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贅婿科舉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夫子,其實我爺爺就是木工,小時候父親在外上任,我是在爺爺跟前長大的。自然也就跟著爺爺學了些木工,後來父親接了我們去團聚,他不喜歡我做木工,毀了我的工具,只准我讀書。」

少年人,誰能沒有叛逆期,父親不允許,他就偏要,毀了他的工具,他就不好好讀書。父子兩個因為讀書和木工的事情發生了無數次的爭吵,羅浩也沒少挨揍,但是死不悔改。

羅浩的父親是明州知府,寒門出身的進士,是個有本事的人,靠著自己升到了正五品。他就兩個兒子,羅浩是幼子,頗有讀書天分,所以他才不肯他做木工,認為這是玩物喪志。

徐京墨聽著他說,其實少年人只是單純的喜歡,他沒有拒絕讀書,也不想放棄自己的愛好,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越是不好好讀書,你父親就越是不會許你碰木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這個時代的共識。徐京墨並不認可,但是他也只能遵從這樣的規則去發展。

羅浩低著頭,「可聖人明明也說過君子不器。」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是說君子不要局限在特定的職業技能,無論為政、教學、工匠或者農夫都是社會所需要的。

「你喜歡木工,是想當個木工,還是只是喜歡木活?」

羅浩想了想,很誠實地說,「我喜歡木活,但是並不想當個木匠。」

當木匠也是恨辛苦的,日復一日的勞作,賺一點銀錢也未必就能養家餬口,你看那木匠的手,除了老繭還有層層疊疊的傷口。

「孟子曾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你既然心裡有成算,就不該荒廢你的學業,此其一。其二,禮記有雲人不學,不知道,這是你該與你父親講的內容。」

朝廷里的官員也是有分工的,比起你說你喜歡木工,不如說你想去工部。工部可是管著朝廷的各種建造工程的,不懂點木工、泥瓦工,你真能幹好著差事嗎?

羅浩才知道話能這麼說,但是他已經和父親僵持了這麼久,現在改口,父親能信嗎?

徐京墨看著這老實孩子,有點無奈,「口說無憑,你先把你的成績拿出來再去說,比如先考個舉人。然後,工部有個宋侍郎,你父親肯定不認識,但是你可說人家宋侍郎就懂木工,才去了工部。」

羅浩一副受教了的樣子,徐京墨對於自己帶壞小孩兒一點心裡負擔都沒有。工部的人不懂建造,戶部的人不懂算學,這才可怕。

第三天,他們要幹的事情是在木料上鑿眼,木師傅給他們演示了一遍後,就讓他們上手了,先劃線,然後左手握鑿,右手揮斧。這活其實沒有昨天累,但是比昨天更講究技巧,像孟自強就是太用力,鑿眼變鑿斷了。

鑿好了眼,這木工的活就算是完了。他們這是用了兩天,做了個不知是什麼的東西出來,如果是要做個桌子,按他們的速度,少說也要一個月,一個月都賺不到一兩銀子的他們,想要靠做木活養活自己是不可能的,所以還是好好讀書吧。

看的出這些學生又被自己給打擊了一下,不過更有趣的在下午呢,他們做的瓦罐可都已經燒好了。

下午,二十多個人圍著那些奇形怪狀的瓦罐。徐京墨拿起瓢挨個往裡面裝水,那種肉眼可見有破洞的,他就略過了。真的能裝水的只有四個瓦罐,其中一個與其說是罐子,不如說是碗。

好些學生覺得不可思議,明明到當時做出來的東西看著可以用啊。

徐京墨挑了幾個瓦罐出來,「這幾個瓦罐之所以是廢品,是因為選的土就是錯的。製作瓦罐時,要用細膩、黏性較強的陶土,選了錯誤的泥土自然做不出合格的東西。」

然後又挑了幾個出來,「這些瓦罐上,都能看見很多的氣孔,

因為你們揉泥的時候偷懶,沒有將泥土中的空氣給排出去,等到燒制時,這氣孔變大就成了這樣。」

「自然者,物見其然,不知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所以得。諸君可知其含義?」

尹琪回答說,「萬物呈現在我等的眼前,我等知道萬物,卻不知道其背後的原因。」

「然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如同這瓦罐,知道瓦罐是用泥土所制,但是各位自己選擇泥土時卻選的亂七八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