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愛卿擬個章程出來,務必要京都儘快平息下來。」齊武帝說完就離開了。
秦閣老知道他這是對他、對九皇子不滿,可這天下百姓又有誰對朝廷是滿意的呢?
自那以後,京都的局勢越發微妙了,陛下似乎是覺得九皇子頂撞了他,之後有什麼差事都是直接交給三皇子,一副厭棄了九皇子的樣子。
隨著三皇子被重用,三皇子黨的行事也越發猖狂了。
京都的種種還影響不到遠在臨安的人,溫大學士看著徐京墨交給的策問,這文筆倒是越發的犀利了。「你是對著財稅之事感興趣?」
「老師,財稅是國之大事,皇帝憑著心情任意修改會造成動盪的。」
師徒倆人說話比較隨意,溫大學士早就發現這個學生對於天子並無太多的敬重,「先不說內容,單說你這文章,文筆是好,但是若是個謹慎的考官,你這卷子只會被罷黜。」
不是每個朝臣都是直臣,忠言逆耳利於行,那也要看給誰說。沒有功名,縱然你有千般抱負又能如何?
「學生明白。」徐京墨的性子便是如此,在自己老師面前,也沒想著去遮掩什麼。
「財稅一事,從來沒有哪一朝會亘古不變的。天災人禍時,這稅負、徭役是不得不變。」溫大學士曾主管戶部,他也知道應該是輕稅負、徭役,這樣才利於民生。但是現實的問題就是,哪都需要銀子,即便皇帝不荒誕,這國庫也沒豐起來。
聽著老師話,徐京墨也是有些無奈,說到底還是生產力低下。農民種出來的糧食直接拿去賣,賺到的錢是最少的,若是加工成點心,附加值就會多了許多。穀賤傷農,然農者國之基礎也。
「老師,學生想出去走走。「徐京墨即便立刻去參加會試,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的文章還算不得完美,他的很多想法都很好,只是有一點,他沒有真的經歷過民間的種種,所以他會對一些事情太樂觀了。
溫大學士其實是贊成他出去走一走的,但是不是現在,「等你考了進士再去不遲,風雨欲來時,你能丟下你的母親、未婚妻一走了之嗎?」
「不是已經削減過路稅了嗎?」
「你可知朝廷為何會通過這過路稅。」當年他還在任的時候,有些事情已經初現端倪了,後來齊武帝的種種做法,只不過是加快了這個過程。
「學生以為是陛下強加於民。」
「沒這麼簡單,最要緊的事情是朝廷缺銀子了。不能減少花銷,那就只能增加收入,這才是過路稅出現的真正原因。」
溫大學士看徐京墨對財稅更有興趣,便讓他多去翻看一下過往的財稅政策,尤其要結合當時的情況去看。
其實齊國的稅就分成三大類,即田賦、徭役和雜稅。因為本朝不禁止商籍參加科舉,所以為官之人有不少是出自商戶,動雜稅尤其是與商戶相關的,自然會被這些官員所阻撓。
百姓永遠都是逆來順受的,所以齊武帝時期的稅賦調整都是動的都是與百姓相關的稅,比如人頭稅,又比如豬樣稅。
從最貧瘠的人身上去榨油,能榨出來多少呢?杯水車薪,所以出現不停加稅,但是一直缺錢的情況。過路稅是一種稅改,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只可惜上位者一心謀私,這才使得過路稅變得一無是處。
民間能找到的科舉的書籍、打發時間的讀本,卻找不到一本講財稅的書。徐京墨僅有的一點了解都是來自史書和邸報。所幸溫大學士曾掌管過戶部,他能交給徐京墨的可比這些書本多的多。
在溫大學士嚴格要求徐京墨,徐京墨嚴格要求伍班學生的一年中,大家都是痛並快樂著。
伍班的學生幾乎全員達到了升班的標準,但是每一個人願意離開,袁院長也不強求,讓他們繼續留在伍班,跟著徐京墨學習。
眼看著就快要到鄉試了,「子期,五班的學生似乎有想參加這次考試,你怎麼考慮的?」
「想去就去,考不上就當積累一次經驗好了。」徐京墨的公鴨嗓一開口,就把袁院長給逗笑了。他已經十六歲了,這一年因為變聲,他很少去南宮府,剛開始還以為他有其他想法,等他被南宮君燁請去,一開口就什麼都不用解釋了。
他變聲比別人遲些,但是這變聲的時間也沒比別人短,到現在快一年了,也還是個公鴨嗓。只盼著這嗓子就能趕緊恢復正常,南宮家的大姑今年說要帶著一雙兒女來探親,他肯定是要見人的。
「也好,伍班的學生你自己安排,後面的會試,你可打算參加?」<="<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