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君洞房花燭夜,她在亂葬崗被活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女官端莊得體,氣度非凡:「皇貴妃昨日夜裡感了風寒,本想撐著過來參加春日宴,但剛才臨出宮的時候忽然覺得渾身綿軟,實在難過,便不親自過來了。」

然後轉身吩咐,讓人太過來了許多珍貴的瓜果和鮮花,還有不少金銀首飾作為眾人玩耍的彩頭。

「這是皇貴妃賞賜給咱們王府的,她雖然不能來,但希望你們玩的盡興,玉側妃,您得多辛苦一些了。」

第186章 節外生枝

玉氏十分高興皇貴妃能記住她,趕緊找人接了賞賜將東西抬了進去。

魏無雙冷眼旁觀著。

皇貴妃這表面功夫做得滴水不露,看似給足了辰王府面子。

但其實,皇貴妃這是躲起來了。

因為她不想得罪任何人,也不想讓自己今天成為那個需要「主持公道」的人。

說到底,她只有幾個女兒,不需要太爭權奪勢,讓她掌管後宮的好處是,她沒有太多的偏私,但壞處是,她也沒有什麼深刻的立場。

無論將來是皇太孫登基,還是晉王登基,她只要不表現出太明確的陣營,不得罪人,都可以在陛下百年之後作為皇太妃留在後宮或者去往封地,頤養天年。

可惜,玉氏還不知道這茬,還因為皇貴妃拜託她主持而沾沾自喜。

魏無雙幾乎可以提前看到今天有怎樣一場激烈的明爭暗鬥。

不過魏無雙想的還是太善良了,她低估了這些人急功近利的心思。

賓客陸陸續續到來,除了皇貴妃之外,今天最尊貴的當屬太子妃和晉王妃。

一個是皇太子遺孀,皇太孫生母。

另一個是目前整個朝廷權利最大的親王王妃。

按照身份,皇貴妃居於首座,兩側太子妃和晉王妃分列左右,十分合理。

但是皇貴妃不在,首座空懸,就有人提議太子妃地居於首座,主持今日宴會。

太子妃看是個除了名的不爭不搶的溫和性子,她擺手推辭以示謙讓,便去了梵淨堂主動拜會秦老太太。

她的家族和秦老太太,是能掛的上一點親戚關係的。

緊接著晉王妃到來,又有人喊晉王妃坐主座,晉王妃也不是個傻的,面上十分喜悅,嘴上卻連連推辭。

玉氏看到周圍很多人對晉王妃萬分追捧,心裡有些動容。

正好她的女兒秦薴兒上前低語:「母親不做點什麼嗎?就讓首位空懸?你瞧,多少人想巴結晉王妃都來不及。」

玉氏小聲道:「住嘴。局勢未明,怎可輕舉妄動?」

「母親不想立功?」

「立功?」

秦薴兒是剛及笄的年齡,長相漂亮,但是心機比一般三十歲的女子都要深沉:「父王為人古板,不知變通,一旦將來晉王得勢,咱們辰王府恐怕要遭殃,若您能在晉王妃面前說上幾句話,或許結果會有不同。」

玉氏目光沉沉。

「小柳氏是輔國公府的,將來若真的晉王得勢,父王想要投誠就必須休掉小柳氏,母親,該下注了。」

又道:「等明了了,怕是想巴結也來不及了,您終究只是個側王妃。」

玉氏有些心動。

她其實感覺自己什麼都好。

就只差一個王妃正室的名頭。

她特別不服。

明明當初王妃之位就應該是她的,卻被輔國公府姐妹倆截胡,生生斷送了她的一切榮華富貴。

這次局勢未明,各方勢力重新洗牌,其中定然暗藏著機會。

陛下病重,皇太孫根基不穩,恐怕不會成什麼氣候。

周圍這麼多人都對晉王妃的追捧,比太子妃實在是多太多,大家都不是傻子。

名義有什麼用。

所有重要的關節都掌控在晉王手中。

一旦陛下龍御歸天,恐怕晉王的擁躉們立即就會找理由廢掉皇太孫。

玉氏心內急切,終於上前,邀請晉王妃居於主座:「太子妃不肯坐,這裡便只有您了。」

晉王妃非常高興,卻道:「她不但是君,更是我的嫂子,絕不可壞了規矩。」

「太子妃雖說是您嫂子,可她年紀比您小不少,她自己不肯坐的,您何必再推辭。」

眾人又是一番吹捧,晉王妃笑眯眯道:「那我卻之不恭了。」

太子妃從梵淨堂到春日宴的時候,遠遠就看到了晉王妃居於首座,玉氏為首的幾個人鞍前馬後的伺候著,晉王妃的臉上都是開心。

旁邊的秦老太太,一張臉卻直接垮了下去。

她本來從不參加這種熱鬧的聚會,但剛才世子妃身邊的大丫鬟過來向她說了皇貴妃不能來,又委婉地表示,這麼大的陣仗,只讓玉氏主持招待,有些不太妥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