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娃養我日常[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喂!是三弟妹啊?」那邊寧家大嫂王海燕大聲地對著電話這頭喊,「你倆怎麼今天才打電話回來,這個月可遲不少,小秋和小夏總惦記爸爸媽媽怎麼還不打電話回來,天天來盯著電話看呢!哎喲~我看著兩個孩子眼巴巴地等,都覺得可憐得很!」

即便知道大嫂說話愛誇大,趙如月一聽這話,這當母親的心就仿佛被誰狠狠地揪了一下,禁不住紅了眼眶。

寧紹明比趙如月更了解大嫂的德性,他此時比較冷靜。

大嫂話里話外看起來說的是他們這個月電話打得遲了,實際上真正的用意是指責他們這個月寄錢回去晚了。

看媳婦兒眼淚都快掉下來,寧紹明拿過話筒:「大嫂,我們這個月比較忙,今天才抽出時間來郵局,剛剛把錢寄回去了,你提醒一下我媽,讓她及時去取錢。」

王海燕一聽,當即也不說什麼孩子可憐不可憐了,眉色飛舞地問起錢的事:

「年底了,媽讓我問你們寄多少錢回來?不會還寄四百塊吧?我聽黃說你那個好兄弟黃文發,可是給他家裡寄了六百塊錢呢!」

「你們也是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不得多寄點錢給兩個孩子買點好吃的、再買件新衣服?

別的小孩都能去縣城買衣服,還去縣城的人民廣場玩,他們倆不能去,多可憐吶!你們多寄點錢回來,到時候我可以帶他們去!」

第18章

寧紹明知道,大嫂這是有棗沒棗打一桿子,想激他多給家裡寄錢。

家裡孩子現在暫時沒有多花錢的地方,多寄回去的錢,他爸媽也會拿去補貼其他兒子。

老人在家只要不生病,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他們平時有錢也捨不得花在自己身上。

二哥跟二嫂都是老師,家裡只有一個女兒。

老師工資再低,兩個大人養一個孩子,也是綽綽有餘,用不著老人補貼。

每個月多出來的那一百塊錢,寧紹明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多是補貼給大哥家了。

只是沒虧著他家孩子,他才裝聾作啞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大嫂那樣的人,直接拒絕是最好的方法,不能拐彎抹角,跟她客氣,她會裝傻充愣,當聽不懂別人話里的意思。

寧紹明直接拒絕:「文發家的妙妙前段時間生病,他老娘又扭傷了腳,他才多寄了兩百,我們家又沒出什麼事,幹嘛要多寄錢?新衣服不是過年才買嗎?鵬城這邊的衣服和零食都比老家便宜,等我跟小月過年回去再給孩子們買。」

不等大嫂再說些什麼,寧紹明就問:「大嫂,小秋和小夏不在嗎?」

王海燕訕訕地回答:「哦哦,他倆跑出去玩了。」

多少年了,王海燕依然不太適應自己說話被小叔子堵回來。

在她的設想和見識里,男的很少跟女的一般見識,都是他們老婆站出來,女人之間互相陰陽怪氣一番,或者吵一架。

幾乎所有人家都這樣,就這個寧老三總是不按套路出牌!

寧紹明這麼一站出來,在趙如月面前頂著,她就有些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只能說:「先掛了,我出去找找再給你們回電話。」

王海燕掛了電話,走到隔壁鄰居家。

好幾個孩子嘰嘰喳喳地在鄰居堂屋寫作業,他們這兒對教育不太重視,絕大多數家庭完全沒有給孩子準備書桌的意識。

一個個孩子面前要麼是吃飯的桌子,要麼是一個高凳子,屁股下坐著矮一點的小板凳,就這麼當書桌寫。

她走進去,眼珠子一轉,沒叫寧時秋。

直接走到寧時夏面前:「小夏,大伯娘背後有點痒痒,想塗藥夠不著地方,你能不能跟我回房間,幫我塗一下藥?塗好藥我給你糖吃。」

寧時夏上學前班小班,本來就沒作業,只是看大孩子們都在寫作業,她才來湊熱鬧。

她跟哥哥都沒什麼零花錢,糖對於她來說是稀罕物,爸爸媽媽在家的時候,他們還能隔三差五去小賣部買點零食吃,爸爸媽媽不在家後,想吃上一回也難得。

寧時夏開開心心地跟著王海燕去了。

寧時秋抬頭看一眼,她們確實是回家,就沒在意,繼續低頭寫作業。

郵局裡。

趙如月和寧紹明等了十幾分鐘,面前的電話才響起。

他們接起來,確認是家裡,又馬上掛斷,在這邊重新撥回去。

往常和家裡通話都是這樣,因為打長途電話一分鐘六毛錢,接電話不要錢。

老家那頭接電話的人,換成了一個奶聲奶氣的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