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下場的學子均不參與此次比試。」防人之心不可無,幾場比試萬一被人摸清了底細,被針對可怎麼辦。比如甲某擅長從禮義角度出發破題,他們找出數個專精此道的人來參考,那麼甲某本來出眾的文章是不是就變得不那麼出眾了。
眾多學子也不是不知輕重的人,不過一場「友誼賽」,自然比不得鄉試重要。但是這比賽也關乎著書院的顏面,派去參賽的人總不能太差,至少也要能贏了才是。
這比試分三天,第一場是比默書,顧名思義就是比誰背書背的更多、更好,為了公平起見,這背書的範圍限制在四書之內,所以就由丙級的學子參加,雙方各派四人,四局三勝。
第二場比的是詩賦,考到秀才功名的人,作詩應該都不在話下,這比試也是各出三人,共比三輪,隨機命題,隨機出人。
第三場比的是「辯」,由兩個書院各出一題,雙方學子論道。這才是這比試中最精華的一場,也最能看出學子的水平。
袁院長要各年級的夫子自行決定這參賽的人選。
可別以為沒人願意參加,恰恰相反,這是人人都想要爭著去的。兩個頗有名氣的書院的比試,算不得一件小事,比試中勝出的人自然能得到揚名。
當日能來點評的也都是當世大儒,若是他們表現好,恰好被哪位大儒看上收成學生,豈不美哉。
在科舉時,頗有才明的學子會更有優勢。因為名聲在外,考官多考慮一二,免得被人拿來說三道四。所以,不少學子都會想辦法為自己揚名。這比試可不就是揚名的天賜良機。
左言不能參加,杜領航不想參加,他現在得了美名,都要被人歸功於他那賣女求榮的父親;再者,一個紈絝或許不引人矚目,但是一個前途無量的才子可就不一樣了,威武侯可不見得願意他有本事。
徐京墨對第一、二場沒有興趣,第三場估計是選甲級的學生去,所以想來這次比試他們三個只要當好觀眾即可。
還沒等他們走會宿舍,徐京墨就被喊住了。
喊住他的乙級的正是袁院長,「小子,你跑什麼?」
「想回宿舍看會書,這兩日家中有事,足有兩日未曾翻書了。」
袁院長懶得與他繞彎子,這小子隨了他岳父,滑不留手的,「第三場比試可敢一試?」
「學生不過乙級。」
「誰說過只有甲級才能參加。」除了甲級一班的學子,其他人距離鄉試都還有不少的距離。這辯論之道需的要厚積薄發,若是讀書不夠,還是不要出來獻醜的好。
這次府學有備而來,重點正是這第三場,他有意讓徐京墨參加。除了認可他的本事外,也是想給他的機會,比起其他人,他的學識是足夠了,但是要成為舉人,他還差些機會。
徐京墨知道院長的好意,他的路總是比別人更難走一些,所以院長才想給他更多的籌碼。不過就是個辯題,有何不敢?
「學生願意。」
袁院長大笑一聲後,道了句好,就側身離開。
徐京墨直起身子,和一旁的好友相視而笑。
徐京墨被安排在第三場的比試,讓許多學子忿忿不平,不少人在背後嘀咕。但是想到每次月考那張貼出來的試卷,他一次比一次更精彩的文章,又沒法違心說這人沒有才學。
就在這平靜又詭異的氣氛里,迎來了兩所書院的比試。這次比試府學似乎是篤定自己能贏,硬是將比試的地點定在了府城中心。這處人來人往,地方寬敞,來圍觀兩個書院比試的人相當的多。
府學的教諭姓鄒,聽說這鄒教諭一門心思想要讓府學壓過崇山書院,曾今試圖讓崇山書院優秀的學子轉去府學。可惜,這一兩百兩的銀子壓根兒動搖不了崇山書院在學子心目中的地位。
要說這臨安府學,確實一直在走下坡路,每次科考,榜上有名的十之五六都是崇山書院的學子,只有十之二三是府學的學子。故本地所有學子的第一選擇幾乎都是崇山書院,因為這裡的學術風氣氛圍純粹,這裡的夫子教授學業是不論出身的。
府學內有許多官家子弟,還有些富貴人家用銀子將自家子侄送進府學。不是每個被送進府學的人都想學習,這些有權有錢的二世祖們到了府學,不願學習,更願意胡鬧。府學的夫子們,遇到事情還會幫他們拉偏架,讓好些寒門學子有苦難言。
拉偏架無非是利益使然,不是正常考進來的學子,要不有權要不有錢,府學的夫子相當於是「在編」人員,有可能升官、調崗,有了這樣的訴求,他們有豈會開罪那些權貴。<="<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