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長相,跟個土匪似的。
康熙:---
十五沒跟他說這個開海禁礦禁文章寫得好的人長這個樣啊,朝廷放這麼個人,會有人敢跟他交接公文嗎?
放到地方去任官,似乎也只能放到南北兩處邊民比較彪悍的地方,才不會讓百姓覺得朝廷不可信吧。
雖然心裡這麼想,康熙還是面帶微笑的叫張柯免禮,「朕看過你會試第一場的文章,你主張開海,可曾考慮過開海之後沿海百姓紛紛出海以致鹽田拋荒的場景?」
「學生年幼時就生長在海邊,鹽田根本不足以讓海民賴以生存。」張柯沒什麼語言技巧,說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心裡話,在他看來,開海才能讓海邊的百姓富裕起來,而在完全富裕到能夠不在乎鹽田收入之前,那些人是不捨得放棄曬鹽這一項收入的。
然後他又提到認窩的鹽商對他們窩子裡鹽民,全都是想法設法的壓低收鹽價格以各種盤剝為能。
雖然只有一兩句,但已經足夠在場的官員對張柯有了個初步的認識。
這傢伙就是直來直去的愣頭青,皇上不用他還好,若是用他,絕對的那雞毛當令箭,辦事一板一眼。
再說這長得也太醜了。
康熙問完,讓群臣商議,隨後給他一個排名的參考。
於是大家都說了自己心目中的狀元榜眼探花。
胤祝覺得他皇阿瑪對張柯的回答還是挺滿意的,反正本來張柯就是會試第三,名次肯定低不了。
誰知道那邊的人說著說著,第一甲一二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甲一三三四五六名,都沒有張柯。(1)
第一甲和第二甲前十名皇上還會定定名次,且基本上第二甲前幾在接下來的禮部考試中考中庶吉士的機率比較大。
後面的幾百名就都是考官隨意排名了,以後怎麼當官啊做事啊還有的程序走。
胤祝覺得這群傢伙欺負人,會試第三不讓他當個探花,總得在第二甲的位置上讓他靠前一些吧。
胤祝出列,道:「皇上,對於新科進士們,臣心裡也有個排名。」
康熙板著臉,這小子要找事,「說來聽聽。」
胤祝:「臣覺得海貿問題事關大清未來,諸多進士中只有張柯一人關注到這個問題,秉著為國舉才的原則,臣認為張柯當為今科狀元。」
群臣:十五爺你不是在搗亂嗎?讓一個土匪一樣的人被點為狀元,待會兒進士遊街,會讓百姓們怎麼想萬歲爺怎麼想咱們朝廷?
還是讓他在一個中不溜的位置待著,誰都別注意到的好。
張柯很意外的看了前面那個身影一眼,心情十分複雜,寶郡王竟看好他當狀元。
眾人愣了愣就開始一個個跟皇上說不妥,把張柯文章裡面的不足吧啦了一大堆,好像他能夠高中會試皇榜都是走了狗屎運一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