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的那些事,有大將軍王查得到的,也有他查不到的。
寧玦心中有數,只交代前者:「我的確是為私仇,當年我師父死得蹊蹺,我入京就是為調查此事,其中紀甫坤嫌疑最大,我去與他對峙,不料他先動手,交手時刀劍無眼,是我誤殺了他。」
大將軍王不疑有他,真信了他這話,並順著言道:「你太衝動了!現在倒好,真死無對證了。前日裡,榮家灰頭土臉舉家搬遷重返季陵,榮臨晏又奇怪失了下落,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有不少關聯吧。你是天不怕地不怕,渾身江湖氣不收斂,行事不管不顧,這樣留在京中,早晚要吃虧的。」
寧玦刻意只答後半句話:「我志不在廟堂,待還完王爺人情,便會自行離京去。」
大將軍王搖頭,看著寧玦低嘆口氣:「成了家也收不住你的心?」
寧玦不猶豫道:「我會帶她一起走。她願意。」
大將軍王很快將榮臨晏的下落拋之腦後,只是再次喟聲,拍了拍他肩膀,試圖再勸道:「寧玦,你知曉本王看重於你,若你留在本王身邊,將來定是前程無量,所以,你就真的甘心放棄眼前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只為仗劍天涯,餘生自由?那位白家姑娘,見其兄長後本王便認出她是誰了,那女子先前可是位京城名姝,幾乎差點成了前太子的太子妃,她出身世家,嬌生慣養,怎可能與你一起江湖歷險,周折辛苦?她那柔柔怯怯的模樣,哪有一副能吃苦的身板,本王勸你,三思而行。」
大將軍王這番話其實是中肯的。
但旁人並不知曉,他與白嫿在峴陽山上朝夕相處,早就過慣輕簡平淡的生活,之後兩人又輾轉鄴城、南閩,海上陸上同歷風雨,更是擁有太多共同冒險的經歷。
那段時光,回想起來,心情都是輕快的。
並且,他更忘不掉嫿兒站在甲板欄杆前,張開雙臂迎風時愜意舒展的模樣。
他嚮往無拘的生活,而嫿兒更同樣的渴求著自由。
帶她去更廣闊的世界去走去看,一定比送她一座氣派宅院,供她錦衣玉食卻要束縛她於四面高牆之內,要更合她心意。
寧玦簡言意賅回復王爺,態度堅決:「人,各有志。」
大將軍王只得收手,朝著窗戶背過身去,未再勸言。
他最後寧玦叮囑一句:「紀甫坤的事,不管之後何人藉機做文章,你都要把自己摘得乾淨,至於你的那些朋友,也叫他們口風嚴緊些。」
寧玦保證:「我會約束他們,絕不走漏風聲,給王爺惹嫌。」
大將軍王轉過身來,回憶起往事,面上略帶傷神:「罷了罷了,或許都是天意。當初紀甫坤朝堂弄權,憑一己之力將皇太子扳倒,而後輔佐存在感極低的瑛王上位,整個過程里,他體會到位極人臣的快感,當真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只是,他為了自己的權欲,差點動盪了大燕的國之根基,犯了皇族衛家的忌諱,而本王更是不容大燕的天下被一異姓之人玩弄於鼓掌中。若沒有你,宗族合力,早晚也是要將紀甫坤這根刺從朝堂之上根除的。」
寧玦心中想,大將軍王只知片面,並不曉得紀甫坤心中早不貪權,甚至一心向死,最後其瘋魔目的也是為搶來孤月與鴻雁雙劍,以成全自己妄想的身後事。
真相從此埋於歷史長河或者斷史殘卷中,這是寧玦與段刈想看到的。
寧玦雙手合拳作揖,向前一拜:「大將軍王對寧玦有恩,若非王爺相護,我初來京歧嶄露頭角,身後無家族依靠,勢必遭人妒恨,處處受掣肘,我能行事順利,全靠借王爺之勢,寧玦是知恩圖報之人,承諾三年內不離京去,願替王爺效犬馬之勞,不負今日恩重。」
大將軍王聽了這話,心頭甚慰。
他扶起寧玦,半開玩笑道:「你既說了這話,本王便不與你客氣了,三年之內,你可別嫌本王差遣你勤快就是。」
寧玦頷首:「當為王爺盡心盡力,報還君恩。」
……
關於榮臨晏的下落,寧玦起初其實不知。
紀甫坤已死,榮臨晏在京失了依仗,先前他盼望的仕運亨通全部化為泡沫幻影,一切都成一場空。
榮家人無處安身,灰頭土臉只得泄氣回了老家,但榮臨晏始終不見蹤影,叫寧玦想報復回去都難。
後來,是裘束秘密給寧玦來信,告知了其中實情。
原來這段時日,榮臨晏無故失了蹤跡,竟是被裘束生擒,關進地窖里去了。
兩人沒有別的仇怨,唯一的牽扯就是楊芸,裘束最終還是沒將楊芸放下,尋機抓住了榮臨晏,逼得楊芸來與他相見。
楊家其他人趨利避害,眼見榮臨晏沒了靠山,攛掇楊芸與其和離,之後留在京城另嫁旁人,楊芸沒有答應,執意與榮家一道回季陵,卻在回程路上,單獨離開車隊,與裘束相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