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之我與女配共戰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多謝。」

如懿笑得一臉輕鬆,「你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出力的是你,載入史冊的人卻是我,該說謝謝的人是我才對。」

跟如懿說好之後,盧長青這才跟琅嬅道:「工部那邊不是一直都研究不明白蒸汽機嗎?我可以幫忙。」

「你?」琅嬅大驚,「工部的人都研究不明白,你怎麼會?」

也不怪琅嬅驚訝,雖然「如懿」曾有才女之名,但學的都是一些孔孟之道,自入宮後便也沒有出去過,哪裡學得來西洋那些玩意?

「先帝都能有奇遇,為何我就不行呢?」

琅嬅難以置信,追問道:「你果真有奇遇?」

盧長青微笑點頭,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娘娘,試一試又何妨呢?」

這一試就是一年多,在盧長青的帶領下終於造出了大清第一台蒸汽機。

有了這個天大的功勞,放足和建立大清第一所女子書院這兩件大事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書院是盧長青提議的,名字自然就由她來取。

她想取名叫「北京女塾」,結果被拒絕了。

又提議叫「大清第一女塾」,寓意朝廷第一所女子書院。

有人覺得「第一」這個稱號太大,女人壓不住不說,還有鄙視男人的意思,何不直接叫「大清第一所女塾」?

盧長青在心裡咒了提出這建議的死老頭早點死,隨後看向琅嬅,讓她拿主意。

琅嬅想了想道:「一個書院的名字哪有那麼多講究,就叫北京女塾吧,如果覺得特別了一些,你們可以在京中隨意挑一家書院改成北京男塾。」

幾位大臣:……

學校就建在璟瑟的公主府上,或者說是璟瑟將自己快要竣工的公主府讓了出來用作學校。

盧長青問她為什麼這樣做,璟瑟說:「其實我很早就想要乘船出去看看,可我知道皇阿瑪不允許,不然他也不會不許我跟著他一起學西洋文字。」

其實璟瑟也很慘,雖然清高宗和琅嬅確實很疼愛她,但跟著她胯下有二兩肉的弟弟比起來,她從未被自己的母父選擇過。

學校成立第一年,學生只有十六人,其中有六位都是皇宮裡的人,四位公主,另外兩位,一位是海蘭,一位是容佩。

第二年,新舊生達到了五十多位,新生中有八成皆為成人婦女。

到了年底,學生猛增至一百餘人,盧長青開始改革學制,分班分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