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娃養我日常[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事業約等於是停滯狀態,只能在那個崗位待著養老,等退休,工資待遇完全跟以前沒法比。

而他們還剛買房,都還沒來得及裝修。

這下還房貸的壓力,全都壓在了葉菁的身上。

葉菁感覺天都塌了,壓力前所未有的大。

於此同時,鎮上還不斷傳來好消息。

榕溪鎮河對岸的村子附近山里,一個被村里人稱為大漏斗的地方,被確認為天坑地貌。

天坑底下的風景神秘奇險,仿佛童話中的地底原始森林世界,震撼人心,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市里打算將天坑開發為景區。

這事趙如月記得,上輩子也有。

但沒他們榕溪鎮什麼事,因為上輩子縣裡是直接從縣城修了一條路直達那個村子。

不過即使修了路,從縣城到那個村子的距離也挺遠的,開車需要大概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從村子去天坑景區又要坐將近一個小時的車,縣城到村子的路還行,但從村子到景區的路就不怎麼樣了。

這段路在山區,偶爾會有落石,山路還彎彎繞繞的,有幾年下大雨,引發了泥石流,前往景區的路還被截斷了,景區只能停止接客,先把路清理出來,耽誤了不少事。

這輩子這件事卻也不一樣了,這次竟然也捎帶上了他們榕溪鎮。

說是要把榕溪鎮打造成一個古香、古色、古樸的旅遊古鎮,跟對岸的天坑聯動起來,增加景區的吸引力和可玩性。

他們的房子和他們這些原住民本身,以後就是古鎮景點,屬於景區的一部分。

村集體跟開發公司一起合作開發景區,他們這些原住民以場地入股,也就是以房子入股,以後每年都能得到分紅。

他們本身配合景區,做出相應的裝扮和言行,也算是一份工作,又能有一份收入,甚至可能還會給他們交社保。

至於具體的情況,還得開會商量後才能定下來。

趙如月想到火車站新址,心裡暗自猜測,這些改變是不是跟火車站新址距離鎮上比較近有關。

外地的遊客如果坐火車來,等到鎮上的那段路修好後,遊客出了火車站,花不了二十分鐘就能到達鎮上。

到了鎮上再去碼頭坐船,要不了十分鐘就能到達對岸那村子,花的時間就少了很多。

坐船還能遊覽江上與兩岸的風景,他們榕溪鎮的這條江風景還是挺不錯的。

這樣一來,遊客又能多一個可以玩的項目,還能繼續擴展一些別的,比如釣魚、吃現釣現宰的河鮮、坐船去上游看瀑布、去淺水區域撈魚、撐竹筏玩等等漁家樂小項目。

說到以場地入股,很多人都反應過來,鄭軍勝八成早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前才會在鎮上買房子、換房子,以後好多拿分紅。

或者他在景區開發的項目上參了一腳,想雙管齊下提高自己的話語權都有可能。

那時候把房子賣給他,或者換給他的人還以為自己占了便宜,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後悔。

反正葉菁聽到這個消息差點也厥過去,她都不敢告訴寧紹德,要不然寧紹德那病估計馬上要第二次復發。

但把小鎮鎮上這些街道開發成景點這事,聽起來前景十分美好,辦起來卻很不容易。

參與會議的人一多,各種各樣的想法和意見就少不了。

趙如月和寧紹明短短一個星期之內,接到了四次通知,讓他們家派一個人去開會。

他們隊的大隊長一家一戶地通知,嗓子都啞了,坐在他們店裡喝了好幾杯胖大海泡的水,緩了緩再次提醒他們:「明天上午八點半,可千萬別遲到,這可是我們鎮上的大事,辦成了,以後我們都有好處!」

「知道知道,」寧紹明又拿起茶壺,「叔,你要不再喝一杯?」

「不喝了,我得繼續往下一家去,還有好幾家沒通知到,必須保證每家每戶都通知到才行。」

看著大隊長走遠,趙如月對寧紹明說:「這次還是你去吧,我不去了,縣城郵局那邊鬆口了,答應以後每天把寫我店鋪地址的包裹,全都幫忙送到我店裡來,代充話費業務也申請下來了,我這幾天得儘快把新招來的店員培訓出來,宣傳這幾個新業務。」

尤其是網購代買,現在懂這個的不多,她還得印一些宣傳單,讓員工去對面工業區門口發一下。

三個店裡也放一些,客人來就給一張,還可以請林麗麗幫忙,在她管的那家理髮店和她對象的網吧發放。

代充話費業務也要弄個牌子擺在櫃檯,還要印幾張海報,貼在門口,好讓人家知道她這裡也可以代充話費了。

趙如月一直忙忙碌碌到月底,拆遷款終於下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