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竊巢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太子收買的人趁機在下面煽風點火,借著兩家的名頭到處求援,擴大事態。

最後連兩方岳家也牽扯了進去,甚至鬧得驚動了皇帝。

老二老三挨了訓斥,都低頭領罪。

從此反目成仇,將彼此視為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

26

計策大獲成功,太子喜不自勝。

在他看來,只要沒了三皇子的幫助,二皇子自然不足為懼。

他又有儲位在身,大義天然站在他這邊。

如今對手敗落,他心滿意足,贈了我不少金銀,直誇我計謀過人。

高興過後,太子再看我,神情卻又莫測了起來。

我心裡暗嘆。

這個蠢上司,我還能不知道他嗎?

太子素來是個不能容人的。

昔日我蠢鈍不堪,只一心恭維他,他自然看我無比順眼。

如今我的計策好用,他雖得了好處,高興過後,卻會覺得我這個人心思深沉,不得不防。

今日我能離間二三皇子,明日焉知我不會離間他與旁人?

一連幾個月,太子都對我淡淡的。

夏時,北方旱著,南方的庸州卻又遭了水災。

剛遭了災,朝廷的賑災銀子就撥過去了。

可三個月後,湞州太守卻上奏說,庸州的流民仍大批涌往他們這些相鄰的地方,幾乎成作亂之勢。

於是皇帝打算找個人,去庸州賑災查帳。

庸州太守此人是皇帝同鄉,當年一同起義的情分。

他獨子因替皇帝擋箭而身死。此後太守便再無子嗣。

任誰一眼都能看出,去庸州查帳是個苦差事。

按規矩嚴辦了,必定會涼了其他功臣的心。

眾人跟著皇帝打天下,可不就為了自己日後的富貴榮華?

如今皇帝得了天下,卻要拿功臣開刀。

哪天功臣生了怨氣,鬧起事來,查帳這位未必不會被皇帝推出去當息事寧人的筏子。

可若任由庸州太守貪墨,最後百姓被逼得造反,何嘗不是一樁值得殺頭的大罪?

更何況,那庸州太守和本地豪族又不是泥捏的。

要是狠勁上來,去查帳的可憐蟲有沒有命回來都不好說。

幹得好了平白得罪人,干不好了要賠命,好處又沒多少。

幾個被點名的大臣都百般推諉,太子的妻弟卻站出來,笑呵呵舉薦了我。

太子妻弟的意思,那就是太子的意思了。

朝堂上登時人人贊同,沒有說不合適的。

我一沒有母族相助,二沒有皇帝寵愛,三朝中無人,四沒有岳家。

人年輕好騙,還是個皇子。

如今連背後的太子也不保我了。

我不去庸州,還有誰能去呢?

不過太子這招卸磨殺驢實在有些難看。

東宮眾人頗為兔死狐悲。

到了我臨行那日,居然有不少來給我送行的。

我對他們謝了又謝,談到太子只是嘆氣,卻不肯說一句不滿。

他們也跟著我一同嘆氣,送了又送,這才心事重重地回去了。

進了馬車,嬈娘皺眉問我:

「殿下在東宮向來謹慎,為何要急著對付二三皇子,出這個落不著好處的風頭?

「如今又和太子離了心,唉,這事鬧的!」

我拍了拍她的手背。

「去庸州固然兇險。可那又如何?在另一件兇險的事面前,庸州還不算什麼。

「世上之事總會有些弊端,但只要利大於弊,就盡可以去做。

「至於利在何處……等我們從庸州回來,你便知道了。」

27

庸州田間的水還沒有完全排乾,四處泥濘,路邊堆了不少流民遺骨。

可到了接風宴上,席上卻珍饈美饌,管弦絲竹。

還有幾名美婢盈盈福身,端上幾盤黃金,美其名曰程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