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喚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恍然想起重陽宴後,阿雪跟自己說過,她們去跟丹陽郡主稟報喚春失蹤之事時,晉王也在郡主房中,而且晉王還認得喚春。

阿雪當時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晉王何時見過喚春的面?當時他也沒做多想,現在想來,大約是晉王早已暗中看上了喚春,對她暗示了什麼。

喚春那般聰慧剔透的人,應該是察覺到晉王的心思後,才要跟自己斷絕往來。即便她無攀龍附鳳之心,可未來的帝王看上她了,她一個孤苦無依的孤女,也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力。

她怎麼什麼都不跟自己說呢?

謝雲瑾一時悵然,神思恍惚的。

王公見他心神不定,便又問了一遍,「是這個女子嗎?」

謝雲瑾回過神,立刻否定道:「沒有,沒有的事,是因為一直在處理家妹與周郎的婚事,才跟周氏走的近些,不曾與任何人相看過。」

晉王迎娶喚春之事已成定局了,二人若再有牽連,喚春的處境就艱難了。

王公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提醒他道:「晉王對這個女子很中意,這個女子也是我和大將軍都認可的,實在是很合適的王妃人選。晉王登基在即,所以我不希望出任何差池,薛氏無論家世、品行、名聲,都必須絕對清白,你懂我的意思嗎?」

謝雲瑾眼神重重一顫,臉色便白了幾分,頷首道:「下官懂了。」

*

婚事定下後,周家便開始忙活準備著喚春出嫁事宜了,為此倒把周必昌和謝蘊雪的婚事暫時耽擱了。

晉王素來低調簡樸,加之皇帝如今在北方落入胡人之手,安危難測,正值家國喪亂之際,亦不合適在這種時候大操大辦婚事,遂下令婚事一切從簡,儘快過府。

雖說周家姐妹心裡還是有些不舒坦,可家裡終究是老人家和男人做主,周老夫人和周二舅都沒有異議了,其他人自然不好多嘴。何況晉王看上了誰,他們也拒絕不了。

這一日,周老夫人便把喚春叫到永慶堂,與她促膝長談著。

「其實我原先就有些顧慮,怕你幾個妹妹年紀小、臉皮嫩,東府人情複雜,她們嫁過去後恐壓不住人,如今換你嫁過去,我這心裡反倒安定了。我們一家子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甭管你妹妹們心裡怎麼想,可我和你舅舅們不是那不明事理的人,都是一家子骨肉,你們姐妹無論誰高嫁,都是闔家的喜事。」

喚春低眉道:「我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來的,幸得外祖母和舅舅的憐惜,才有了今日造化,不敢忘了外家恩情。」

周老夫人心中欣慰,繼續囑咐道:「你一向品行穩重,又是嫁過人的,這閨房之事自是不需我多做訓導。只有一件,東府與梁家不同,那邊有一個瘋癲的郡主,一個半大的世子,如今是晉王即位前的關鍵時刻,晉王在外開基立業,你在內就要和睦上下,穩定後方。你溫柔好性兒,這自然是好的,可也不能因為是新嫁婦,就在府中一昧退讓,若是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千萬要與晉王商量著來。」

喚春點了點頭,她也曾聽過流言,先頭王妃似乎是因為早些年江左局勢不穩,晉王長期在外奔波平叛,王妃坐鎮後宅,又因其溫柔好性兒,便屢屢被丹陽郡主折騰欺負,姑嫂二人關係十分緊張,有傳言先王妃就是被郡主給氣死的。

重陽宴時,她也已經見識過丹陽郡主的跋扈無禮和世子的調皮莽撞了,對東府的主子也有幾分了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

「東府如今雖是由丹陽郡主把持內務,可晉王續弦,不就是為了由妻子來管家嗎?郡主雖是殿下的妹妹,可我嫁過去後,跟殿下就是夫妻一體,她終究是外人,晉王少不得要將管家權交到我手裡,我只要把這家中安定,不讓晉王有後顧之憂,郡主又如何難為的了我?」

周老夫人欣慰地點了點頭,換了他們周氏的女兒過去,是搞不定這般複雜人情的,她家這幾個嫩丫頭,又是急性子,保不准什麼時候就又被丹陽郡主磋磨死了。

如今見春兒這般從容態度,她心裡反倒安定了,只要春兒早日誕下子嗣,她的地位就是無可撼動了,以後對周氏也大有好處。

又談了一遭東府的情況後,周老夫人突然話鋒一轉,對她道:「還有一件事,原不該這時候跟你說,可一想又不能瞞著你,還是應該讓你知曉,謝雲瑾辭官了。」

喚春聞言一怔,「這又是為何?」

周老夫人嘆道:「似是因為王公跟他問起了你,他否認了跟你相看過,之後又托以母親年邁,子女年幼之故,請辭官歸鄉,王公便准了。」

喚春心裡一團亂麻,謝雲瑾年輕有為,又深得王公器重,晉王登基後,他前途無限,早晚可以名列三公。如今急流勇退,無非是為了跟自己避嫌,不由愧疚嘆道:「終究是我害了他。」

周老夫人安慰她道:「這也怨不得你,晉王看上了你,你哪裡拒絕的了呢?他辭官避嫌,免得日後朝堂相見尷尬,也是因為理解你的難處,不想讓你為難罷了。你嫁去東府後,就好好服侍晉王,把日子過好,才算不辜負了他的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