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濡以沫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1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微生熙说完竟也是给冯褚行了跪拜之礼。

这使得朝堂之上的众臣又是一阵哗然。

随后便又有人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唐国公世子之孝心确实令人感动。但微臣觉得此事还得问过武英侯的意思,毕竟当年究竟是与家人走散,还是被遗弃也是无人知晓。”

听见这人竟是污蔑家中长辈当年遗弃了微生煦,微生熙当即怒目而视地看着他。却也没有反驳些什么,反而是看向一旁一直没有发表过意见的微生煦。似是希望从她这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冯褚顺着微生熙的目光看向了微生煦,像是做个顺水人情一般地说道:“是啊,此事可以说是武英侯的家事,确实应该听听武英侯的意见。”

他这话一出口,就是将众朝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微生煦的身上。朝臣中甚至还有性子急些的直接开口道:“武英侯,陛下一直待你不薄。你总不能因为自己是那个什么唐国公家的公子就忘恩负义吧。”

“就是就是……”

这些朝臣们不断地附和道。

微生煦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个指责她的人以及那些附和他的人,这些人都是当初反对她从王老将军手中接管边城的朝臣。

现如今又一次指责她。

微生煦不自觉地暗自冷笑一声,这群大臣在她眼中就是她做什么事情都能让他们挑出毛病的一个群体。

第七十四章 哗然(三)

微生煦索性当自己没听见这群朝臣的话,朝着冯褚作揖道:“陛下既然说这是微臣的家事,那是否不该在这朝堂上讨论。毕竟这并算的什么国事。”

微生煦的这个提议至少在冯褚看来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他笑了几声故作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道:“是了是了,既然朕说了这是武英侯的家事,那确实不适合在朝堂上多做讨论。”

“可是陛下,这怎么能不算是国事呢。这毕竟是濮阳和怀安两国之间的事情啊。”

那名指责微生熙的朝臣再一次开口,“陛下如此纵容武英侯,未免有失公允。”

冯褚却是一副没得商量的表情,一甩衣袖拉下脸道:“行了,既然朕说了这是武英侯的家事不适合在朝堂上谈,就不必在朝堂上讨论。

唐国公世子之所以上朝堂来拜见朕,并告知朕此事不过是表示对朕的尊重罢了。各位爱卿便不要再在此事上深究下去。”说到这里,他就立刻又对身旁的胡祥道,“朕乏了,退朝吧。”

胡祥立刻大声喊唱道:“退朝!”

听见这一声退朝,朝臣里依旧有那么几个大臣不甘心,想要出声喊住冯褚。

胡祥见状,脸上虽然满是笑意,言语出口却带着一丝警告意味道:“石大人,陛下方才说乏了。陛下这几日心情不好,手头上待处理的政务也多。就请石大人不要自讨没趣了。”他刻意着重咬字不要自讨没趣这几个字。

那位石大人也深知胡祥虽然看似就是大内总管,可却是常年在冯褚身旁的。若是将他给得罪了,只怕今后自己必然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但他终归有些不甘心就这么让微生煦离开濮阳,要是微生煦真的联合怀安帝撕毁盟约,进攻濮阳只怕比那北翟还要更汹涌可怕一些。

于是石大人放软些态度,带着些赔笑意味讨好胡祥道:“胡,总管,您是知晓的。下官对陛下,对濮阳忠心耿耿。这微生煦是留在濮阳,还是离开濮阳去那怀安兹事体大,断然马虎不得。还劳胡,总管在陛下面前多说几句,这不都是为了我濮阳的将来么。”

这位石大人究竟是真的为了濮阳,还是有别的目的。胡祥心中其实清楚的很,他也不避讳,故意带着些玩笑意味地说道:“石大人对濮阳和陛下之心自然是可昭日月,只是是否有其他的小九九,奴婢可就不清楚了。”说罢,便轻笑出声。

石大人听见胡祥提到说自己有其他的小九九当即愣神,而后听见胡祥在笑,立刻也陪着他尬笑几声。

随后又立刻与胡祥告辞道:“那下官就告辞了,陛下那边还望胡,总管说上一说。”扔下这话,就脚底抹油地离开了。

胡祥看着这位石大人离开的背影,不禁冷笑一声。胡仙芝见他站在这里,也上前道:“义父,陛下已然让武英侯和世子一道去了青鸾殿了。”

胡祥点了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第七十五章 暗涌(一)

在胡祥来到青鸾殿之时,殿内的气氛显得有那么一丝微妙。

冯褚高坐御案之后,微生煦和微生熙就站在冯褚的御案前。三人谁也没有开口说些什么,但冯褚和微生熙的目光皆落在微生煦的身上。

胡祥瞧出些端倪,暗自叹了口气:“瞧着光景,想来这陛下和这位怀安来的世子都等着侯爷回话呢。这侯爷也是命苦之人,回到这都城之后就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想到这里,胡祥主动上前问冯褚道:“陛下,奴婢让黄楼给您备些茶水和糕点如何?”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