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承帝看著下面有些義憤填膺的年輕人,心道,果然還是個氣血方剛的新人。若是朝上這些老臣知道這些,大概也就一笑而過,說不得還有些人會去趁火打劫賺上一筆。
「那你夫人也是這樣收糧嗎?」
「南宮糧鋪的收糧價格是按照去歲的價格來的。」
「她這樣不就虧了嗎?」
徐京墨目光灼灼地看向齊承帝,借用《孟子》中的那句話: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網市利。南宮雲辭若想獲利,當年朝廷徵收過路稅時,她就能用極低的價格吃下臨安等地的茶山,獨占市場從而獲利。
但是她沒有,組建商會的初衷固然有保護商人,但是保護商人的同時也保護了農戶,此乃國之根基。
齊承帝聽完又問了句,「她就準備這麼一直貼錢下去?」
「稟陛下,明年京都那些糧商約莫是只能從其他地方買糧來賣了,南宮家正常價格賣糧也是賺錢的。」
齊承帝對他的回答似乎很滿意,「浩然說你想去九州,朕本來打算留在戶部。」
原來如此,九州是齊國的糧產大省,他夫人突然開始做糧食生意,皇帝這是一位他要為自家牟利,所以才一再試探。不過幸好,他的回答算是過關了。
「微臣核對官員過往功績時,發現九州的糧稅與當地的糧商所掌握的糧食量是一致的,但是沈檢討卻言之鑿鑿,這九州的糧食並不在糧食商會掌握之中。微臣心有疑慮,想去看上一看。」
「那就去吧,去替朕看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子期,多向你夫人學學,經商一道自有乾坤。」
「臣遵旨。」
徐京墨從養心殿走出來,才發現背後已然汗濕了,皇帝的每句話都有深意,哪怕當時不發作,日後也隨時可能找個由頭髮作出來。到如今,他總算明白了為什麼說伴君如伴虎。
等他回到家裡沒多久,齊承帝身邊的寶公公來了,還帶來了一封聖旨。
「小徐大人,這聖旨可是給您夫人的。」
看寶公公一臉笑顏,至少知道這聖旨肯定不是壞事,等南宮雲辭出來,兩人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徐京墨之妻南宮雲辭,令儀淑德、溫惠秉心、為商仁義……其賢良之風,足為閨閣之表。今特封爾為宜人,賜以誥命。」
南宮雲辭接過聖旨後,徐京墨走去前面遞上一個荷包,「有勞寶公公。」
那寶公公手腕一翻,荷包就進了他的袖子,笑著回道,「不敢不敢,雜家為陛下辦事豈敢言累。雜家預祝小徐大人步步高升、前程似錦。」
寶公公自小跟在齊承帝身邊,他說的話從來不會是一句簡單的客套話。
南宮雲辭看著手裡的聖旨,吩咐道,「青染,家裡所有人賞三個月的月銀。」
雖然不知道這個誥命怎麼來的,但是他們感恩的態度必要到位。
兩人回到臥房,徐京墨將今日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陛下大概會封我為正五品的安察司僉事,不然你的誥命也不會是宜人。」
「陛下可會介意我涉足糧食生意?」不然為什麼要單獨喊了他去各種詢問呢。
「應該是以為我要以公謀私,說起來還要感謝京都這些糧商,陰差陽錯成就了我們的安排。」之後他們去到九州就算涉足糧食,也不會顯得突兀。
看著還在糾結的妻子,徐京墨又補了句,「別擔心,陛下只會介意這糧食被一人握在手中。」
糧食關係民生,一個商人獨占市場,不就成了他/她來影響民生,如此行事才會被皇帝忌憚。而今,京都的糧商只是少了一些,無傷大雅,皇帝自然不會理會。
雖然徐京墨主導的官員考核辦法已經被齊承帝認可了,但是到底還只是私底下。溫閣老尋了個時間,將這東西在朝會上呈了上去。
一時間,朝堂上熱鬧不已,贊同的和反對的誰也不服誰,而內閣之中王閣老和沈閣老都反對,而溫閣老和徐閣老都贊成,也是沒有統一的意見。
齊承帝每日上朝就看著朝臣們吵,並不發表意見,直到吏部和大理寺一起上了個摺子,事情才出現了轉機。
上摺子的正是謝郎中和陳侍郎。謝三爺原就在考功司,有些貓膩他是心知肚明的,挑了幾個典型找到了陳啟大人,一拍即合。
齊武帝十年,高城下屬扶餘州同知原是正七品縣令,為了升官搜刮民脂民膏,賄賂扶餘州同知、余州知府共計三十八萬兩白銀,這些銀子原是用於修築邊境城牆的。後來西域來犯,因為扶餘州沒有城牆,一夜之間便被攻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