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娃養我日常[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寧紹明還特地試了一下,用做銅鑼燒餅皮來代替那層蛋糕胚。

這次他給孩子們做的杯子蛋糕,就是分別做了用蛋糕胚來做的和用銅鑼燒餅皮來做的,兩種不同的杯子蛋糕。

寧紹明做好之後,跟趙如月一起分了一個用銅鑼燒餅皮做的杯子蛋糕嘗了嘗。

嘗完感覺味道也不差,只是銅鑼燒的餅皮會偏甜一些。

他們兩個都覺得蛋糕胚做的、不那麼甜的杯子蛋糕更好吃。

銅鑼燒餅皮做的杯子蛋糕,味道雖然也可以,但甜得讓他倆感覺有點齁了。

寧時秋和寧時夏,還有比較嗜甜的寧時春跟他們夫妻倆口味相反,覺得銅鑼燒餅皮做的更甜更好吃。

他們三個人還強烈建議,明天多做這種杯子蛋糕賣。

寧紹明沒答應,對待生意他不得不謹慎些:「明天先各做一半看看客人的反應吧,如果客人跟你們一樣,那以後就多做你們喜歡的那種。」

兩個孩子到了縣城好朋友家,先在朋友家玩了一會兒,一起吃蛋糕,玩遊戲。

吃完蛋糕,他們縣城的好朋友就熟門熟路地帶著他們出去,逛文具用品店和精品店。

幫他們挑選相冊,還有一些做相框的膠水之類的輔助材料。

一群小孩子付錢的時候還知道跟老闆講價,機靈得很。

家長們就跟在後面看著,也不多說話,只要不出意外就隨便他們逛。

趙如月和寧紹明本來還擔心,縣城的孩子會被管得比較嚴。

就像寧老二的女兒,就成天被管著不讓出門跟人玩,大部分時間只能待在家裡看書、寫作業,看電視都被十分嚴格地控制時間,超過一分鐘都不行,撒嬌也沒用。

趙如月聽女兒說,她二堂姐偷看電視被發現,還會被臭罵一頓,考試沒考前三也會被罵,罵得可難聽,甚至有時候會被打。

這可讓趙如月詫異得不行,她一直以為作為老師的老二兩口子,養孩子會更科學來著。

連小學三年級都沒念完的大嫂都沒打過孩子呢。

幸好她兩個孩子在縣城的那幾個朋友家,沒有那樣的傾向,那幾家的家長挺和善。

她剛開始帶孩子過去時,因為跟人家不熟,還挺拘謹,後面聊聊孩子、聊聊現在的物價,再聊聊鎮上和縣城裡的新鮮事,不知不覺就熟悉起來了。

跟著孩子們買完相冊和做相框的輔材後,一人行道過批發市場。

那幾個家長說要六一前工作太忙,沒來得及給孩子買衣服,想帶孩子去批發市場三樓看看。

趙如月一家四口正好也有東西要去批發市場買,就一起進去了。

到了三樓,那幾個孩子的家長定下最多買一件衣服一件褲子一雙鞋後,就讓自家孩子隨他們自己的喜好挑選衣服去。

趙如月讓寧時秋和寧時夏也去選,兩個孩子卻搖頭說,自己六一前買過衣服了不想買,她就沒再勸,只讓他們又想買了或者想買別的再跟自己說。

她在旁邊看著兒子和女兒幫朋友挑選衣服。

看著看著,發現有個孩子選衣服的眼光比自己還差,選的那衣服丑得連她都不忍直視,那孩子的家長也隨她。

不像有些家長,表面上說讓孩子自己選,最後又不買孩子選的衣服,逼著孩子買家長自己喜歡的。

玩的過程中也有兩個孩子跟寧時夏差不多大,但完全沒有出現孩子哭鬧打滾的情況。

一路看下來,趙如月也發現了,那幾個家長是比較尊重孩子想法的。

趙如月自己家的孩子就非常有主見,也難怪自家孩子能跟那幾家的孩子成為朋友。

他們帶著孩子去三樓看衣服時,寧紹明停在了批發市場的一樓。

來到之前買過幾次的店,定了比之前更多的淡奶油和牛奶。

他順便還在賣菜的攤位上,買了可以做芋泥的大芋頭,在賣雜貨的店裡買了三大袋子的糖。

之前家裡做芋泥用的是那種本地種的小芋頭,吃起來是粘性比較大的那種口感,不夠沙,也不夠綿密。

趙如月說這種芋泥不夠好吃,那天也是臨時嘗試才用的小芋頭,以後最好用大芋頭,更好吃。

買的三袋糖,一袋是紅糖,另外兩袋是白糖。

紅糖用來做蜜紅豆和紅豆沙,白糖在做蛋糕和其他豆蓉、栗子蓉、芋泥、紅薯泥的時候都用得上,所以買得多一些。

紅豆、綠豆、板栗和紅薯在鎮上都能買得到,而且比在縣城買更便宜。

除了食材,這一次他們還買了不少帶蓋的杯子,用來裝杯子蛋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