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贅婿科舉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很順利,那小兩口看起來都很妥當,我與他們約好先試用五日,若是合適再簽契子。」

「那你在發什麼呆?」

徐京墨心說還不是在想自家的糕點鋪,「母親是準備從這裡面挑幾樣出來賣?」

「對,就像你說的,咱們一開始就賣個兩三個樣。快來試試看,你覺得哪樣更好。」

大部分的點心,徐京墨都是吃過的,只不過開鋪子與自家吃還是有區別的。他們家的糕點可賣不了太便宜的價格,因為這些糕點不是有油就是有糖,油和糖都是金貴的東西,就算是在臨安,也不是家家戶戶天天能吃的起的。

徐京墨從母親手中的盤子上拿起一塊放到嘴裡,這酸甜的味道,真舒坦。

山楂糕要好吃,關鍵在於酸甜比,糖放多會膩,放少了太酸。合適的酸甜比才好吃,還開胃。徐子凌試了一下臨安這邊賣的糖,她的味覺一向靈敏,很快就配出了合適的酸甜比。

現在已經入秋,正是山楂大批量下來的時節,選這果子也合了這時令。她打聽過了,臨安這邊有賣糖葫蘆的,但是沒有賣山楂糕的,她這東西說不定還是城裡的獨一份兒。

看著兒子吃的開心,徐子凌已經準備把這山楂糕列入售賣名單了。「如何,這東西,你覺得合適咱們的鋪子現在賣嗎?」

徐京墨看著紅彤彤的山楂糕,重重地點點頭,「就賣山楂糕。」

左右這糕點鋪子的東西都便宜不了,那就走個細分路線,宜老宜少。「母親,咱們家的糕點鋪在商業街上,就按著這常見的人群去賣糕點吧。」

八寶街最多的就兩種人,一種就是在這街上尋營生的,另一種就是在這街上消費的。前者,要的是性價比,這些人兜里多少有點銀子,最適合發糕這類,即頂飢,味道又好的。後者,一般就圖個口味,誰家的口味都是會變得,但是有些需求確實一直存在的。

就比如家有老小的,時不時就會沒胃口,對這類客人,山楂糕一定是長長久久的需求。

徐子凌也覺得是這個道理,功能性需求的變化是很少的,但是口味的變化是很頻繁的。「那就做山楂糕和發糕吧,後面生意要是好起來,在添個豬兒粑。」

徐京墨自己就很喜歡豬兒粑,做豬兒粑不僅要油和糖,還要肉,成本更高。他知道目前這是擔心鋪子的生意做不起來,才不打算一開始就做這東西。

第22章 入讀崇山書院

徐京墨想了想這兩種糕點的做法,發糕可以等發酵好以後送到鋪子去蒸製、切割;山楂糕可以直接把成品送去鋪子。如此一來,那李氏也有空去售賣東西了。

「母親,若是再上新糕點,一定要請個人去鋪子裡幫忙,不然李氏一人怕是忙不過來。」

徐子凌搖搖頭,「那倒不必,一事不煩二主,這對小夫妻若是得用,就交給他們一手操辦。」

拉貨這營生也不是個穩定的營生,想來那李家當家的也是願意的。簽下一家人的好處,就是避免麻煩;反正這東西是從她家出去的,大概有多少她心理也有數,不怕他們私吞了去。

徐京墨看母親都已經想好了,也就不再多說什麼,過幾日他就要去書院了。崇山書院是臨安的最好的書院之一,與府學的水平不相上下。

不過府學是走讀,崇山書院卻是要住校的,每個月放假兩日,准許學子回家或者留校。崇山書院的束脩高低全看學子的水平,每月都有一次考試,每個年級前十的學子不僅可以免去束脩,還能享受免費的餐食。

若是連續一年都在前十,還能得些膏火,約莫是一年一百兩,可謂是大手筆了。

崇山書院的學子入學都要先通過考試,入學後只准帶一個書童。這書院的老師可都是花了大價錢請來的,不乏二甲進士,所以臨安城的學子大多都嚮往進到崇山書院讀書。

徐京墨考到的是乙級-叄班,若不是他年級太小,本來書院的夫子是想將他分到貳班的。少年人總是要壓一壓,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不如意,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才將他分去了叄班。不過以他的成績,大概半年後的考試就能升到貳班了。

甲乙丙的年級分別針對的是參加會試、鄉試和院試的學子,能在這讀書的至少都是童生。書院的夫子也是甲、乙、丙級各異,雖然不同的班是同樣的夫子,但是教授的東西可是大不一樣的。

至於這壹、貳、叄、肆、伍班,基本就是按成績來分的,其中伍班比較特殊,這個班的學子不是考進來的,而是用銀子砸進來的。

崇山書院有規定,若是三年不能從伍班考到前四個班,那就退學,任你給多少銀子都是不能再占著位置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