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這些令人煩心的屬下一比。
我這個只向太子匯報一些易於處理的小麻煩、還每每附上幾樣不同的處理建議,只等太子從中挑選決策的「弟弟」,便顯得越發懂事可親了。
凡有人有求於我,再小再輕而易舉的事,我也擺出為難模樣,仿佛極為棘手,晾上許久再做。
而真正一眼就知緊急的要事,如劉長史老母突發重疾,我反而隻字不提難辦之處,迅速拿東宮牌子命人請太醫。
再自掏腰包尋覓幾味難找的藥材補品,買足分量,整整齊齊一併送至府上,只求幫忙幫到底送佛送到西。
事後我並不邀功,更不提人情,只時不時慰問幾句令堂身體可好些了,補品可吃完了。
如此一來,我在太子手下可謂如魚得水,上至太子下至小吏,沒有不喜歡我的。
白日裡我隨同僚一同辦公理事,夜裡又陪太子喝酒。
聽他抱怨舅家兄弟沒腦子、太子妃只知貼補娘家給他拖後腿,不如三皇子妃識大體云云。
如今幾派皇子涇渭分明,二皇子三皇子的同盟來勢洶洶,在朝堂上多次揪住太子一脈不放。
楚家最近緩過了勁,也開始四處發力,沒少給太子添堵。
皇帝看楚家不順眼,看太子也未必順眼到哪去,於是態度曖昧,今日打壓一下這個,明日又打壓一下那個。
這天太子吃了二皇子一個大虧,損失了一個重要職位。
回到太子府後,他怒氣沖沖召集所有食客幕僚,鄭重發問。
二皇子三皇子鐵板一塊,何解?
24
眾人吵吵嚷嚷,議論紛紛,卻始終拿不出什麼有用的提議。
我看得分明,有些人不是不知道,只是牽扯到皇家血脈,怕事後背鍋。
若太子是個有君主之儀的,能護住手下,令眾人仰慕,那自然有的是人心甘情願背鍋獻命。
可惜,太子不是。
話茬遞了一圈,眾人口若懸河扯了一堆廢話,又鬧哄哄地散了。
等人散完,我才拉住余怒未消的太子,低聲道:
「兄長明鑑,弟弟有個法子。」
太子皺眉:「哦?」
「既然他們鐵板一塊,咱們便要用那「二桃殺三士」的陽謀分而化之。
「此事也不難。二皇兄三皇兄皆心高氣傲之輩,因此才不服長兄。這就是個可以利用之處。
「三皇兄曾在戰場上被二皇兄所救,二皇兄喜好收藏人骨。
「只消收買些小兵,在營中爭論二皇兄與三皇兄誰才是人傑。
「這個說,二皇子嗜殺暴戾,喜好人骨,著實怪異。三皇子武藝精湛,又宅心仁厚,真不知為何要和二皇子廝混在一起。
「那個說,三皇子當年被敵軍射中屁股,若不是二皇子及時相救,早早就死了,哪能活到今日?他給二皇子當牛做馬一輩子,也還不完這份恩德!
「您再暗中安排個人,聲稱要獻寶劍給當世豪傑,放出風聲只有二皇子才配這把寶劍,轉頭卻大張旗鼓獻給三皇子。
「如此一來,縱然他們清楚這是旁人用計又如何?
「心中芥蒂一生,看他們還如何親如一體?」
太子聽了,哈哈大笑,用力拍著我的肩膀:
「五弟,真有你的!」
25
傳言一出,二皇子三皇子都嗤之以鼻,冷笑這不過雕蟲小技。
甚至在外更加抱團,以示他們二人兄弟情深,絕對不會被離間。
但是傳言日漸增多,連他們自己帳下也難免有手下議論。
二皇子和三皇子再親,手下人卻不是一條心,每個屬官心裡都打著各自的算盤。
對三皇子的手下來說,當親王的部下,哪有當皇帝的心腹好?
等跟二皇子拆了伙,他們就能說服自家殿下也爭上一爭。
加上平時兩邊人混在一起,摩擦本來就多。
如今整天吵二皇子三皇子誰更好,一來二去的,火氣就來了。
二三皇子上朝狀態明顯一日比一日煩躁。
一日醉酒,二人拌了幾句嘴,無意間說出真心話,竟然都覺得自己容忍對方頗多,反倒是對方不懂得體諒自己。
於是大吵一架,從此關係冰凍。
太子命人安排鑄劍師千里迢迢來京城,放話說要獻寶劍給年少英豪。
這寶劍來歷不凡,由七七四十九種天材地寶鍛造而成,劍身如秋水,削鐵如泥。
京城人人都說,二皇子戰功累累,這年少英豪非二皇子莫屬。
二皇子在外面謙虛兩句,私底下卻也得意洋洋,連劍的名字都想好了。
誰知,鑄劍師到了京城,卻帶著寶劍直奔三皇子府。
二皇子顏面大失,據說私下裡大動肝火,處置了好一批人。
三皇子的部將笑話二皇子丟人現眼,不慎被二皇子麾下部將聽到。
雙方積怨已久,如今爭執不下,吵出了真火。
一場武鬥過後,二皇子的部將竟當場身死,三皇子手下卻只是輕傷。
三皇子護著自己的手下,死活不肯交人,二皇子大怒。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