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頂峰相見,我在異界當山神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輕輕嘆了口氣,有些擔心山神大人見了會嫌棄。但沒辦法,就這已經是他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建造出來的,想要再好,費的不只是功夫,還有錢財。

說白了,他們就是沒錢。

村裡有老人和烏木村長商量:「請山神大人有什麼規矩?你到時候別搞錯了。」

「放心吧,錯不了,山神大人親口跟我說的。」對於這個,烏木村長還是有信心的。他提前通知村里人淨身齋戒,衣服破點沒關係,但一定要乾淨。

山神大人不喜歡髒污的東西。

至於供品,都是各家湊出來的,挑出來最為飽滿的粟米、豆子,摘了最新鮮的野菜,還現打了一碗乾淨的水。

按照一定順序,一個個遞給烏木村長,擺在了桌案上。擺放的過程小心翼翼,動作莊重。

將山神廟裡的東西準備好後,烏木村長留下幾個看守的人,便帶著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說是浩浩蕩蕩,其實也是分了人的。

提前安排了幾個腿腳快的上山查探,確定沒有妖獸路過,大部隊再過去。

一路順利。

等他們結界旁邊時,唐小蓮奶孫倆、綠毛、老鹿他們早在那兒等著了,同時還有一塊用紅布蓋著的山石。

山石不大,也就一個嬰兒大小,成三角狀,上尖下寬,就像一個縮小版的小山。

烏木村長帶著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念了一串楊香薇教過的祭文,便請了村里還沒成親的年輕小伙把小山抬到擔架上,又叫請神架。

第16章 請神

楊香薇交待,這座「神山」祂已經開過光了,具有一定「靈性」,在請到神廟裡之前,一定不要隨意揭開它上面的紅布,免得招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烏木村長不懂這東西既然已經開了光,為什麼還會招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但還是依言照辦,叫了一個細心的,還沒成親的姑娘在旁邊看著紅布,一群人又浩浩蕩蕩地下山了。

快到村子前,烏木村長讓大家準備好,一邊敲鑼打鼓,告祭上蒼,一邊抬著這位「神仙」繞著村子走了一圈,叫做「認路」。其實就是圈地,告訴要楊香薇,他們依蘭村到底有多大,哪些範圍是祂未來要管的地方。

即使不做這個步驟,楊香薇降身以後,也能知道。不過讓他們走一遭,也是對他們的一種「考驗」。

神嘛,總不能「請」得太容易了。

太容易了,容易被人「忽視」。

繞完以後,「神山」才被抬進了山神廟當中,擺在了它的神位上。

「公元XX,歲次XX,依蘭村村長烏木攜全村,謹以清酌庶饈之奠,敢昭告於本山之神:

伏惟山神,巍峨矗立,坐鎮此方。其勢凌天,庇佑山川之靈秀;其德厚土,滋養萬物之生長。山林皆為汝之疆土,飛鳥走獸咸承汝之惠澤,而吾村依傍於斯,蒙恩久矣。

今吾村百姓,齊聚於斯,心懷敬畏,感恩戴德。然世途多舛,歲月無常,村人每遇艱難險阻,心憂難安。今有諸般祈願,皆盼山神垂憐……

吾村百姓,素以敬畏之心待汝,歷年祭祀,不敢有怠。今備糧食清水,敬獻於前,雖禮輕情重,唯願山神鑒我誠心,納我祈願。如蒙庇佑,定當歲歲年年,尊崇有加,傳頌汝之功德,永誌不忘。

尚饗!」

隱約中,楊香薇感覺自己整個人變得一輕,飄到了半空當中。

一張虛擬的地圖出現在了祂的腳下,地圖廣博而沒有邊界,一個三角形的表示點亮著,上書「黃山」二字。

緊接著,「黃山」旁邊又亮起了一個三角形,上寫「依蘭村」三字。

楊香薇略有所感,這應該是請神成功,祂與依蘭村的聯繫建立成功了。

當祂的視線落到依蘭村,稍微凝視了一下,依蘭村的那個圖標一閃,眼前就出現了依蘭村的現實鳥瞰圖——在一片廣袤而略顯荒蕪的土地上,坐落著一座貧窮的村莊。

規模不大,稀稀落落地分而著幾十戶人家。

村晨的房屋皆是泥草屋構造,歲月的痕跡在它們身上清晰可見。那用泥土混合著乾草夯築而成的牆壁,經過風雨的侵蝕,已出現了不少斑駁的裂痕,仿佛是一位位老者臉上縱橫交錯的皺紋,默默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屋頂上覆蓋著的茅草,也因年久失修變得稀疏且雜亂,有些地方甚至已經塌陷下去,露出了屋內簡陋的陳設。

然而,就在這一片略顯破敗的景象中,村莊的中間卻矗立著一座相對建得好些的山神廟。和周圍的房屋一比,它顯得就要高大、牢固許多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