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喚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聽了這話,王玄朗便撲通跪在了地上,制止大將軍。

他就知道大將軍不會放過她的,畢竟她的確讓王氏蒙羞。他沒有激烈地求情反對,只是很平靜地提醒道:「阿父,小寶年紀還小,他離不開母親,他一直都是靈均餵養,你若殺了靈均,他不肯吃別人的奶,早晚也是死路一條。」

王大將軍一怔,陷入了猶豫了,他的確聽聞過有孩子乳母死了,因思念乳母夭折的。

這女子雖然膽大包天,死不足惜,可到底為王氏誕下了長孫,也算是功勞一件。他不在乎她的性命,卻不敢拿孫子冒險,顧念孩子年幼,依戀母親,倒也不是不能暫時免她一死,於是暫時留下了她的性命。

蘇靈均一時鬆了口氣。

王大將軍看著孫子,是越看越喜歡,他的事業,是要全部讓他的乖孫繼承的,可玄朗如此不爭氣,連一個小小的姑孰都攻不下,還指望他能攻進金陵,打敗皇帝嗎?

這江山,最後還是要靠他給他們父子打下啊!

想到這裡,他嘆了口氣,抬手示意扶他起身,「扶我更衣,我要親自領兵作戰。」

蕭含清一驚,跪倒制止道:「義父三思,您的身體實在不適合上戰場了。」

王大將軍搖搖頭,這大概是他最後一次親自指揮大軍了,就算拼了他最後一口氣,他也要為他們消除前路阻礙。

姑孰是金陵門戶,只要拿下姑孰,大軍就能直抵金陵城下。

不為其它,哪怕是為了他這孫子,他也要攻下姑孰。

第100章 梟雄遲暮最後縱容了他一次

翌日,兩軍再度交鋒,王大將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將士們看到精神抖擻的大將軍之後,一時軍心大振,更加奮力作戰。

姑孰水師本以為大將軍已死,其黨羽不足為懼,如今看到大將軍竟然還活著後,盡皆失色,心生畏懼,鬥志一下被擊潰,姑孰不攻自破。

王大將軍順利奪取姑孰後,也精力耗盡,眾人迅速將其轉移至姑孰軍府休養。

蕭含清將姑孰上下將士盡數收押,主帥荀謙則被單獨押送至大將軍跟前。

荀謙雖是敗軍之將,面上卻是毫無懼色。

王大將軍雖已精疲力盡,可面對這昔日親家時,還是勉強打起幾分精神,不讓自己露出衰弱之態,道:「我與君昔為親家,今為對手,君有負於我。」

荀謙不卑不亢,義正詞嚴道:「大將軍領兵犯上作亂,下官率軍抵抗不利,致使王師敗績,因此有負將軍!」

王大將軍默然無對,因其剛毅,不能使其屈服,又是當朝三公,有高名於世,豈可加斧刃於身上?遂命人將其帶下去收押。

荀謙剛被押送走,勉力強撐許久的王大將軍便徹底體力不支,癱倒在了榻上,意識昏迷過去。

眾人大驚失色。

「大將軍!」

……

廳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夜深時分,昏迷許久的王大將軍,才悠悠轉醒。

眾人十分擔憂,這才剛取下姑孰,他們還在等著大將軍率領他們攻破金陵,成就一番大業,大將軍怎麼能在此時倒下呢?

廳中氣氛壓抑,遍布陰雲,直到夜深時分,大將軍才悠悠轉醒。

眾人很清楚這是大將軍最後迴光返照的時刻了,於是都圍了上來,準備聽受大將軍的最後遺命。

王大將軍心知自己大限將至,囑咐眾將士道:「我死之後,便由玄朗即位,你們皆奉他為主帥,聽他調度派遣,不得有違。」

眾人各懷心思,心中雖不服少主,可又沒有更好的人選,只能遵命。

王大將軍又對後續軍事做下一系列部署後,遂讓眾人退下,他要單獨跟王玄朗說幾句話。

燭火搖曳,一室寂靜。

眾人都退去後,王大將軍才敢對王玄朗說了幾句掏心窩兒的實話。

「有些話,我不能當著將士們的面說,以免他們失了士氣。可這些話,我必須要對你講,因為你是我的兒子,我想讓你活下去。」

王玄朗眼神動了動。

王大將軍囑咐著他,「此番之事,非你所能扛起。我死之後,上策是解兵投降,歸順朝廷;中策是退回武昌,擁兵自守;下策是繼續謀反,顛覆朝廷。你投降後,把造反的罪名都推到我身上,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王玄朗眼神一動,沒想到都走到這一步了,大將軍想的竟然是投降?原來大將軍都不覺得此戰能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