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虞蘅也頗贊同阿柳話,肅著臉在一邊頻頻點頭,阿盼吐吐舌,作揖討饒道:“幾位姊姊饒了我吧,下回不敢了。”
蘭娘縱容她小孩子氣,和稀泥道:“好了好了,快來幫我看看這菜火候。”
小型批鬥會議就此散場,為了賠禮,虞蘅贈了兩位王郎那桌一碗涼拌豚皮,蘸點清醬與蘿蔔泥,和著蔥絲一道送入口,清清爽爽。
“這豚皮脆得很!”凡吃過的客人,就沒有不喜的,“越嚼、越有味兒!”
有些見地的客人,知道河豚皮上雖有毒,卻能去乾淨,不免詫異:“虞記庖廚手藝竟如此精妙,連豚皮都敢拿來入菜。”
也有那擔心的:“這豚皮吃了——沒事吧?”這種事情,求個心安啊。
虞蘅請他們放心:“小店裡河豚菜餚都有廚子先嘗,這豚皮我已試過,去乾淨了的。”
眾人見她好好地站在那兒,便又興沖衝去嘗,果然爽脆,無怪乎士大夫們多是“河豚”粉。
見王獻今日來,一副高興放鬆的樣子,模樣也清爽,容光煥發,不比備考時邋遢,虞蘅便猜到了,特地端著酒來送祝賀:“恭喜郎君啊,金榜有名。”
王獻訝異:“虞娘子哪裡得來的消息,竟如此靈通!”
第51章 金麟池中物買下宋家酒樓
“郎君這般聰慧的若都考不中,也太沒道理了些!”看他眉眼間藏不住的喜色,虞蘅便知道,自己猜對了。
王獻得意一笑:“那是,那是自然。”
又問王三郎與裴垣,知道都中了,一個吊車尾,一個比王獻名次還好些。
“今日兩位郎君的飯錢,小店給免了,就當是提早給幾位道喜了!”認得的食客考中了,虞蘅也著實高興,豪氣又不失恭維,“還望郎君們日後授了官,多多地光臨小店,令小店蓬蓽生輝。”
“還早著還早著,且還得看殿試結果呢。”王三郎擺著手。
王獻也有些不太樂觀:“今科士子中佼佼者眾多,還真不一定能進翰林,只怕殿試結束,便要暫時與虞記吃食道別了。”
虞蘅感慨著寬慰他二人:“國朝進士科舉入仕,前三年外放才是常態。其實,比起汴京錦繡,能有機會出去遊歷遊歷,做些實事,也是一番長進啊。”
“便如郎君們所說的,今年佼佼者眾多,幾位能在其中脫穎而出,已是優異,何必妄自菲薄呢。”
三郎久日以來一直在為自身前程擔憂掛心,此刻聽了她的話,琢磨一番,豁然開朗:“還是虞娘子通透!”
王獻與她打慣了交道的,倒還好,只覺得這話熨帖極了,笑道:“實不相瞞,諭之亦是這般開解我的。”
虞蘅笑了起來:“哦?那看來是慧者所見略同了?”
她轉目從門口看見個熟悉身影,詫異地挑挑眉:“說起來,近日怎麼不見郎君與謝郎君同飲?”
“許是他太忙了不得空。”王獻含含糊糊。
“誰說我太忙?”
這興師問罪的語氣,不是謝詔,又是哪個。
虞蘅看熱鬧不嫌事大,笑道:“謝郎君來的不巧,店裡座都滿了,不介意與兩位王郎君拼一拼桌吧?”
謝詔瞥王獻一眼,“那便要問他願不願了。”
虞蘅覺得自己一定是眼花了,竟然從溫潤如玉的翩翩謝郎臉上看出了冷笑。
王獻頭皮發麻,連忙挽救這搖搖欲墜的友誼:“自然是要一桌的,我與諭之何曾這般生分了!”
虞蘅笑道:“好嘞,那我去給郎君添一副碗筷,郎君們看看,可還要再加什麼菜?”
三人只再加了一道河豚膾。
這道河豚膾是虞蘅親自操刀,片得薄薄的生河豚肉,用冰墊著,這樣能使肉更緊脆,料汁便是一點清醬、一點芥泥提鮮。另還有一盤子裡裝了切得細如髮絲的蔥姜蒜絲,供怕腥的人配魚膾來吃。
河豚肉極鮮甜,入口起初脆,而後糯,並不腥,比起“金齏玉膾”流行的鯉魚,其實要更適合做膾得多。
當然,因為料理難度,價錢也上檔次得多。
虞蘅忙碌之餘,不忘拿餘光瞟他們這一桌。
謝詔在王三郎對面坐下,瞧著似是真惱了,這下,換王獻訕訕的。
王三郎個愣頭青,是真不知道汴京城水有多深,一口一個“二堂兄”、“謝兄”,竟還問謝詔“謝兄何時下場,幸有些淺薄經驗,可供參考”,場面越發的難堪。
王獻臉上精彩得能開染坊。
終於捱到吃完一頓飯,他忍不住對三郎道:“你先回,我與諭之有話說。”
王三郎走後,王獻灌了自己一杯酒,借著酒意遮臉,終於賠罪道:“你便大人不記小人過,忘了我那族弟說的蠢話吧!”
謝詔本來聽他說得誠懇,已經伸手去接酒盞,眼下卻又頓住:“你要與我說的,就這件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