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喚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蘇靈均見他要走,連忙把兒子交給母親照顧,就緊跟著追了出去,「將軍。」

王肅腳步一頓,回頭看著她道:「還有什麼事嗎?」

蘇靈均撲通跪在了地上,對他重重磕了一個頭,感激道:「我感謝將軍幾番對我出手相助,王玄朗喪心病狂,想拉我們母子陪葬,若非將軍周旋,我們母子恐怕早就死了。」

王肅怔了怔,他猶豫了片刻,或許也是眼睜睜看著侄兒死在自己面前的愧疚,他不想讓她再繼續誤解下去了,於是搖了搖頭,對她道:「不是我,是玄朗,那一夜,他求我救你們母子一命。」

蘇靈均愕然,他不是不甘心,想拉他們母子陪葬嗎?

王肅嘆了口氣,「我不清楚你們的恩怨糾葛,可你既然選擇以命守護你們的孩子,心裡對他應該也不止有恨,這是他在世上唯一的血脈了,希望你以後可以用心教養這個孩子,教他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為國建功,以雪父親謀逆之恥。」

蘇靈均默默聽著,她的面上很平靜,眼中卻有微光閃動。

王肅沒有再說什麼,對她微一頷首,轉身離去了。

蘇靈均眼淚奪眶而出。

……

蘇靈均的事情也傳回了吳郡,朱太公雖依舊不肯原諒蘇姨母的淫奔之行,可聽聞外孫女事跡後,卻也認可蘇姨母生了個好女兒,不墜家門忠貞之風。

朱太公終於鬆口同意讓他們回來吳郡老家定居,給他們一家不至於流離失所。

此時蘇靈均也不想留在金陵這傷心地了,於是便勸說母親與外公握手言和,一家人前往吳郡定居。

蘇姨母心中雖還有些慚愧,可在女兒的勸說下,也勉強答應了。離家幾十年,她也的確是想家了。

得知她們一家要前往吳郡後,喚春便命人給她們送了一些金銀財帛作為賞賜,還特地囑咐內監,一定要講清楚,這不是對亂党家屬的賞賜,只是感謝蘇女救她兒子之恩。

王公之妻鍾夫人和裴靜女也暗中悄悄給她送了些財物,讓她能獨立養活兒子。縱然這孩子不姓王,王氏之人也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至於虧待了自家血脈。

前往吳郡前,蘇靈均帶著兒子來了王玄朗墓前祭拜。

此時,王大將軍和王玄朗已經被重新安葬了,這也得益於喚春對皇帝的勸諫。

那一日,喚春得知王大將軍被懸首朱雀桁示眾,被百姓唾罵侮辱遺體後。不由想起當年在東府重陽宴時,王大將軍擊鼓縱劍的情景,何等意氣風發。也是那時,她第一次對權力有了嚮往。

斯人已逝,音形猶在,今見大將軍落得這般下場,喚春不免唏噓感慨,便對皇帝進諫道:「前朝誅殺逆黨,皆先極官刑,後聽私殯。《春秋》許齊襄之葬紀侯,魏武義王修之哭袁譚。國法加於上,私義行於下,大將軍也是一時磊砢人物,何至死後受辱?讓王家人好好收斂了吧。」

蕭湛深以為然,遂私下吩咐王公為王大將軍父子收屍下葬,入土為安。

大將軍被重新安葬的同時,王玄朗的屍骨也被收斂,父子二人最終葬在了一處。

蘇靈均帶了一壺酒,傾倒在他的墓前。

她跪坐他的墓前,恍然想起姑孰的某個夜裡,王玄朗半夜忽醒,把她拉了起來。

那一夜,清風和暢,明月高懸。

他飲了酒,半醉半醒地在月下舞著劍,當時兩邊戰事一觸即發,勝負莫測,隨時都有敗亡之憂,他一時也有了前途未卜的茫然。

後來,他把劍一丟,似醉非醉的對她說,他太壞了,他用卑劣的手段得到了她,她應該恨他,現在的他不配說愛她,或許有一日他們都死了,她才會相信他的真心。

那是她第一次聽到他說愛她,卻是如遭雷劈,說他是不是傻了?

他不語,只是一昧苦笑,不想一語成讖。

蘇靈均手上的酒倒完了,有些話他已經聽不見了,可她還是想說給他——每逢清風明月夜,憶君音容如故。

她抱著兒子,最後給他和王大將軍磕了磕頭,起身離開時,卻在山道上忽然望見一道久違的熟悉身影,二人撞了個對面,同時一怔。

荀妙女一身素服,平靜站在她的對面,先開了口,「你來祭拜他嗎?」

蘇靈均有些心虛,無顏面對她,便低下了頭,「夫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