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老太太氣的夠嗆,直言自己看錯了人,一邊生氣一邊擔心戚漁,折騰的一整夜都沒怎麼睡,如今見著她最喜歡的大孫子了心情才算是緩和了些。
戚長夜一到,戚家的人便開始出發。
一輛牛車坐七八個漢子綽綽有餘,擁擠一些甚至能坐十幾個人,不過他們總不能赤手空拳地過去,就像戚長夜拎著個棒球棍過來一般其他漢子也都帶了些農具。放了農具便有些擁擠了,分成兩車倒是正好。
戚家共出了八個漢子,一車四個剛好均分,戚大伯戚長夜戚三戚六在同一輛車上,戚長夜與另外兩位都還算熟悉了,便在記憶里尋找起這位「戚六」。
這位是戚四叔的孩子,原主與他相差不過幾天,農家人通常會按照長幼順序來娶妻成婚,戚母進門後的一段時間都沒能懷上孩子,後來倒是一門雙喜與戚四叔的夫郎一同被診出有孕。
當時家裡常常猜測這倆孩子誰先出生,最後是戚五比戚六早生了兩天,小時候他們也常在一起玩耍,長大些了戚五更喜歡黏著戚三,分家以後戚五戚六便不怎麼接觸了。
戚六乖乖巧巧地叫了聲「哥」。
這還是戚長夜穿過來後第一次坐上牛車,沒有一點所謂的新鮮感,有的只有無盡的顛簸,戚長夜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要被顛散架了。村裡的土路坑坑窪窪,車輪上也沒有一點防震措施,車輪碾過幾個大坑,昨夜沒消化乾淨的晚飯都能直接顛簸出來。
戚長夜實在坐不慣這東西,主動接了火把下車照明,戚大伯滿臉愁容地坐在一邊,戚三在旁安慰著他:「大伯,別擔心,要是情況不對我們就把漁哥接回來。」
戚大伯臉上的愁容卻更明顯了。
戚家漢子們有心想同戚長夜搭話,但見著戚大伯的表情又不太好當著他的面閒聊,只能將這些心思按捺下來。
去馮家村勢必要經過楊東村,不過他們走的太早,途徑過楊東村的那條主路時周圍也沒什麼人,一行人趕了一個多時辰的路,天色終於蒙蒙亮起,戚大伯將火把收了起來,借著朦朧的天色繼續往前。
雖說這兩村之間也要翻上一座山,但和大青山比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個小土包,一眾人紛紛下了牛車在路上走,單是在這所謂的山路上就又耗費了近兩個時辰。
戚長夜能明白戚家人的意思,戚奶奶或許是想讓他們坐著牛車保存體力,總不能將力氣都耗費在這五六個時辰的路程之上,不知道是不是本世界的居民更適應這種牛車,反正戚長夜覺得若是讓他從頭到尾坐完全程,下車以後他是肯定會直接暈頭轉向倒在地上了。
過了山包再途徑過一個村子走上一個多時辰,便終於到了馮家村的範圍。
昨日戚大伯才剛剛來過馮家村,總不至於一個晚上就將路給忘了,戚長夜這一路上都在觀察周圍的環境——離鎮子越遠的村子便越發貧窮破落,楊溪村的條件要比楊東村好上一些,楊東村則又要比後面的幾個村子好上許多。
馮家村則是破中之破,連戚長夜現在住的那間蓋了幾十年的修補過無數次的茅草房放到這裡都能說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了。
楊溪村還能勉強湊出幾架牛車,這種村子卻連一頭大型牲口都湊不出來,幾個漢子正拎著鋤頭農具往外走去,剛好與戚家的人撞了個正著,其中一人盯著戚大伯看了一眼,似是認出了他轉過身子立時朝著某個方向跑了過去。
第21章
馮家村實在太窮太破了,村人幾乎快要忘記上次見到牛車是什麼時候,這還一次來了兩輛,人們就算是想忽視都難。
楊溪村共有百來戶人家,馮家村卻只有三十幾戶,家家戶戶都沾親帶故熟的不能更熟,當場便有人跑了出去給馮家人報信。
戚大伯看了那人一眼,沒有說話,他們的牛車很快便趕到了馮大河家門口。
馮大河家住的是泥巴和雜草砌成的土屋,棕黃色的牆面搖搖欲墜地立在那裡,看著和危房沒什麼差別,戚長夜甚至懷疑這外牆經不經得起自己的一腳,感覺只要稍用力些就能直接將這破牆給推平。
戚大伯敲了敲門,院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周圍逐漸有看熱鬧的村民聚攏過來,有人眼尖認出了個頭高挑的戚長夜,人群之中頓時又開始議論起來。
「親家公在家嗎?昨天聽說親家母病了,想著你家地里的活多還雜,少了個人下地怕是會耽誤收成,正好我家的幾個小子忙完了地里的雜活,讓他們來幫你幹上一天。」
這話是戚老太太教的,戚大伯自己是說不出來的,儘管戚大伯和戚老太太都覺得馮家人有問題,但說到底一切都是他們的猜測,萬一他們猜錯了這樣上門就有些冒失了,彼此雙方也能留個台階下。
院裡依舊靜悄悄的,戚大伯便不知該如何是好了,或許是和戚家二老的強勢性子有關,戚大伯一直沒什麼主見,小時候聽爹娘的長大了聽夫郎的,一旦有什麼事需要自己做主就開始慌了。
他這眼力能看出來漁哥兒狀態不對,戚老太太都想夸句父子連心夸句他夫郎在天保佑。
「呦,這不是楊溪村的戚家阿伯嗎,馮家人說不定是不在家呢,前些日子大河就念叨著他阿娘的藥快吃沒了,說著哪天要進鎮抓上幾副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