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頭頂有詞條,康熙激動暈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學生幼年家貧,與兄長寡母相依為命,為了維持家中生計,兄長十二三歲開始便跟同鄉人外出經商。那年一走三月也沒有任何消息,後來同鄉人都回來了,言說兄長還要等最後一批貨售完才歸,學生不放心,便帶了家中僅剩的幾百個錢去找了找。」

康熙問道:「那你兄長那次是否盈利?」

李紱一愣,怎麼都沒想到皇上感興趣的是這個,回道:「多賺了二兩銀子,讓學生一家過了個肥年。」

康熙笑了笑,說道:「你們兄友弟恭,可贊。以後你入朝為官,倒是可以讓你兄長做個羨煞旁人的富家翁了。」

李紱表示,他考上舉人之後已經不讓兄長外出奔波。

胤祝看了眼上面的老頭,嘛意思啊,難道是擔心李紱當官了,他哥做生意就會不老實?

朝廷一直都有管官員經商的,但在實際生活中,哪個當官的家裡沒有幾個經商的子弟?或者有些當官的本人還讓人弄一堆鋪子給自己賺錢呢。

而且胤祝以後都就要做又當官又做生意的人,聽到老頭這是點了李紱一下,不知道自己要乾的紅茶出口生意會不會影響當九門提督的總兵。

康熙又問李紱本人平時可否習武,李紱說自己每天都會打一套太極拳,家裡有條件之後也學了騎射,雖然趕不上武將,但騎馬一日走個三百里不在話下。

滿朝大臣們:還是年輕啊,皇上問什麼說什麼。

康熙卻很滿意,「朝中現在最缺的就是似你這般銳意進取的年輕人,以後當了官也不要稀疏了武藝。」

什麼就武藝了?

誠親王看了李紱一眼,普普通通的一個人而已啊。

胤祝的關注點在年輕人上。

官場真不好混啊,三十多的都能被稱為年輕人,那他真的是嬰兒吧。

李紱退下之後,康熙問了兩個他覺得殿試文章寫的還不錯的,眼看著前十名都要問過去了,還沒有張柯。

胤祝瞅了老頭一眼。

這老頭昨天不是還說,海貿之事要重新考量,支持海貿的大臣要提起來幾個,而新科進士張柯的文章就很合乎時宜嗎?

這時,康熙突然道:「江蘇吳縣張柯,不是前十名嗎?站到哪裡去了?」

站到倒數第二排去了。

張柯都沒想到自己會被點名,趕緊出列,由於太過緊張還絆了一下腳。

看到御前失儀的這麼個人,群臣都是一言難盡。

一看這樣子就是從底下一點點考上來的。

不過跟剛才的李紱一比,也差太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