这死太监问的是踏马什么问题?这特么让老夫怎么回答?

说老夫是个正人君子,不懂得这些花活儿?还是说老夫玩这些花活儿来比你个死太监还溜?

万一这死太监回去说老夫不懂这些花活儿,那老夫这个布政使岂不是要大大的不妙?

官场上什么样儿的人最吃香?别看人家秦会玩被下了狱,可真要说起来,这大宋官场上最吃香的还真就是人家秦会玩那种心都黑透了的!

想到这里,秦剑便捋着胡须道“老夫……略懂,略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随着秦剑和岳飞按照赵桓的命令开始大规模撤出朝鲜布政使司,一部分死心塌地要成为宋人的棒子自然也跟着走了,而剩下那些想要恢复高丽荣光的棒子们则是集体嗨了起来,除了高丽重新立国,由前任国主王构的后代,高丽王氏的家主王龟寿担任新的国主,高丽朴氏家主朴一宿担任宰相,高丽崔氏扛把子崔肆牛担任知枢密院事,定下国号为开元,取开创纪元之意。

整个新的高丽国被划分成了三十六个行军道,每道置行军大总管一个以掌兵,又置布政使一个以治民。

基本上就是把大宋的制度拿过来,再结合唐代的制度进行修改,然后就成了棒子们的原创制度,棒子们将之称为开元新政。

消息传出去之后,不仅撤到了瀛州那边的秦剑和岳飞等人一脸懵逼,就连驻扎在鸭绿江畔的完颜宗弼都懵了。

区区一个弹丸之地居然要被分为三十六道?还开元新政?

如果俺老完没记错的话,开元似乎是中原堂口李唐家的一个年号吧?你棒子也敢用开元这两个字?

完颜宗弼忽然觉得,跟棒子结盟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而跟着秦剑和岳飞一起撤到瀛州的朴成性更是勃然大怒,先是找砖头砸断了小拇指,接着就举着血淋淋的左手找到了秦剑和岳飞。

“王龟寿与朴一宿、崔清河等人不尊天子,犹如辱我父母,成性愿亲领原本的高丽百姓返回朝鲜布政使司,讨伐不臣!”

朴成性慷慨激昂的叫道“此事亦非成性一人之事,数十万原本的高丽皆愿与成性返回朝鲜布政使司杀贼,有血书在此为证!”

“若不能手刃王龟寿一干贼子,则成性心头之恨难消,世人亦以为我朝鲜之地皆是狼子野心,不敬君父,枉顾恩义的小人!乞使君和大将军垂怜恩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张白帛,上面写着请诛叛逆书,字迹黑红略带腥气,似乎是以鲜血写成,其下更有无数密密麻麻的指印。

真·万人写书。

秦剑扭头跟岳飞对视一眼,心中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安抚这些棒子?告诉他们高丽之所以能立国是因为另有隐情?

还是任由这些棒子返回高丽去搞风搞雨?

无论哪种,似乎都不是什么正确的选项啊。

再说了,就算要讨伐叛逆,也应该是岳飞这个大将军带兵前去才对,什么时候轮到这些棒子了?

<sript><sript>

<sript><sript>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跟着秦剑和岳飞到了瀛州的棒子,跟留在朝鲜布政使司那边要重建高丽的棒子,已经分化成了两个极端。

以金富轼、朴成性为首的这批棒子,通过没日没夜的考古研究,发现他们这些人都是高勾丽遗民。

换言之,这些棒子认为他们都是箕子东渡朝鲜之后的后裔,跟岳飞和秦剑同属于中原百姓。

而另一批以王龟寿、朴一宿、崔肆牛为首的棒子则是同样考证出他们是高勾丽遗民。

他们考证出高勾丽不仅三拒隋军,甚至还打赢了唐军,射瞎了唐太宗李二的一只眼睛,逼着让李二认错,让所谓的天可汗李二大败而归。

简单来说,就是以金富轼、朴成性为首的棒子们坚决要认大宋当爹,而王龟寿、朴一宿、崔肆牛等棒子则认为他们也能当爹。

于是乎,金富轼、朴成性等棒子便自称为孝子,视王龟寿、朴一宿等棒子为逆子,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皆欲杀之而后快。

现在金富轼和朴成性等棒子就吵吵着要以孝子而伐逆子,搞得秦剑这个朝鲜布政使很头疼。

但是还没等秦剑跟岳飞商量出个所以然呢,打算重建高丽的那些棒子们却遣使来了瀛州,而且带来了高丽国主王龟寿的所谓‘国书’。

王龟寿在国书里说的很明白,俺老王在高丽建国那是上体天意下应民心,以后俺老王就是高丽国主,级别上跟你大宋皇帝赵桓是平级,你丫赶紧把金富轼、朴成性那几个棒奸遣返回高丽,要是因为这几个棒奸引起了两国之战,小心你丫吃不了兜着走。

就连那个棒子使者的态度也是万分倨傲,表示你宋官家是大宋天子,我家国主是海东天子,先是打退了你宋国十万大军,又逼得完颜宗望与我高丽议和结盟,你们宋国要是不识好歹,可得小心我家国主发兵灭宋!

这下子,不光是秦剑这个朝鲜布政使被棒子的国书和使者给整懵了,就连岳飞岳武鹏举也懵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剑一个劲儿的反思,琢磨着自己之前在朝鲜布政使司的时候是不是太温和了一些?岳飞也一个劲儿的反思,寻思着自己在棒子那边儿是杀的少了?

要不然这些棒子怎么就特么跟疯狗一样呢?还是那种喝多了而且没菜的疯狗!

岳飞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头,说道:“这些棒儿……很难办啊。”

秦剑这个朝鲜布政使却笑了起来,说道:“难办?那不如不办?”

岳飞一愣,问道:“不办?”

秦剑嗯了一声,说并道:“官家的旨意,中书省的行文,还有枢密院给你的军令,说的都是让咱们带领百姓撤到瀛州,把朝鲜布政使司暂时让给那些棒儿,没错吧?”

岳飞点了点头,问道:“然后呢?”

秦剑道:“然后,没有任何一道旨意或者令文、军令之类的说不允许咱们毁书斩使吧?”

岳飞眼睛一亮,向着秦剑竖起大拇指,夸道:“还是你秦布政使的脑子灵醒!”

秦剑向着岳飞拱了拱手,谦虚道:“过奖,过奖,这骗使来杀,可是官……咳,咳。”

咳了两声后,秦剑便对大堂中的差役吩咐道:“来人啊,去把那几个棒儿都抓起来,把带头的那个叫朴得欢的副使给老爷我留下,剩下的随从连带正使都宰了喂狗!”

岳飞一愣,问道:“怎么还留下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剑嘿嘿笑了一声,捋着胡须道:“这棒子好歹是遣使送国书来了,把正使宰了之后,剩下一个副使自然是于礼不合。”

“所以啊,回头把这个叫朴得欢的好好收拾一番,让他滚回去找王龟寿的朴一宿他们,就说恰好倒霉,临到瀛州的时候翻了船,除他之外的全死光了,让王龟寿和朴一宿他们重新派遣使者来送国书。”

“这样儿一来,原本能杀一回的,现在咱们就能杀两回。”

“双份快乐!”

秦剑的话音刚刚落下,一直保持沉默的监军太监却阴恻恻的道:“既然如此,那不如把这个朴得欢交给咱家?咱家保证能让他只说该说的,不该说的他一个字儿都不会说,如何?”

秦剑跟岳飞对视一眼后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就请监军看着办?”

监军太监狞笑一声,说道:“秦布政使放心,咱家啊,肯定用眼睛好好看,亲眼看着他朴得欢把东厂里那些不死人不受伤的刑罚都走一遍。”

监军太监这话明显就是吹牛逼——那个谁曾经说过,就算是放个还特么影响菊部空气指数呢,结果这朴得欢竟然连个屁都不如,一套东厂刑罚还没走完呢就选择老实配合了,让东厂的监军太监很是遗憾。

只是等朴得欢划着小舢板从瀛州好不容易划回高丽后,前往开京的所见所闻却让朴得欢开始怀疑人生。

原本宋人在高丽时,农田里种满了庄稼,房子大小不一但是房前屋后或种菜或种树,路上也十分干净整洁,整个高丽都是一副耕者有其田的盛世景象。

而眼前……

分给棒子们的房屋倒还好一些,农田里的青苗却是夹杂着野草疯长,路上被扔满了各种垃圾,原本的宁静详合不复存在,反倒有大量的高丽士兵跟金兵的签军混在一起踹门入户,临走时或扛着包裹或拎着鸡鸭,偶尔还有金兵扛着妇人,男棒被砍死在院子里的惨象比比皆是,等到棒子兵和签军离去之后,又会有那些青皮棒子们再来搜刮一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鸡鸣犬吠间,是棒子们的哀嚎和不甘。

怎么就变成这样儿了?

不是说那些宋人是来奴役高丽的?不是说赶走了宋人,高丽人就会过上好日子了?

当初大王登基的时候,承诺要让高丽人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贫者不交粮,怎么看到的跟大王承诺的完全不一样?

那些高丽士卒和签军口口声声说是大王带兵赶走了宋人,所以高丽百姓应该承担军费,要不然就是对大王不忠。

可是,宋人不是自己退出高丽的吗?

到底是哪儿出错了?

还有,高丽的士卒跟金国的签军混在一起,那高丽还是高丽人的高丽吗?

跟宋人在高丽的时候又有什么不同?

或许,宋人在高丽的时候,金富轼和朴成性他们还没有欺压过普通的高丽百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自打从瀛州返回高丽,朴得欢的信仰就一点点儿的崩塌了。

被视为高丽救世主的王龟寿、朴一宿、崔肆牛等人根本就不在乎高丽百姓的死活,高丽百姓如今的生活水平跟宋人还在的时候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远,哪怕用水深火热来形容都嫌不足。

朴得欢感觉这一切就是宋国官家故意的,好以此来惩戒不知足的高丽人。

恨,朴得欢恨赵桓这个大宋皇帝,恨完颜宗弼,更恨王龟寿和朴一宿他们这些高丽人的罪人。

如果说之前答应秦剑的要求,多骗几个高丽使节前往瀛州的时候还有些愧疚和不甘里面,那么现在,朴得欢就恨不得把王龟寿、朴一宿他们都骗到瀛州去。

跟朴得欢有类似想法的还有蒲察石家奴。

石家奴倒没觉得完颜晟和完颜杲对不起金国,但是石家奴觉得完颜晟跟完颜杲这两个瘪犊子对不起他蒲察石家奴。

既要拖,又不能一个劲儿的拖,偶尔派些签军去送死,还不能让这些签军激怒了宋国那狗皇帝……

这特么也太难为我蒲察石家奴了!

更让蒲察石家奴绝望的是,宋国那狗皇帝根本就没有带兵直奔黄龙府的意思,反而在过了大凌河之后就直奔沈州去了——高丽那些棒子们不知道沈州对于大金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带兵多年的蒲察石家奴还不清楚?

沈州一旦落入宋军的手里,就意味着宋军很容易就能把大金国和完颜宗弼之间的联系切断,完颜宗弼带着的那十万马仔也很难从大金国这边获得补给和补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让蒲察石家奴带兵去守住沈州,在沈州跟宋军死磕到底……蒲察石家奴又没有那个胆子。

还是那句话,打仗这玩意其实就是打后勤,谁的后勤给力,谁打起仗来就更有底气。

像战国时期的秦国,为什么白起和王翦那些秦将就那么厉害?他们本身的战争指挥能力够强是一方面,军士勇猛敢战是一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秦国的后勤能力要比其他六国的强上那么一点儿。

现在的问题是,别看蒲察石家奴带着几十万马仔且背靠金国,但是论到战场作战能力和后勤补给方面,蒲察石家奴那真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宋金两国的战争潜力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宋国把这十万大军全部打废了,转眼就能再征召十万、二十万乃至于百万大军,可要是大金国把现在这四十万大军给打废了,只怕是连四万大军都难以征召了。

这就是两国战争潜力的差距,大到足以让任何名将谋士都倍感绝望。

“传我将令,让完颜斡赛带兵五万去沈州,军中火炮、掌心雷拨付一半给他,告诉他,守不住沈州,就让他埋在沈州。”

在地图上比划了半晌后,蒲察石家奴终于决定了该用什么样儿的战术来对付赵桓。

添油阻击。

按照常理来说,添油战术几乎是战场上最不可取的一种战术了,尤其是对于金国来说,跟宋国之间巨大的国力差距,使得金国根本就玩不起添油战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吧,那个谁曾经说过,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也不会饿死瞎家雀——

常规的添油战术当然是没办法玩,但是分段增兵阻击的战术还是可以玩一玩的。

简单来说,就是蒲察石家奴打算把手里剩下的三十五万大军拆分成三十五个万人队,分散开来之后寻找跟宋兵交战的机会,一旦某个万人队寻找到了战机,那么附近的金兵就立即向这支军队靠拢,好以此来形成局部优势,就算是死活寻找不到战机,也能以此逼迫宋军保持十万大军在一起的集团阵型,既能给宋兵的后勤带来压力,同时也能方便金兵分段阻击,给宋国境内那些造反的儒门世家拖延时间。

当然,如果某个万人队能够绕到宋军的后方,把宋军的粮道给切断,那就再完美不过了——宋国的高梁河车神就被人断过粮道。

……

“登莱水师预计明天到达化成关,待攻下化成关后,登莱水师将负责转运禁军第七十八军、七十九军、八十军、八十一军、八十二军、八十三军共六支禁军登陆,预计半个月之内拿下由建安至铁山一带。”

“等到拿下建安之后,第七十八军和第七十九军会择机进攻澄州,而第八十军、第八十一军、第八十二军和第八十三军则是会绕开澄州,直奔辽阳府。”

“至此,我军粮道无忧。”

“同时,济州水师跟瀛州水师预计明天下午登陆巨济岛,之后将转运原本驻扎在朝鲜布政司的岳飞所部,从釜山地区开始登陆作战,以吸引王龟寿所部的叛军以及兀术所率领的金兵。”

“待攻下沈州之后,整个东京路的南部地区已经有一大半落入我手,臣以为此时可以分兵往曷懒路。”

“至此,兀术所部金兵将再无退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种师中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面,伸手比划着眼前的作战规划。

“眼前唯一的问题是,蒲察石家奴所部的四十万金虏已经化整为零,除非我军也进行分兵战术,否则这一路上都有可能受到蒲察石家奴所部的袭扰。”

赵桓抬头望着那副巨大的地图,心里不停的盘算着该怎么把蒲察石家奴给筑成京观。

不得不承认,蒲察石家奴这货在领兵打仗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采取的战术很简单直接但是很有效,这种类似于游击战的战术也确实是应对眼前局面最好的方法。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游击战这种战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游击战术对于战略纵深的要求很高,对于民心的要求也很高,对于军队的作战意志以及指挥官的战术指挥能力更是高到没边。

金国有多大的战略纵深给蒲察石家奴施展?沈州他不可能放弃,也不敢放弃,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注定没有多少战略纵深留给蒲察石家奴。

至于民心和军队的作战意志……就算赵桓不怀疑金兵的作战意志,只怕民心这方面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同样的战术,太祖爷能用,赵桓这个大宋皇帝也能用,但是他蒲察石家奴就未必能用。

他蒲察石家奴想玩游击战,只怕还嫩了点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赵桓应对蒲察石家奴的反游击战方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你游任你游,反正金国的地盘也不算小,你蒲察石家奴带着四十万大军想怎么游就怎么游,反正十万宋军就这么直奔沈阳。

这种打法一下子就把蒲察石家奴给打懵逼了。

断粮道?人家宋军的粮食主要是通过海上转运,金国本身就没有足够的海上力量应对宋国的水师,再加上复州、建安等地都已经落入宋军的手里,所谓的袭击粮道战术自然也就成了笑话。

分兵袭扰?无论自己怎么分兵,人家宋军就是保持十万大军的阵型往沈州进发,一袭扰就是铺天盖地的炮火打过来,接着就是十万打一万的局面,怎么袭?

现在摆在蒲察石家奴面前的路有两条,其一就是继续分兵,把万人队拆分成千人队,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千人队来诱使宋军分兵,再想办法形成局部优势来打击宋军。

至于第二条路,则是合兵一处,把四十万大军全部集中在一起,直接跟赵桓带领的十万宋军干一梭子,赢了会所嫩模,输了地府干活。

在仔细权衡了两种方案的利弊之后,蒲察石家奴选择了对自己、对金国都是损伤最小的那一条路。

继续分兵。

既然以万人队为基础的游击战术作战效果不明显甚至经常出现无法奏效的情况,那就以千人队为基础玩游击。

他宋国皇帝不是打算带兵直奔沈州么,那这游击队伍也不用往别的地方去了,就埋伏在前往沈州的路上等着宋军。

他宋军不是有热气球那玩意能提前发现伏兵么,那就提前挖好坑洞,人马都隐藏在坑洞里头,等宋军过来了就忽然出去干他一梭子,干完了就跑。

不得不承认,以千人队为基础的游击战术确实给宋军带来了一定的袭扰,而提前挖坑埋伏的打法更是让热气球都吃了好几回瘪。

万幸的是,大宋的军队在进军的过程中,始终都有探子在前方探路,所以就算蒲察石家奴的伏兵突然出现,也没办法给宋军造成太大的困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个谁曾经说过,癞蛤蟆趴脚面子上,这玩意它不咬人但是它恶心人啊。

一个又一个金兵千人队的袭扰虽然不能给宋军造成什么伤亡,但是也成功的拖延了大宋进军的脚步。

种师中甚至想要分兵去干死蒲察石家奴——干死蒲察石家奴跟官家进军沈州的目标完全不冲突,也不知道官家为什么就非得认准了沈州,再说了,直捣黄龙多带劲!

“直捣黄龙?”

赵桓笑眯眯的问道:“朕从滦州兵进黄龙府叫直捣黄龙,朕从沈州再兵进黄龙府就不是直捣黄龙了?”

“按照原定计划进军,蒲察石家奴那边暂时也不用去管他,游击战这种战术,他蒲察石家奴把握不住。”

种师中一愣,问道:“他把握不住?”

赵桓嗯了一声,指着大帐中的地图道:“玩这种游击战术,除了战略纵深之外,还有兵力补充和物资补给这两个问题,他蒲察石家奴上哪儿去补充兵员和物资?”

蒲察石家奴玩出来的千人队游击战术确实有点儿效果,但是这种千人队游击战术必然会造成兵力更加分散,物资补给和兵力补充也就更加的困难。

别忘了,就算是种花家还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大宋时期的辽东那是正儿八经的苦寒之地,用人烟稀少来形容都嫌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千里无人烟的荒凉。

在这种情况下,他蒲察石家奴上哪儿补充兵员?上哪儿补充物资?

单纯的依靠黄龙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完颜晟家也没有余粮……

然后,蒲察石家奴作出了一个让赵桓做梦都能笑醒顺便醒来还得骂他蒲察石家奴傻逼的决定——就地补给,就地补充。

所谓就地补给就地补充,就是让金兵走到哪儿就在哪儿补给物资和兵员,而兵员和物资的来源……

反正赵桓这个大宋皇帝不会给金国的游击队送物资兵员,而完颜晟这个金国皇帝家无余粮,就算是想给蒲察石家奴补充补给,黄龙府方面也没有那么多的物资和兵员。

更重要的一点是,完颜晟根本就没有那么强大的后勤。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强大的后勤系统,再牛逼的名将也玩不出什么花来,更别说蒲察石家奴还算不上什么名将。

所以,所谓的兵员和物资来源也就只能是那些金国百姓。

而金兵也确实做到了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因为金兵根本就没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觉悟,感觉拿了百姓的针线并没有什么鸟用的金兵直接选择了拿百姓的粮食。

然后,赵桓这个大宋皇帝还没来得及在辽东地区展开大规模劳工招聘活动呢,辽东的金国百姓就先被金兵给祸祸了。

再接下来的场面就可以参考八国联军进北京了。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建奴眼中可以肆意践踏祸害的“贱民”给八国联军带路,被金兵给祸害够呛的金国百姓也选择给宋军带路。

所以说,游击战这种战术不是谁都能玩的,最起码他蒲察石家奴就把握不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仗打到这个份上,蒲察石家奴无奈之下又不得不选择了第一条路——纠集四十万马仔,跟赵桓带领的宋军慢慢死磕!

但是蒲察石家奴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还没等他带兵死磕赵桓呢,自家的后院却先失了火。

之前大金国衍圣公孔呼朋唤友,召集了一大批的儒门世家去给金国效命,这事儿要说起来吧,对于大金国也算是件好事儿。

但是那个谁曾经说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还有句老句说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他孔衍圣公是个什么样儿的货色,他召集来的那些儒门世家也都是什么样儿的货色。

一大堆的“正人君子”们到了大金国的朝堂上,大金国直接就“众正盈朝”了。

大概就跟崇祯末年的“众正盈朝”差不多,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起码,那个百姓的钱三七分账这事儿,你孔公爷不能独吞吧?

大家伙儿也都是出了力的!

那个谁谁谁还把家具都拉到街上卖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金国的丁口数量大概在五百万左右,再加上之前投降过来的契丹人和宋人,总的人口数量大概是七百万左右。

七百万的人口数量,哪怕每个人只捐献一贯钱出来,差不多也有七百万贯,更别说还有那些富商乡绅之类的捐的更多。

所以,这次所谓的助饷银,大概就有个一千万贯左右。

其中孔璠孔公爷跟方别两个人平分了七成,剩下三成里面再把那些金国皇室和贵族老爷们的捐饷如数奉还,最后进到国库里面的差不多就有两百万贯。

一向穷逼惯了而且最近又在大搞基建的完颜晟、完颜杲何曾见过两百万贯的飞来横财,两人心中那叫一个满意满足,甚至都笑的不见眉眼。

但是吧,完颜晟和完颜杲这两个穷逼没见过意外飞来的两百万贯巨款,大宋的那些儒门世家们却没谁把这两百万贯当回事儿。

按照江湖规矩,有两百万贯进了国库,就说明起码还有四百万贯甚至更多的钱财落到了某些人的口袋里。

至于这个钱到底落在了谁在口袋里……这个答案已经简单到用屁股想都能想明白。

除了主持捐饷事宜的孔公爷和方相爷,还有谁?

对于这些儒门世家来说,方别方相爷毕竟是完颜杲的女婿,多多少少也算是个攀上高枝儿的半个主子,落在他口袋里的钱跟落在完颜杲口袋里差不多,所以倒是没人去打方别的主意。

可是你孔公爷又算个什么东西?除了来的早了点儿,除了顶着个衍圣公的名号,剩下的你还有啥?你还是个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特么想跟人家方相爷一样捞钱,你孔公爷也配?

老子为了响应你孔公爷捐饷这事儿,可是把家里快要坏掉的那些家具都拉到大街上了,难道就是为了你把钱如数奉还的?

然而不管这些正人君子们怎么暗示明示,人家孔璠孔公爷就是一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反正就是要钱没有,要命也不给。

结果就是儒门世家认为自己出了力就应该分钱,孔公爷则认为这些儒门世家都是后来的,倘若不是孔家先来了金国,又怎么有他们来金国的机会?

想要分润好处的儒门世家跟不想让出好处的孔公爷,双方之间很快就把战火烧到了大金国的朝堂上。

双方的斗争方式跟大宋时期的新党旧党之争以及大明后期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差不多,简单来说就是你赞成的我一定会反对,你反对的我就一定赞成,双方完全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根本就不在乎对方的提议对于金国到底有没有好处。

完颜晟跟完颜杲一瞅这特么哪儿行啊,这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狗咬狗斗争玩到最后不是坑了大金国么?

然后两人决定扶持金国本身的勋贵武将和太监们跟孔公爷和儒门世家争斗。

那个谁曾经说过,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别看这些儒门世家动不动就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但是在维护阶级利益的时候却出奇的一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金国的勋贵武将和太监们还没有下场之前,儒门世家和孔公爷都恨不得把对方打出屎来,而金国的勋贵武将和太监们下场之后,儒门世家和孔公爷一方当即就达成了停火协议,然后把矛头对准了金国的勋贵武将和太监。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定金国的勋贵武将和太监们,儒门世家和孔公爷先是联合勋贵武将往那些太监的脑袋顶上扣了一顶祸乱朝纲的帽子,接着又指责完颜晟听信小人之言。

大宋时期的儒门世家,远不是建奴当家做主时的那些奴才们能比的,这个时期所谓的大儒们虽然已经开始跑偏,但是离着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废物还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

眼看着完颜晟这个大金国的皇帝根本不纳谏,儒门世家跟孔公爷等人在关起门来商量了一阵后,决定让大金国的勋贵武将带头冲锋,儒门世家的人紧随其后,孔公爷带着手下的马仔们摇旗呐喊,让他姓完的好好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亲君子,远小人。

就跟大明时期的文官活活打死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的过程差不多,大金国的勋贵武将外加儒门世家的马仔们,组团在朝堂上给完颜晟这个大金国的皇帝表演了一出什么叫做清君侧,顺便扯坏了完颜晟的袖子。

完颜晟一瞅这特么哪儿行啊,推出勋贵武将和太监是为了对抗儒门世家和衍圣公,防止这些宋人势力坐大,结果特么勋贵武将怎么就成了儒门世家和衍圣公的马仔了?

朕这个大金国的皇帝那还是大金国的皇帝吗?

然而让完颜晟跟完颜杲两兄弟绝望的是,大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那些读书人难堪大用,指望他们操刀子砍人或许差不多,指望他们像这些宋人一样治理国家,那就跟指望母猪上树上差不多——无论是社学,还是各个地方的基建工程,还真就离不开这些宋人!

而衍圣公孔公爷跟儒门世家的人也确实牛逼,在联合了金国的勋贵武将把金国阉党干成死狗以后,当即就调转枪头,把目光瞄向了大金国的勋贵武将们。

一群不知道忠孝节义的武夫,掌握着军队的大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上有多少国家都是亡在这些武夫手里的?

大唐的教训难道还不够?

再这么下去,大金国国将不国啊!

事实证明,儒门世家的战斗力只要不用在正经地方,就绝对高到无法想象。

各种痛哭流涕,各种引经据典,就连完颜晟都怀疑大金国是不是真的药丸。

而跟着儒门世家和衍圣公干死阉党的金国勋贵们,在享受过儒门世家教给他们的各种花样玩法之后已经迅速的“儒化”,各种喝兵血吃空饷的花活儿玩起来那叫一个溜……

方别甚至怀疑是不是有自己单位的同事混进了这些儒门世家里面,要不然这些家伙怎么会这么卖力的坑金国?

甚至把完颜晟跟完颜杲都坑到快要虚君的程度了。

早知道这样儿,官家还用得着派自己来?在大宋随便抓几个贪官污吏然后把他们送到金国来就行了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打仗的时候后方吃紧,前线未必能够紧吃,但是如果出现了后方紧吃的情况,那么前线就一定会吃紧。

现在的大金国就出现了后方紧吃且内斗不休的情况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